•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一帶一路”建設中歐洲戰(zhàn)略支軸國選擇

      2018-01-05 19:50:52張屹??
      中國經貿導刊 2017年35期
      關鍵詞:影響力意大利歐洲

      張屹??

      摘要: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在歐洲深化發(fā)展,拓展對歐關系勢在必行,選擇歐洲戰(zhàn)略支軸國進行建設既有實踐價值也有可操作性。為此要設立明確的選擇原則與建成標準以防止該建設被“概念化”與“泛濫化”,同時保證中國有限外交資源可以被合理使用。意大利作為傳統(tǒng)歐洲強國,非常符合歐洲戰(zhàn)略支軸國建設的要求,可以作為歐洲戰(zhàn)略支軸國的潛在選擇對象,下一階段外交工作應重點加以關注。

      關鍵詞:一帶一路歐洲戰(zhàn)略支軸國選擇

      機械制造術語中,“軸”常指圓柱形零件,一件完整機械設備中輪子與其他運動機件繞它轉動或隨它轉動。支軸是“軸”的一種,本質上依舊是一種機械零件,主要是通過支撐與固定這些基礎性工作促成整套設備正常運轉?!皯?zhàn)略支軸”顧名思義,是基于所依賴的主客觀條件及其發(fā)展變化規(guī)律性認識,在全局策劃和指導中對有效達成既定政治或軍事目的起到基礎性作用的關鍵點,其與另一重要概念“戰(zhàn)略支點”最重要的區(qū)別在于后者往往是客觀現實所引發(fā)的客觀效果,而前者更側重于主觀能動性的選擇,甚至是互動性與聯動性的所在。

      戰(zhàn)略支軸類別豐富,可以多種形式存在,既可能是能源、貨幣、技術產品等物化形態(tài),也可能是文化、宗教、理念等意識形態(tài),抑或是戰(zhàn)略支軸國家這種綜合形態(tài)。一國,尤其是大國在貫徹自身國際戰(zhàn)略時,大都需要借助手中所掌握的戰(zhàn)略支軸資源加以推行。部分國家戰(zhàn)略支軸資源非常豐富,能于國際社會中縱橫捭闔,左右逢源,甚至左右國際形勢的發(fā)展。例如美國,不僅擁有諸如能源、貨幣、軍事力量、意識理念等單一元素的戰(zhàn)略支軸資源,更是在各大重要區(qū)域都分布相應的戰(zhàn)略支軸國家為其所用,借助這些有利條件,美國成為世界上當之無愧的超級大國,進而其全球戰(zhàn)略也得到有效貫徹。

      中國正在進行“一帶一路”建設,向國際舞臺中心大步前進,不可避免要拓展戰(zhàn)略支軸資源。但與歐美國家不同,中國歷史上未曾經歷過資本主義殖民擴張時代,并且中國在全球的軍事影響力、政治影響力、資本影響力、價值觀影響力同發(fā)達國家相比依舊有很大差距。[1]同時,因為社會形態(tài)跨越式發(fā)展,國內許多領域積淀不足,更進一步制約單一元素戰(zhàn)略支軸資源的形成,加上許多老牌強國具有意識性阻礙,[2]短期內形成大量單一元素戰(zhàn)略支軸資源顯然十分困難。當單一元素難以獨立成為戰(zhàn)略支軸時,發(fā)揮綜合優(yōu)勢、整合資源,有目的性地集中力量建立區(qū)域支軸國家便是相對務實的選擇。

      中國已經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目前又在推行“一帶一路”倡議,擴大國際政治影響力,提升國際地位是重要目標,[3]因此對戰(zhàn)略支軸國的需求非常迫切。然而,現實是中國用于建設戰(zhàn)略支軸國的資源與手段非常有限,這就要求建設前必須對相關對象國進行謹慎選擇,有的放矢。一旦判斷失誤,不僅無法完成戰(zhàn)略初衷,還會造成寶貴資源的浪費,因此戰(zhàn)略支軸國選擇的大前提必須是在國家利益回報最高、綜合價值最突出的區(qū)域。

      歐洲集中著許多發(fā)達國家,是西方世界文明的發(fā)源地,也曾一度是國際政治經濟核心舞臺。由于種種歷史條件,雖然歐洲當前已經逐漸失去昔日的輝煌地位,但仍舊是國際重要區(qū)域之一。伴隨戰(zhàn)后歐洲經濟全面恢復,美國強化與歐洲的關系、歐共體成立,使得歐洲通過整體優(yōu)勢再度成為國際舞臺上一支重要力量。

      “一帶一路”倡議深化過程中,歐洲在中國對外戰(zhàn)略中價值日益凸顯。首先,歐洲科技先進,歐盟成立后各類資源得到整合,科研隊伍更加龐大,[4]深化中歐科技合作有利于推動中國科技現代化與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其次,歐洲已經建立起相對完善的金融系統(tǒng)并創(chuàng)立了世界重要的儲備貨幣——歐元,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既可借鑒歐洲的成功經驗又可通過歐洲完善金融系統(tǒng)走向世界;第三,歐洲各國在世界諸多領域壟斷著話語權,[5]改善歐洲整體對中國的印象會很大程度上改善中國國際話語權的現狀,構建中國特色世界話語體系;第四,歐債危機客觀上為“一帶一路”在歐洲的深入拓展提供了契機,有建設戰(zhàn)略支軸國的可能性。基于上述幾點,歐洲理應成為中國“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戰(zhàn)略支軸國選擇與建設的重點區(qū)域。

      一、歐洲戰(zhàn)略支軸國的建成標準

      戰(zhàn)略支軸國不同于普通友好國家,除外交關系緊密外還要在關鍵時刻起到戰(zhàn)略支撐與戰(zhàn)略協(xié)調作用,輔助中國進行全球戰(zhàn)略或區(qū)域戰(zhàn)略的鋪開,這一過程中不僅要求戰(zhàn)略支軸國對中國展示堅定的支持,更要有能力對國際或區(qū)域形勢施加影響,努力使更多國家接受或協(xié)助中國全球或區(qū)域戰(zhàn)略的推廣。這就決定戰(zhàn)略支軸國,尤其區(qū)域戰(zhàn)略支軸國的數量避免很多而且同時需要擁有較強的國際或區(qū)域影響力。成為“戰(zhàn)略支軸國”不僅意味著利益的獲得,更是一種責任的擔當,因此需要符合一定標準才能被冠以這一名號。

      歐洲對中國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價值,準確選擇并最終建立歐洲戰(zhàn)略支軸國意義重大。然而長年以來,由于宗教、文化、意識形態(tài)等重重因素,歐洲社會整體對中國缺乏了解,甚至有一定排斥,[6]這對“一帶一路”倡議在歐洲展開形成巨大阻礙。雖然歐盟被公認為是世界上一體化程度最高國際組織,但“宏觀入手,全面突破”試圖僅依靠中國自身力量從外圍在歐洲各國平均用力繼而從根本上完全轉變歐洲對中國傳統(tǒng)觀念的做法,顯然并不現實,通過戰(zhàn)略支軸國在歐洲內部施加影響與中國內外呼應才是明智的選擇。這一方面顯示出建立歐洲戰(zhàn)略支軸國的戰(zhàn)略價值與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也為戰(zhàn)略支軸國的建成提出更高標準?!皯?zhàn)略支軸國”與“重要合作伙伴”、“戰(zhàn)略合作關系”等外交概念具有明顯差異,需要切實研究相關標準以避免陷入“概念化”和“泛濫化”的怪圈。具體而言,至少應具備兩大主要標準。

      (一)高度認同中國各項國策

      雖然在經濟總量上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整體經濟發(fā)展質量、市場完善程度及公民平均財富水平等方面依舊與發(fā)達國家有較大差距,[7]這一現實決定了中國不可能按照歐洲發(fā)達國家的標準制定各類國策。此外,中國政治體制與政治主流價值觀皆不同于歐洲,社會文化背景亦完全不同,雙方對特定問題有嚴重分歧極為正常。也正因此,作為中國在歐洲的戰(zhàn)略支軸國,至少該國官方層面必須對中國各項國策高度認同,這既顯示戰(zhàn)略支軸國與中國的特殊關系,也是其堅定支持中國的最基本政治基礎。endprint

      國策是一國一定時期內根據基本國情所制定的具有全局性、長期性、戰(zhàn)略性的系統(tǒng)對策,[8]是一國一段時間內政治經濟文化狀況的綜合反映,所以認同某國國策不僅是一種政治姿態(tài),更是從政治與文化上對該國尊重并在社會心理上予以接納的表現,只有以此為基礎才有可能建立雙方高度的政治互信。由于中歐文化與政治差異極大,對中國特定國策不認同甚至抨擊在歐洲國家官方層面并不鮮見。部分國家與中國經濟關系密切,甚至積極推動與中國經濟合作,但政治層面卻屢屢抨擊中國、挑戰(zhàn)中國底線;即使雙方經濟合作達到極高水準也依舊不能算作是對中國國策的高度認同。例如中國所牽頭組織的亞投行一度被世界不看好,因為歐亞發(fā)達國家對此反應一度很冷淡。英國作為歐洲發(fā)達國家第一個宣布加入亞投行,一舉轉變世界的主流態(tài)度,[9]發(fā)展態(tài)勢出現戲劇性轉折,歐亞發(fā)達國家一改先前的消極態(tài)度紛紛提出申請,呈現爭先恐后的態(tài)勢。亞投行能獲德今天這樣德影響力與英國關鍵時刻果斷加盟密不可分,也正是這一舉措使中英關系迅速步入蜜月期,不僅中國投資大規(guī)模進入英國,中英還就在倫敦設立離岸人民幣交易中心項目加深合作,[10]2015年習近平主席英國之行更是令雙方關系之密切達到一個新高度。[11]但進入2016年,英國先發(fā)布《香港問題半年報告》,[12]高調干涉香港事務,隨即G7峰會發(fā)表涉南海宣言,[13]英國作為重要成員國沒有表示任何異議,中國外交部隨即召見包括英國在內的七國駐華使節(jié)表達不滿,[14]中英關系亦開始降溫。從亞投行合作進入蜜月期到G7涉南海宣言中英關系降溫,英國態(tài)度判若兩人,這一結果很大程度上是對中國國策選擇性認同所造成的,所以作為中國在歐洲的戰(zhàn)略支軸國,若不能高度認同中國各類國策,將無法起到協(xié)助中國拓展中歐關系的作用,更遑論助推“一帶一路”進入歐洲。

      (二)擁有利用自身區(qū)域影響力助推中國對歐戰(zhàn)略的國家意愿

      高度認同中國國策后,戰(zhàn)略支軸國需要協(xié)助中國拓展中歐關系,推進“一帶一路”,擁有足夠的區(qū)域影響力,自然是選擇和建設戰(zhàn)略支軸國重要標準。歐洲國家與民族眾多,內部形勢復雜,許多國家雖然國力不強但卻有著獨特影響力,例如梵蒂岡人口不過數千,卻在歐洲乃至整個基督教世界都有強大的宗教號召力,是近十億信徒的精神領地,[15]如果合理運用甚至可以影響他國政局。但作為歐洲戰(zhàn)略支軸國,所擁有影響力可以不是各個領域中最大的,但必須是相對最綜合且全面的、并有一定國力作為支撐,因為中歐關系發(fā)展是一項全方位工程,而“一帶一路”更是細化于多個領域,過于偏重某一項會影響戰(zhàn)略推廣整體性。

      歐盟經過多年努力在經濟一體化進程方面取得很大成就,然而歐洲自身的文化傳統(tǒng)與復雜的政治現實使歐盟政治一體化多年來頻頻面臨重大挑戰(zhàn),步履蹣跚。[16]該現實表明,雖然歐盟是中國推廣歐洲戰(zhàn)略的重要合作對象,但歐洲各國以個體成為基礎合作者這一現實卻無法改變。中國對歐工作,尤其“一帶一路”建設展開不可避免要以個體國家為主。鑒于歐洲形勢復雜,歐洲的戰(zhàn)略支軸國應至少能從三個層面施展影響力:第一,可部分影響歐盟內部主導國家,如英法德等,對歐盟決策擁有一定話語權;第二,對歐洲特定區(qū)域的中小國家有一定號召力,可以使他們自愿追隨其政策;第三,自二戰(zhàn)結束后,美國長時間對歐洲具有絕對影響力。雖然歐洲國家一直努力嘗試擺脫附屬形象并也取得一些成果,但美國影響依舊不容小覷。中國加大對歐洲的戰(zhàn)略投入極易與美國利益產生碰撞,歐洲戰(zhàn)略支軸國協(xié)助開展對歐戰(zhàn)略,助推“一帶一路”,同時還要有能力在中美間斡旋,最大程度緩和雙方利益沖突。

      歐洲戰(zhàn)略支軸國擁有上述影響力之外,另一個問題便是需具備為中國利用該影響力之國家意愿。國家意愿往往受到很多因素影響,意愿的達成需要長時間培養(yǎng),甚至經歷內外多方的博弈,但樂于利用自身區(qū)域影響力協(xié)助中國推行歐洲戰(zhàn)略這一國家意愿是歐洲戰(zhàn)略支軸國必不可少的標準。如果歐洲戰(zhàn)略支軸國的潛在對象最終不愿意或很有限地使用自身影響力去協(xié)助中國,那不僅戰(zhàn)略支軸國建設工作本身會失去意義,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也都歸于徒勞。所以戰(zhàn)略支軸國建設工作選擇之初就應當專注于那些有意愿或至少有潛在意愿利用自身影響力協(xié)助中國推行歐洲戰(zhàn)略的歐洲國家,將有限外交資源進行最大化利用。

      二、歐洲戰(zhàn)略支軸國的選擇原則

      當前“一帶一路”倡議正在穩(wěn)步推進,中歐合作風頭正勁,[17]恰當選擇歐洲戰(zhàn)略支軸國可有力推動下一階段該倡議在歐洲深化發(fā)展。然而,不同于國家間的普通外交行為,該選擇不僅關系到“一帶一路”在歐洲的前景,一旦選擇失誤更會造成大量國家外交資源的無謂消耗,甚至影響“一帶一路”倡議的未來。因此,確定適當原則以使所選潛在對象國更具有針對性,提高建設戰(zhàn)略支軸國的成功率非常重要。基于當前歐洲國家整體政治傾向及中國所處的國際現實,選擇原則中的最低限度當符合如下幾個主要原則。

      (一)政治中庸原則

      歐洲政治一個不可回避現實便是美國色彩濃厚,對外關系上主要發(fā)達國家皆是美國盟國;軍事上近乎整個歐洲都在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軍事組織防衛(wèi)范圍內;文化上雙方一脈相承;經濟上自馬歇爾計劃后美國長期成為歐洲經濟重要資金與市場來源,冷戰(zhàn)期間雙方甚至一度形成所謂“特殊關系”。[18]中國作為國際重要新興大國,面對歐洲這一特殊政治生態(tài)必須謹慎,決定戰(zhàn)略支軸國建設對象除要具備一定地區(qū)乃至國際影響力外,必須美國色彩較弱,政治上相對中庸,因此許多美國傳統(tǒng)盟國都不適合作為選擇對象。

      戰(zhàn)略支軸國若缺乏必要影響力則無法起到“支軸”作用,因此擁有一些歐洲重要政治組織成員資格是一項必不可少的條件。加入這些組織不僅代表獲得政治上的認同,更是對國際影響力的認可。而弱美國色彩則需要慎重研究,大致可有這樣幾條標準:第一,在歐洲主要政治組織中處于邊緣地位;第二,軍事力量處于歐洲中游水平;第三,國際舞臺上常為美國及其他歐洲大國所忽視。加入歐洲主要政治組織是歐洲大國地位和區(qū)域影響力的重要保證;而政治邊緣化,美歐加以忽視及軍事力量不突出則可能形成一個“美歐所忘記地帶”,客觀上為中國建設戰(zhàn)略支軸國減少地緣風險增加成功率。endprint

      (二)經濟需求原則

      歐洲戰(zhàn)略支軸國建設需要能夠助推中國歐洲戰(zhàn)略,尤以“一帶一路”倡議為甚,其中經濟是重要組成部分。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潛在選擇對象國必須具備一定經濟體量與工業(yè)實力。經濟發(fā)展水平是國際影響力的重要保證,也是雙邊合作的重要基礎,但在歐洲世界排名較高的經濟體很多,不能簡單以經濟體量作為該原則的唯一標準,還要有部分具體的輔助標準。第一,與中國經濟互補性強。中國經濟體量大、市場廣闊,這種優(yōu)勢可以和世界大部分國家進行經濟合作,但與戰(zhàn)略支軸國的經濟合作深化程度要遠高于一般國家,所以兩國經濟互補性必須很高,才能刺激雙方進行高水平經濟合作。第二,對中國有強烈投資需求。歐債危機大背景下,潛在選擇對象國必須受到明顯沖擊而又不能經濟崩潰,且經濟處于疲軟之中急切需要外部投資注入加以振興,這樣可能促使該國的高技術領域對中國開放,帶動整體雙邊經濟的合作質量。第三,地理位置優(yōu)越。地理位置不能決定一國的發(fā)展狀況但地緣卻是極其重要的條件,良好的地理位置是發(fā)展?jié)摿Φ木薮笙笳?,中國未來需要走向海洋,選擇濱海國家無疑較為理想。

      (三)文明認同原則

      互信是兩國深度交往的重要保障,只有高度互信才能形成戰(zhàn)略支軸。國家間淺層次互信可以基于共同利益或國際法的基礎,但深層次互信必須建立在文明認同的基礎上。雙方只有互相認同彼此的文明并形成尊重,才能在此基礎上通過增加決策透明度或改進決策模式等來彌合不同政治制度間的分歧,提高互信程度,[19]可以有效減少政治合作風險。近代以來,歐洲文明很長一段時間內領先世界,并憑借先進軍事技術開啟殖民時代。正是由于這段歷史,歐洲社會普遍具有文明優(yōu)越心理,這客觀上加大了與其他文明的分歧程度。建立戰(zhàn)略支軸國需要國家間的高層次互信,這種互信必須建立在文明互相認同的基礎上,在歐洲大文明環(huán)境下,這一點尤為重要,只有對中華文明認同并互相尊重,才有可能助推“一帶一路”在歐洲拓展。

      三、歐洲戰(zhàn)略支軸國的潛在選擇對象國

      歐洲戰(zhàn)略支軸國的選擇是一項重要工作,需要謹慎細致研究,精確把握,不能籠統(tǒng)圈定、草率行事,需要充分了解選擇對象的歷史發(fā)展脈絡,宗教與風俗構成,社會文化特點,政治運行規(guī)律等諸多領域,從而做出相對準確的判斷。這一選擇不僅關系到中歐關系的發(fā)展水平,更會影響“一帶一路”倡議在歐洲深化推進的效率。選擇過程中要有明確的目的性,有的放矢,對所存在風險及選擇后的建設所能達到的水平要有一個清醒預估,同時要建立應急機制,制定預案以防止突然性政治風險打亂建設步驟或出現戰(zhàn)略選擇性錯誤后及時止損。

      綜合諸多條件,歐洲各國中,意大利比較適合承擔中國在歐洲戰(zhàn)略支軸國這一角色。意大利國土面積301333平方公里,人口6002萬,北與法國,瑞士,斯洛文尼亞接壤,東、西、南三面分別瀕臨亞德里亞海、愛奧尼亞海、第勒尼安海,與突尼斯、馬耳他、阿爾及利亞隔海相望,地理位置極為優(yōu)越,發(fā)展?jié)摿薮蟆_@里是歐洲文明和民族的搖籃,伊特拉斯坎文明與古羅馬文明相繼從這里走出,其首都羅馬也曾一度是歐洲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本區(qū)域文明領域享有較高聲譽。若成為歐洲戰(zhàn)略支軸國,憑借深厚底蘊,意大利有能力助推“一帶一路”倡議在歐洲進一步拓展,深化中歐合作,彌合雙方分歧。

      經濟方面,作為高度發(fā)達的工業(yè)國家,意大利是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工業(yè)重鎮(zhèn)米蘭更是世界時尚之都。二戰(zhàn)后,意大利經濟發(fā)展速度是戰(zhàn)前三倍,當時世界只有日本與德國可與之媲美,意大利一度被西方媒體稱為“阿爾卑斯山南面的奇跡”。雖然上世紀七十年代由于世界油價大幅增長推高生產成本及本土“紅色旅”等恐怖組織的泛濫沖擊了社會穩(wěn)定而導致經濟疲軟,但之前的高速發(fā)展已經為其奠定下良好的基礎。意大利中小企業(yè)占企業(yè)的總數超過90%,服務業(yè)占國內總產值約2/3,[20]其經濟運行經驗對中國經濟轉型的改革及扶持中小企業(yè)政策制定皆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同時,自上世紀九十年代,意大利遭遇經濟困難,雖然期間經過加入歐元區(qū)及財政緊縮改革等措施有所回暖,但全球金融危機再次重創(chuàng)其經濟,據統(tǒng)計2007年至今意大利GDP已萎縮9%,即使近日出現正增長,可前景并不明確。[21]面對這一窘境,與中國開展深度經濟合作顯然很具有吸引力,為意大利成為中國在歐洲的戰(zhàn)略支軸國奠定了基礎。

      政治方面,意大利是歐共體與北約創(chuàng)始成員國之一,還是申根公約、七國集團、聯合國等重要國際組織的成員,國際地位毋庸諱言。但作為許多歐洲重要國際組織成員國甚至創(chuàng)始國,意大利卻并未展現出應有影響力。如冷戰(zhàn)期間,意大利外交政策極為靈活,一面提出“新大西洋主義”堅定站在西方陣營以換取美國援助,另一方面也和蘇聯集團的經貿關系密切,[22]但即使如此在國際舞臺上依舊處于邊緣地位。[23]雖然意大利一直做出種種努力來擺脫尷尬地位,試圖通過積極參加聯合國、歐盟、北約框架下維和與海外軍事行動以提高國際地位,但受制于國內政局變幻及國際形勢制約,難以形成穩(wěn)定且獨立的外交政策,[24]常為美國所“選擇性忽視”,如北約空襲南聯盟軍事行動中,從意大利空軍基地來起飛美國戰(zhàn)機就未曾通報意政府。[25]即使在歐洲,意大利也常為其他大國所忽視。1981年意大利抗議法國單方面邀請美、西德和英國領導人于瓜得普羅舉行四大國會議,迫使法國專門作出解釋。而1987年2月西方七國財長會議,原定包括意大利與加拿大,而意大利國庫部長戈里亞到達巴黎后方得知五國財長已經單獨舉行過一次磋商,把意、加兩國財長排除在外。[26]通過這些事件可以看出意大利在歐洲及美國的全球戰(zhàn)略中皆處于邊緣化地位,雖然有國際政治影響潛力,但有待挖掘。

      軍事方面,軍事能力也制約著意大利提升其國際地位。雖然意國防工業(yè)非常先進,且為保障能與北約盟國并肩作戰(zhàn),意大利近幾年不斷進行軍隊現代化升級,但現有軍費水平已經不足以維持這樣一支龐大的軍隊。[27]其軍事窘境在利比亞危機中得到展現,意大利一度多方尋求支持,試圖促使聯合國派出一支維和部隊以穩(wěn)定局勢,但沖突發(fā)展使當地已無和平可維持,意大利也不愿冒險去創(chuàng)造和平,軍事干預計劃就此擱淺。[28]即使有多重因素干擾,其自身軍事能力的限制必然是其軍事干預計劃擱淺的根本性因素,該限制進一步強化意大利在歐洲的邊緣化地位,也正因此,其名義上為美國盟國可政治上美國色彩并不濃厚。這種邊緣化現狀與意大利追求大國地位的努力形成矛盾,加深與中國政治合作無疑有利于增強自身歐洲話語權,緩解這種矛盾,同時獲取大國地位的需求也會客觀推動意大利追求成為中國在歐洲的戰(zhàn)略支軸國。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意大利作為西方七國集團成員中唯一一個派出元首參加會議的國家,中國在其外交中地位可想而知。endprint

      文化方面,意大利是歐洲文明重要的發(fā)源地之一,文化底蘊深厚,包容性極強。關于這一點,意大利福爾梅茲行政學院顧問艾爾福先生觀點具有很強代表性,他主張文化要能夠相容,不沖突,無戰(zhàn)爭。[29]而意大利對中國文化認可程度也比較高,雙方文化交流源遠流長,僅那不勒斯東方學院一年級便有超過400名學生學習漢語。[30]此外,意大利也很重視同中國的文化交流,意駐渝總領館就與四川外國語大學簽署合作協(xié)議開展文化交流與學術活動。[31]1993年中國歐洲學會意大利研究委員會所召開“中意文化交流”小型座談會中,更是指出,即使地理大發(fā)現后,中西文化仍然以中意為中軸線得到進一步推動與發(fā)展。[32]中意文化方面互相認同度較高有利于雙方文化上互相尊重,打破意識形態(tài)束縛坦誠合作,也有利于雙方建立高水平政治互信,進而為歐洲戰(zhàn)略支軸國建設打下堅實文化基礎。

      伴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日益增強,主動增強國際影響力勢在必行,因此深化與歐洲的關系非常重要,“一帶一路”倡議正是順應這一大形勢而提出,很具有前瞻性。歐洲戰(zhàn)略支軸國的選擇工作當與此配合,將有限外交資源最大化利用以助推“一帶一路”,改善中國發(fā)展的外部環(huán)境。意大利作為歐洲傳統(tǒng)強國,科學技術先進,文化底蘊深厚并有一定國際影響力,應當作為下一步歐洲戰(zhàn)略支軸國建設工作的重要選擇對象,集中力量加以公關,集中有限外交資源為中國發(fā)展新時期創(chuàng)造有利的國際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揚尼斯·加齊烏尼斯中國全球影響力仍沒超過美國[J].[JP]國防時報,2010—8—18:006

      [2]揚尼斯·加齊烏尼斯中國全球影響力仍沒超過美國[J].[JP]國防時報,2010—8—18:006

      [3]張幼文,黃仁偉等中國國際地位與經濟強國之路——學術研討會暨新書首發(fā)式研討紀要[J].世界經濟研究,2003(5):8

      [4]靳仲華歐盟科學技術概況[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173—196

      [5]張明仙超越西方話語霸權,構建傳媒話語體系[J].考試周刊,2016(102):21

      [6]馮建文虛擬化意[J].中國翻譯,1996(6):14

      [7]任保平,王竹君,周志龍中國經濟增長質量的國際比較[J].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15(1):42—48

      [8]蘇楊,楊文莊對我國基本國策若干基本問題的分析和建議[J].經濟研究參考,2008(15):3

      [9]英國正式申請作為意向創(chuàng)始成員國加入亞投行.[JP] http://newsifengcom/a/20150312/43328261_0shtml

      [10]離岸人民幣里程碑!中銀在倫敦設立人民幣資產交易中心.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forex/20151020/181523527080shtml

      [11]習近平訪英給中國百姓帶來的八大利好.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1023/[JP]c1001-27733692-2 html

      [12]英國政府發(fā)表所謂《香港問題半年報告》外交部回應.http://wwwchinanewscom/gn/2016/10-13/8030623shtml

      [13]G7峰會首腦宣言出爐 提及對南海問題“關切”.[JP] 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6-05/8982302 html

      [14]G7外長會議聲明談東海南?!袊饨徊空僖娖邍v華使節(jié)抗議》.http://newsyouthcn/js/201604/[JP] t20160413_7854260_1htm

      [15]徐炯明城中之國——梵蒂岡[J].中國文化遺產,2006(4):101

      [16]閆志新歐盟政治一體化面臨的挑戰(zhàn)及發(fā)展趨勢[D].西北師范大學,2014:31—33

      [17]姚鈴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深化中歐經貿合作[J].[JP]中國遠洋航務,2016(2):40

      [18]趙懷普從“特殊關系”走向“正常關系”——戰(zhàn)后美歐關系縱論[J].國際論壇,2006(2):44

      [19]Robert Owen Keohane,After Hegemony: 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5:258—259

      [20]楊國川借鑒意大利經驗調整我國中小企業(yè)融資方式與政策之管見[J].現代財經,2009(7):37

      [21]意大利經濟再度陷入衰退.http://finance sina comcn/roll/20140808/005919945733shtml

      [22]Sergio Romano,”Italian Foreign Policy After The End of The Cold War”[J].Journal of Modern Italian Studies,Vol 14 No1 2009:8—9

      [23]鐘準意大利外交政策及其在歐盟中的新角色[J].歐洲研究,2016(4):120

      [24]鐘準意大利外交政策及其在歐盟中的新角色[J].歐洲研究,2016(4):122

      [25]德國[J].明鏡(周刊),2000(3).

      [26]艾杰意大利最年輕的總理——喬萬尼·戈利亞[J].世界知識,1987(17):19

      [27]帕奧羅·馬爾波里尼著,征南,趙柯編譯艱難的轉型之路——意大利國防軍現狀[J].國際展望(半月刊),2007(21):70

      [28]Oliver Baubo,”Renzi Puts Brakes on Military Action As Italy Frets Over Libya”,. http://newsyahoocom/ renzi-puts-brakes-on-military-action-as-italy-frets-over-libya-154951781html,last accessed on 12 March 2017

      [29]汪謙意大利文化建設的經驗對我國文化建設的啟示[J].理論建設,2013(4):82

      [30]汪謙意大利文化建設的經驗對我國文化建設的啟示[J].理論建設,2013(4):82

      [31]意大利駐渝總領館簽約川外開展文化交流[J].重慶與世界,2014(3):25

      [32]曉章“中意文化交流”座談會紀要[J].歐洲,1993(3):90

      (張屹,中共中央黨校。)endprint

      猜你喜歡
      影響力意大利歐洲
      嗨,我不是意大利面
      意大利面“變魔術”
      歐洲之恐:歐洲可以迅速撲滅恐怖襲擊,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英語文摘(2021年1期)2021-06-11 05:46:56
      天才影響力
      NBA特刊(2018年14期)2018-08-13 08:51:40
      黃艷:最深遠的影響力
      人大建設(2017年11期)2017-04-20 08:22:49
      《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
      3.15消協(xié)三十年十大影響力事件
      復興中的歐洲有軌電車
      傳媒不可估量的影響力
      人間(2015年21期)2015-03-11 15:24:39
      意大利
      龙游县| 扎赉特旗| 景洪市| 揭东县| 绥芬河市| 宜昌市| 林口县| 深州市| 连南| 孟村| 长葛市| 无极县| 双牌县| 胶南市| 酒泉市| 阿城市| 鄂州市| 大姚县| 文水县| 峡江县| 东源县| 临沧市| 大名县| 聊城市| 石河子市| 旌德县| 绥宁县| 岑巩县| 德钦县| 三都| 朝阳区| 辛集市| 微博| 台湾省| 麦盖提县| 当涂县| 云梦县| 沂南县| 黄山市| 湖北省| 滁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