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福喜
【摘 要】PBL教學法——基于問題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典型教學方法,是近年來教育工作者一直關注和研究的熱點問題,PBL教學法中的P被發(fā)展為Practice,Project,Process,Products等。PBL強調把學習置于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通過讓學習者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決復雜的、實際的或真實性的問題,來學習隱含于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以促進他們解決問題、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能力的發(fā)展。
【Abstract】Pbl - Problem-Based Learning, is a typical teaching method with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In recent years, it is a hot issue that educators have been paying attention to and studied. The p in PBL teaching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into practice, project, process, products, etc.. PBL stresses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in complex and meaningful problem situations, by letting learners work together to solve complex, practical or real problems in the form of group cooperation, learning the scientific knowledge hidden behind the problem, so as to promote their problem-solving,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lifelong learning ability development.
【關鍵詞】PBL;微課;教學;改革
【Keywords】 PBL; micro-course; teaching; reform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7)12-0102-02
1 項目的意義
微課引入課堂使學生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預習和復習上課內容,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制定學習進度,通過反復觀看微課預習課堂內容,提前掌握課堂內老師講解的知識,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PBL教學法是一種教學手段,有效解決了上述問題。微課與PBL教學法的結合使用,促進稅法課堂從“教師講授”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改革為“學生行動”為主的現(xiàn)代化教學,利用網(wǎng)絡、手機視頻等多種現(xiàn)代化媒體的教學與傳統(tǒng)的書本、板書、PPT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一定是未來教學模式的發(fā)展趨勢。
2 現(xiàn)狀分析
本課題研究的基于PBL與微課的高職《稅法》課堂教學改革順應了稅法教學改革的要求,我們將充分利用我院信息網(wǎng)絡平臺和合作企業(yè)現(xiàn)代化錄課教室開展教學,研究如何在稅法課程中有效實現(xiàn)微課與PBL教學法的融合,逐步實現(xiàn)稅法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實行學生課前監(jiān)督預習、課中競爭學習、課后討論復習的學習過程,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效果和綜合能力。
3 具體改革內容
本課題將把企業(yè)納稅人員的要求、納稅工作崗位的要求、《稅法》課程教學目標,融匯于課程所要達到的專業(yè)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的培養(yǎng)之中,老師運用PBL教學法分別在課前、課中和課后提出三個層次的問題(Problem),各學生小組通過課前集體觀看微課視頻,小組成員合作監(jiān)督學習,完成老師提出的第一層次問題;課中小組間的競爭學習、回答老師提出的第二層次問題;課后再集體觀看微課完成老師提出的第三層次問題。在三輪學習中,學生都帶著問題觀看微課,通過自學、小組合作、組外競爭等形式學習知識,將知識舉一反三,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合作能力、專業(yè)能力。
3.1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通過PBL教學法中的行動教學和分組教學,把授課學生分為若干組,每組同學在課前、課中和課后的表現(xiàn)按優(yōu)異程度加分,最高小組得分為滿分(60分),其他小組以最高分為分母折算,每組得分作為每位同學的平時分。這種加分規(guī)則有效調動了每位同學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動機。
3.2 改變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高職教育的目標不是應試教育,不是老師教、學生學的教育。高職學生已經是成年人,應該具有較強的控制能力,應該能夠自己安排課余時間,主動查閱資料,獨立完成作業(yè),培養(yǎng)主動學習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①改革后的課堂教學流程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提升。改革后的稅法課堂教學引進了微課和PBL教學法,改變了由老師決定教學進度的被動學習,具體如下:第一,在課前,學生帶著老師提出的第一層次問題根據(jù)自己的學習情況自定進度,為了防止學生不能管理自己,改革后的教學采用小組成員一起學習微課視頻預習課程,通過記錄學習筆記、錄音、拍攝學習視頻,完成作業(yè)等,達到每位成員都能在小組其他成員的監(jiān)督下主動合作學習。第二,課堂內,老師檢查每組學習筆記、錄音、學習視頻,老師講解重點難點,提出第二層次的問題,小組之間競爭回答問題,老師根據(jù)小組回答問題的正確程度加分,有效調動了每組回答問題的積極性。第三,下課后,小組帶著老師提出的第三層次問題再次觀看微課視頻復習所學內容,老師批改作業(yè),檢查每位同學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第四,周末節(jié)假日,每組成員帶著任務去企業(yè)調研,認真請教企業(yè)老師,仔細做好調研記錄,經過自我消化吸收、小組討論后,合作編寫劇本,演好每個屬于自己的角色,然后拍攝視頻,學習視頻制作軟件,上交所拍攝的“微課視頻”??傊母锖蟮慕虒W,學生利用大量的課外時間用于稅法學習,而且大部分學習是在小組合作中完成的;通過拍攝“企業(yè)實踐微課”,學生對稅法知識的實踐能力明顯提高。改革后的教學,學生掌握所教稅法知識,獨立完成作業(yè),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還提高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信心。②三階段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能力。從傳統(tǒng)型的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改革為學生帶著問題的PBL教學,學生和老師要注意采用遞進式的改革,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第一階段是層次最低,小組成員之間相互監(jiān)督學習微課視頻,養(yǎng)成通過微課學習的習慣;通過組員之間的相互提問,增加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第二層次是在經過第一層次之后,小組成員基本養(yǎng)成課前觀看微課視頻的習慣,不需其他成員的監(jiān)督能自覺學習微課視頻,僅通過其他成員的提問檢查學習效果。第三層次是最高層次,小組成員不僅能自覺學習微課視頻,還能自我提問,達到了微課教學的理想層面。三階段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的方法是采用遞進式的,是學生可以接受的學習方法,有效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
3.3 傳統(tǒng)與微課、PBL相結合的彈性教學法提高教學效果
高職學生基礎較差,對課程知識的理解不夠透徹,教師首先把教學內容劃分為難中易三個層次,根據(jù)難易程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師采用PBL教學法,要求學生課前帶著問題觀看微課,預習課程知識。對于難度較大的知識,如增值稅、企業(yè)所得稅等,教師在課堂內全面講解,然后提出新的問題;難度適中的知識,如房產稅、關稅等,教師在課堂內重點講解,接著提出新問題;難度較低的知識,如契稅、車船稅等,教師在課堂內不再講解,直接提出問題。這種傳統(tǒng)教學與微課、PBL教學相結合的彈性教學法,有效解決了高職學生基礎薄弱、預習難度大的問題,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3.4 整合課程,合二為一,“學”完即“做”,提高學生實際應用能力
PBL教學法中Practice要求學生實踐,改革后的稅法教學安排是:整合《稅法》與《稅法實訓》兩門課程于一門《稅法及實訓》。學生在學習稅法理論后立即安排實踐,學生通過實踐檢查自己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檢查自己對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這種“理論—實踐—理論”的安排使得在學生大腦里的抽象知識形象化,對知識的理解掌握更透徹。改革后的稅法及實訓把18個稅種全部安排實訓,有利于學生對稅種的全面掌握。
3.5 轉變考核評價方式,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高職不是應試教育,應該更注重學生的綜合能力的考評以及綜合素質的提高。改革后的稅法課程評價,學生的平時成績占60%,期中成績10%,期末成績30%,改革后的考核方式注重學生學習過程的考核,即PBL教學法中的Process(過程)考核,顛覆了傳統(tǒng)的“以考試分數(shù)”為主的考核評價方式。在這種考核方式中,學生的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60%,弱化了個人的學習成績,只占10%;團隊成績占50%,更注重團隊的合作,強調團隊的學習成績,主要通過課前團隊集體學習微課、課堂團隊之間競爭搶答、課后集體復習討論來實現(xiàn)。這種考核方式把學生的文化教育、提高自身修養(yǎng)、禮貌教育、習慣教育、關心時局、品德教育集為一身作為考核團隊的平時表現(xiàn)。
值得一提的是,學生以團隊形式到企業(yè)調研、學習和記錄企業(yè)納稅的實踐知識、編寫拍攝某個稅法知識點的“微課”,分配扮演角色,拍攝并制作納稅“微課”,這個成績占10%,強化了學生在企業(yè)的調研能力,完全符合PBL教學法提倡的Practice(實踐)。
這種考核方式降低了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的分數(shù)比重,降低后的比重為10%和30%,它沒有完全拋棄“記憶型”的應試考試,因為這種考試有它獨有的優(yōu)點,檢查學生是否了解、熟悉、理解稅法條文,是否會計算18種稅等。
改革后的考核評價方式從學生稅法理論和實踐教育出發(fā),結合學生的文化教育、思想教育、禮貌教育等素質教育,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職業(yè)技能和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