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正才 劉小艷
老年人固齒食療藥膳
文/劉正才 劉小艷
現(xiàn)代牙科對老年人牙病的治療已相當(dāng)先進,但也有不少老人畏懼牙科手術(shù)。其實,對于口腔疾病的防治工作,中醫(yī)藥膳亦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尤其對老年人常見的牙痛、牙齦炎、牙周病都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材料:茶葉10克,茉莉花6朵,薄荷6克(鮮薄荷葉3張即可)。
做法:將茶葉、茉莉花、薄荷放入茶壺中,用開水浸泡5分鐘即可。飲茶前后均用茶葉水漱口,尤其是三餐后和晨起堅持用茶葉水漱口。
功效:此茶有潔牙、防齲齒的功效。
齲齒的成因和人體缺乏微量元素氟有關(guān)。據(jù)學(xué)者研究,飲水含氟量每升小于0.5毫克時,齲齒發(fā)病率高達90%;若飲水每升含氟達到1.5毫克時,發(fā)病率則在10%以下?,F(xiàn)在雖有含氟牙膏,但在刷牙過程中氟并未被吸收,因此達不到需要的量。茶葉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氟,飲茶并用茶漱口,就可補足其護齒所需的氟,而且一天中多次用茶葉漱口,可以清除口腔中的乳酸菌,避免了其對牙釉質(zhì)的腐蝕,能有效地防治齲齒。
材料:桑寄生15克,雞蛋1枚,奶粉10克。
做法:煎煮桑寄生,去渣取煎液;將雞蛋打入碗中,加入奶粉,攪拌勻后,倒入燒開的桑寄生煎液,煮沸即成。每晨起當(dāng)早點食用。
功效:本品有補腎固齒的功效,主要用于老年人齒搖、齒浮。
老年人牙床萎縮,牙齒易松動、脫落,中醫(yī)認(rèn)為“腎主骨”“齒為骨之余”,腎氣強則齒堅且固。桑寄生為桑樹上的寄生植物,含槲皮素、黃酮類物質(zhì),能抗菌改善血液循環(huán),與蛋、奶中的蛋白質(zhì)、鈣等營養(yǎng)物質(zhì)相配,更能防治牙床萎縮、牙齒松動。
材料:大茴香15克,蠶豆250克,食鹽少許。
做法:將大茴香(干品)泡入300毫升鹽水中,1小時后煎取湯汁備用;將蠶豆在熱鍋中炒熟,再倒入茴香汁中用小火燜煮至汁干,即成茴香豆。每天可細(xì)嚼吃茴香豆30粒左右。
功效:本品有固齒的功效,可防止老年人齒搖、齒落。
蠶豆有健脾補腎之功;大茴香能溫腎暖脾。中醫(yī)認(rèn)為,牙齒的堅固與否與腎的關(guān)系密切,牙齦的肌肉又為脾所主,脾虛牙齦肌肉萎縮,牙齒也易松動脫落。吃茴香豆既能健脾、又能補腎,所以有固齒、牢齒的功效。其實細(xì)嚼蠶豆,有似中醫(yī)的“叩齒”“咽津”固齒術(shù)。上下牙齒相互叩擊,既能促進牙床的血液循環(huán),又能刺激唾液分泌,殺滅口腔致病菌,可預(yù)防齲齒發(fā)生和牙床萎縮,同樣起到固齒的作用。
材料:黃瓜250克,石膏豆腐250克。
做法:將黃瓜洗凈、切片,豆腐切成片,備用。將鍋中添入一大碗清水,煮沸后下入黃瓜片,再沸時下豆腐片,并加鹽少許,再沸即成,佐餐食用。
功效:本品有清熱瀉火的功效,適宜于牙齦紅腫疼痛患者食用。
中醫(yī)認(rèn)為,牙齦有足陽明胃經(jīng)的經(jīng)絡(luò)循行,牙齦紅腫屬于胃火上炎所致。黃瓜性味甘涼,有生津清熱、瀉火消腫的功效,對牙齦損壞和牙周病有防治作用。豆腐性味甘涼,能清熱解毒、生津益氣,特別是用石膏點成的豆腐,更能清瀉胃火。黃瓜與石膏豆腐相配,清瀉胃火之力更強,故能治牙齦紅腫疼痛。
材料:咸鴨蛋1個,鮮韭菜100克。
做法:將咸鴨蛋剝?nèi)?、切碎,韭菜洗凈后切成段。將鍋中倒入適量植物油,燒熱后下鴨蛋煸炒,再放韭菜炒熟即成。一次或分兩次空腹吃完。
功效:本品有溫陽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適宜受寒引起的牙痛。
韭菜有起陽草之稱,性味辛溫,含揮發(fā)油硫化丙烯,能散寒活血止痛;還富含粗纖維,進食時耐嚼,既能鍛煉咀嚼肌,預(yù)防齲齒,又能促進腸蠕動,排便排毒,所以對寒冷引起的牙痛適宜。咸鴨蛋民間常用以治療體虛老人之牙痛,認(rèn)為鴨蛋滋陰補腎,咸能引火入腎,老人虛火牙痛較多,故吃咸鴨蛋有效。此外,成鴨蛋含鈣很高,每百克含鈣512毫克,既能補牙骨質(zhì)、又能鎮(zhèn)靜止痛。配辛溫散寒之韭菜,對老年人寒性牙痛更加相宜。
材料:松花蛋1個,粳米50克。
做法:將松花蛋去殼切成菱形塊,粳米淘洗后入鍋,加適量清水,煮沸后下松花蛋并攪勻,煮至粥成。當(dāng)早餐或加餐食用。
功效:本品有滋陰降火的功效,適宜于虛火牙痛患者食用。
松花蛋比鮮鴨蛋氨基酸高11倍,故而味道鮮美,其性涼,能滋陰降火。與粳米煮成粥,可增加養(yǎng)胃清火的功效;更能發(fā)揮治療虛火牙痛的作用。虛火是對實火而言,實火為熱毒,牙齦必紅腫;虛火乃陰虛火旺,牙齦浮白而不紅赤。本品不宜于實火牙痛,只適宜于虛火牙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