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福
【甲】
蝶戀花
柳永
佇倚危樓風(fēng)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乙】
董源①善畫,尤工秋嵐遠景多寫江南真山不為奇峭之筆。其后建業(yè)僧巨然②祖述③源法,大體源及巨然畫筆,皆宜遠觀。其用筆甚草草近視之幾不類物象遠觀則景物粲④然幽情遠思如睹異境。如源畫《落照圖》,近視無功,遠觀村落杳然深遠,悉是晚景,遠峰之頂宛有反照之色。此妙處也。
(節(jié)選自《夢溪筆談》)
【注】董源:五代南唐畫家,南派山水畫開山鼻祖。②巨然:建業(yè)(今南京)僧人,五代宋初畫家,師承董源。③祖述:效法、遵循前人的學(xué)說或行為。④粲:鮮明。
【中考鏈接】
例1:(2018年湖北隨州卷)
1.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
A.上片寫憑欄望遠,以景物描寫渲染悲涼氣氛,抒發(fā)愁思苦緒。
B.“擬把”三句,寫詩人狂飲高歌,“一醉”而“春愁”盡消。
C.最后兩句為千古名句,反映出詩人對心上人忠貞執(zhí)著的感情。
D.全詞語言新穎工巧、清新流暢,表現(xiàn)了詩人高超的藝術(shù)技巧。
2.王國維認為,古今成大事業(yè)、大學(xué)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境界,他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為第二境。請結(jié)合自己的學(xué)習(xí)生活,談?wù)動纱双@得的啟示。
【參考答案】
1.B 2.要點:在學(xué)習(xí)(生活)中,我們要有堅定的信念,執(zhí)著的精神。(意近即可)
例2:(2018年福建卷)
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1)皆宜遠觀
(2)悉是晚景
2.下列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尤工秋嵐遠景/多寫江南/真山不為奇峭之筆
B.尤工秋嵐遠/景多寫江南真山/不為奇峭之筆
C.尤工秋嵐遠景/多寫江南真山/不為奇峭之筆
D.尤工秋嵐遠/景多寫江南/真山不為奇峭之筆
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近視之幾不類物象。
4.董源“善”畫,乙文怎樣介紹他畫作的奇妙?請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1.(1)合適(應(yīng)當)(2)全(都)
2.C
3.近看畫幾乎不像任何事物的形象。
4.先寫董源的畫“宜遠觀”,然后寫“遠觀”和“近視”效果不同,再以《落照圖》為例加以說明。(意對即可)
【賞析】
董源善畫,秋嵐遠景,江南真山,奇峭之筆,如果遇到了一個只能“近視”之人,也許只能將他的作品評為低劣。只有那些懂得 “遠視”之人,董源畫作的精髓才能一一展現(xiàn)。僧人巨然是董源的知音,才能在眾多的畫作中,領(lǐng)悟董源畫作的精彩,于是,傳承董源,成為一代宗師。這也許是善畫的境界,當然也是師徒傳承的境界。
柳永,一代風(fēng)流才子,將生命定格在春天的殘照里。那是怎樣的一場別離和相思,讓人逐漸消瘦憔悴。都說韶光如夢,看慣了秋月春風(fēng),人生故事本相同,可終究無法割舍一段美麗的緣分。往事就像一場無言的春愁,流水光陰也不過是過眼云煙??v使風(fēng)狂雨驟,草清煙稠,那流逝的年華依舊可以風(fēng)姿萬種??v使歲月朦朧,天涯西東,對酒當歌,依然可以尋覓當年遺落的影蹤。這是離別相思的境界,也被后人借鑒為治學(xué)的境界。
境界指事物所達到的程度或表現(xiàn)的情況,亦特指詩、文、畫等的意境。其實,萬物都有自己的境界,如果人對事物的認識,或者對人生和社會的認識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我們就可以說,它有境界。
偶然讀了一篇《人生三重境界》的文章,頗有收獲,文章把人生的最高境界用了一段充滿禪機的話語表明,語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這就是說一個人初來世上,純潔無瑕,眼睛看到的是什么就是什么,別人告訴自己這是什么也便是什么,這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然而,隨著年齡和閱歷的漸多,人們往往看到的是黑白顛倒,是非混淆,無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難行,好人無好報,惡人行千年,因而讓人感慨萬千,撲朔迷離,印證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隨著人老年邁,在經(jīng)歷滾滾紅塵的滄桑洗禮之后,感慨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茅塞頓開,回歸自然,面對蕪雜世俗之事,嫣然一笑了之,任你紅塵滾滾,自有清風(fēng)朗月,正是“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了。三重境界,的確有高低之分,但是,只要活在自己的生活里,無論哪種境界,都是有滋有味的人生!
給我一段閑暇時光,獨坐在綠苔滋長的玻璃窗下,泡一壺清茶。不去問,那錙銖必較的津貼,是否充盈著明天的錢袋;不去想,那些走過的歲月,到底多少是真,多少是假。如果可以,我只想做一株悠然展翼的藤蘿,守著寂寞的年華,在狹小的陽臺,靜看日落煙霞,給歲月一個迷人的境界。
再放一首音樂吧。就是那首經(jīng)典的《高山流水》,不奢華,不喧鬧,有一些雅致,一些清幽,彈奏著心靈的旋律。在午后慵懶的陽光下,將一盞茶,喝到無味;將一首曲,聽到無韻;將一本書,讀到無字;將一種境界,賞到心醉。
【模擬練習(xí)】
1.請解釋下面加點的字。
(1)佇倚危樓風(fēng)細細
(2)伯牙游于泰山之陰
(3)乃援琴而鼓之
(4)近視之幾不類物象
2.請給下面語句斷句。
其用筆甚草草近視之幾不類物象遠觀則景物粲然幽情遠思如睹異境。
3.翻譯下面句子。
近視無功,遠觀村落杳然深遠,悉是晚景,遠峰之頂宛有反照之色。
4.請概括所選的詞、文表達的人生境界。
【參考答案】
1.高;山的北面;拿起;像,相似。
2.其用筆甚草草\近視之幾不類物象\遠觀則景物粲然\幽情遠思如睹異境。
3.走近了看無法看清,遠處看,村莊幽深渺遠,全都是傍晚的景物,遠處山峰的頂上好像有陽光反光照射的顏色。
4.柳詞表達的是送別和做學(xué)問的境界;文言文表達的是繪畫和師徒傳承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