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紅
一、玉米常見病害
1、米大斑病
(一)危害特點
主要為害葉片,嚴(yán)重時波及葉鞘和包葉。田間發(fā)病始于下部葉片,逐漸向上發(fā)展。發(fā)病初期為水漬狀青灰色小點,后沿葉脈向兩邊發(fā)展,形成中央黃褐色,邊緣深褐色的梭形或紡錘形的大斑,濕度大時病斑愈合成大片,斑上產(chǎn)生黑灰色霉?fàn)钗?,致病部縱裂或枯黃萎焉,果穗包葉染病,病斑不規(guī)則。
(二)防治措施
(1)選用抗病良種。
(2)合理密植,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
(3)發(fā)病初期用50%可濕性多菌靈500倍或用50%退菌特800—1000倍,或用8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每畝用藥液50~75公斤,隔7~10天噴藥一次,共防治2~3次。
2、玉米小斑病
(二)危害特點
主要為害葉、莖、穗、籽等,病斑橢圓形、長方形或者紡鍾形,黃褐色、灰褐色。有時病斑上具輪紋,高溫條件下病斑出現(xiàn)暗綠色浸潤區(qū),病斑呈黃褐色壞死小點。
(二)防治措施
(1)選用抗病品種 抗病雜交品種有鄭單 2號、商單 4號、丹玉 6號等;自交系有吉 63、遼1311、自330等。
(2)實行輪作倒茬制度避免玉米連作,秋后深耕土壤,深埋病殘體,消滅菌源。在玉米播種前及早處理完秸稈。
(3)加強栽培管理 早播早管,增施有機肥,穗期追施氮肥,加強中耕、排水等田間管理,以增強植株抗病力。
(4)藥劑防治 用50%多菌靈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90%代森錳鋅800倍液,每畝用 50-75千克,隔 7-10天噴1次,共防2-3次。
3、絲黑穗病
(一)危害特點
絲黑病是系統(tǒng)性侵染病害,危害玉米的雄穗和雌穗。受害株有的矮化、有的多蘗、有的簇生。雄穗花器全部或局部變形,形成病瘤,外被白膜,里面是結(jié)塊的黑粉,即厚垣孢子。除苞葉外,雌穗全部變成一團黑粉,內(nèi)有很多亂絲狀的殘留寄生組織。一株發(fā)病,全部果穗及潛伏果穗均感病。
(二)防治措施
(1)選用品種 選用抗病自交系,種植抗病雜交種。
(2)拔除病株 發(fā)現(xiàn)病株,及早拔除,要做到早拔、徹底拔,并帶出田外深埋。
(3)農(nóng)業(yè)措施 重病區(qū)實行3年以上輪作,施用凈肥,秸稈肥要充分堆漚發(fā)酵。深翻土壤,加強水肥管理,增強玉米的抗病性。
(4)藥劑拌種 選用15%粉銹寧或羥銹寧可濕性粉劑,或50%甲基托布津粉劑,按種子重量的0.3%-0.5%拌種。
4、玉米莖腐病
(一)危害特點
甜玉米莖腐病常由幾種真菌和細(xì)菌單獨或復(fù)合侵染引起。一般發(fā)生在甜玉米的吐絲后期,癥狀分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即“青枯型”常出現(xiàn)在暴風(fēng)雨過后,或天氣有大風(fēng),經(jīng)過2~3天葉片失水呈青枯萎蔫狀。慢性型病程進(jìn)展緩慢,葉片從下向上逐漸黃枯,后期莖基部變色,腐朽,感染部腐爛,有腐嗅味,植株青枯,病部如水漬狀。髓部中空,易倒伏,果穗下垂,籽粒干癟。
(二)防治措施
(1)選育抗病品種。
(2)輪作,合理密植。
(3)科學(xué)施肥。
(4)化學(xué)防治:施得樂1000倍噴莖基部,青枯靈或青枯停1000倍灌根。
二、玉米常見蟲害
1、螻蛄
(一)危害特點
以成蟲和若蟲在靠近地表處咬斷玉米幼苗,或在土壤表面開掘隧道,咬斷幼苗主根使幼苗枯死。
(二)防治措施
千蟲克1500倍、抖克2000倍或敵百蟲800倍灌根。
2、玉米螟蟲和大螟
(一)危害特點
又叫鉆心蟲,是玉米的主要害蟲,常在幼嫩莖葉處鉆入咬食,破壞莖葉組織,使養(yǎng)分和水分不能輸送,影響玉米生長,抽穗后鉆進(jìn)雌穗使果穗折斷影響授粉。
(二)防治措施
抖克1000倍、金世紀(jì)1000倍、莫比朗2000倍或千蟲克1000-1500倍灌心或者噴霧。
3、蚜蟲
(一)危害特點
又名綿蚜蟲。以成蟲在葉背和嫩莖上吸取汁液,受害瓜株葉片卷縮,瓜苗萎蔫、甚至枯死。老葉受害,提早枯落,縮短結(jié)果期,造成減產(chǎn)。
(二)防治措施
噴施阿克泰7500~10000倍,吡蟲啉2000倍,千蟲克1000-1500倍,金世紀(jì)1500-2000倍或優(yōu)樂得2000倍。
4、蠐螬
(一)危害特點
蠐螬是金龜子的幼蟲,食性雜,咬斷植物幼苗、根莖,使幼苗枯黃而死。
(二)防治措施
千蟲克1500倍、抖克2000倍或敵百蟲800倍灌根。
5、粘蟲
(一)危害特點
幼蟲食葉,大發(fā)生可將作物葉片食光,幼蟲有群聚性、雜食性、暴食性,成蟲有遷飛性。成蟲潛伏在草叢和田間,夜里活動產(chǎn)獨生子卵,孵化后幼蟲多聚集在玉米心葉、葉背等,幼蟲受驚即吐絲下垂或卷縮落地假死。
(二)防治措施
(1)誘殺成蟲:可用糖、醋、酒+敵百蟲盆誘殺成蟲,或草把引誘成蟲來產(chǎn)卵,或用黑光燈誘殺成蟲。(2)化學(xué)防治:抖克1000倍、金世紀(jì)1000倍、莫比朗2000倍、千蟲克1000-1500倍。
6、小地老虎
(一)危害特點
食性很雜。初孵化的幼蟲日夜群集在作物幼苗的心葉或葉片背面,把葉片咬成缺口或孔洞。3齡后進(jìn)入暴食階段,白天隱藏在土表下,天將亮露水多時出來活動,將玉米從地面3—4厘米高處莖部咬斷把斷苗拉至洞中取食。
(二)防治措施
(1)除草滅蟲:雜草是地老虎產(chǎn)卵的主要場所,也是幼蟲向玉米幼苗遷移的危害橋梁。(2)堆草誘殺:用米糠+花生麩或豆餅粉碎炒香拌5%敵百蟲,于傍晚每畝地分散放10 堆,每堆半斤,上面蓋新鮮嫩草,引誘小地老虎幼蟲來取食。
7、薊馬
(一)危害特點
又名棕櫚薊馬,成蟲和若蟲都吸食瓜的嫩梢嫩葉、花和幼果的汁液,被害枝葉硬化、萎縮。
(二)防治措施
阿克泰3000~7500倍,20%的氰戊菊脂乳油4000倍,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1.8%愛福2000倍或千蟲克1500倍噴霧。
8、 斜紋夜蛾,銀紋夜蛾,甜菜夜蛾,棉鈴蟲
(一)危害特點
在3齡以前取食葉片,造成缺刻,3齡之后蛀食雌穗,造成爛穗,危害很大。
(二)防治措施
3齡前用金世紀(jì)1500倍,抖克1000-15000倍、功夫3000-4000倍,賽盡1500倍或千蟲克1000 ~1500倍。
(作者單位:476000 河南省商丘市梁園區(qū)農(nóng)業(yè)畜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