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
摘 要: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啟動預習程序,不僅能夠為課堂教學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確保課堂教學順利展開,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學生學習效率。教師做出科學設計,利用鼓勵性評價手段,調動學生預習積極性,為課堂教學注入更多活力。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預習;創(chuàng)新設計
“一個孩子,如果從未品嘗過學習勞動的歡樂,從未體驗克服困難的驕傲——這是他的不幸。”的確如此,一旦讓學習淪為考試的傀儡,伴生著分數(shù)的陰霾,那學習就會成為工具,學生就會成為學習的附庸?!皩W會學習”是一個孩子走出應試教育陰影的基本素養(yǎng),也是他們能夠走向成功的根本力量。學會預習,就是小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有效舉措,也是成就快樂學習的力量源泉。
一、提增預習效度,發(fā)展自學意識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強調了預先謀劃對學習、生活的巨大作用,作為一名小學生,如果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掌握基本的預習方法,積累必要的預習的經驗,其在未來的學習路上將會擁有不俗的力量?!皩W生預先自學將要聽講的功課”,這是預習的一種顯性解讀。為此,教師要有意識地引領學生學會預習,了解預習對學習的促進作用,從而激發(fā)預習的熱情,逐步使預習成為一種習慣,內化為一種素養(yǎng)。
如在設計蘇教版第十冊中“分數(shù)的加法和減法”一課的預習思考中,指導學生運用既有的預習策略,全面地梳理學習要領,從而快捷靈活地實施預習:一是指導學生全面解讀教材,利用整體瀏覽,使學生基本知曉知識脈絡,誘使學生溫顧復習,促進知識鏈的建構。利用主題提綱的方式指導學生科學預習:①通過看主題圖知道了什么?②例題中所涉及的問題是什么?它與我們以前的哪些知識是有聯(lián)系的?找出來。③例題中的分數(shù)加法與前面學習過的加法的主要區(qū)別在哪里?是通過什么方式來轉化的?……用合適的提綱引領,讓預習有的放矢,使學習的效率實現(xiàn)最大化。二是深度解讀文本,理清知識結構,凸顯最基本的知識點。讓學生自主思考,教材中利用長方形解題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在折紙、涂色活動中你有什么新的感悟?引領學生自覺地進行數(shù)學研究活動,積極反思活動,學生會獲得新的啟迪,為新知的學習積累必要的活動經驗,并獲得最真實的感悟。通過圖例的研究,學生明白+在長方形中的構造,為新授教學中引入通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三是學會比較思考,通過預習,一方面促使學生回憶起以往的分數(shù)加減法案例,鞏固計算方法,比較它們與預習題之間的區(qū)別,提高學生對新知學習的欲望和關注度。
預習是學生獨立學習的嘗試。用活預習機制,不僅有利于學生科學預習、正確復習,更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品質,讓學生走向學會學習的道路。
二、引入評價機制,激發(fā)預習興趣
對學生的預習過程或預習效果做出適度、中肯的評價,一定能改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習興趣。采取預習匯報模式,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到學習匯報和展示的活動中來,通過學生之間的互評、教師點評等多種策略使學生知曉本次預習的效果、達到的層次,也使學生在傾聽過程中體味最具價值的復習方法,提升自身的感悟能力。
如蘇教版第八冊的“找規(guī)律”,教師在預習展評階段就通過學生對預習的展示、評價等活動,讓學生感悟到有序思考和無序思考之間的差異,得出“要得到合理的研究結果,就得探尋隱含在例題中的基本規(guī)律”的結論,進而為學生科學地建構知識體系提供基本的研究思路,讓學習充滿情趣。首先,組織學生匯報自己預習了什么?例題的主要精神是什么?其次,引導學生展示自己的分析與思考,讓分析既有教材中例題的影子,又有學生獨立思考的一面。面對不同的研究方式,教師的評價無疑就是一支強心劑,能為后續(xù)的學習打開思路,提供方法的借鑒。如學生自制的玩偶卡片學具,真實的木偶,簡單的圖例等,不僅體現(xiàn)了預習的多樣性,也彰顯了學習個性,更為課堂中的研學提供了極為開闊的視野,無形之中也為我們的有效引領、科學施教提供了必要的先知儲備。
師生共同參與的預習評價,讓預習愈加科學,也使一些好的思路、好的方法得以實現(xiàn)共享,既豐富了學生感知,又促進了數(shù)學學習方法的積累,為學會學習助力。
三、依托預習成果,建構自主課堂
要凸顯預習的價值,就得把預習的效果落到實處,并在適度運用中彰顯預習的有效性,促進學生自主探索、自主研究。在實際摸索中我們得出了專項訓練、預習展示、交流匯報、自主總結、自主練習、自主評價等六步教學模式,旨在讓預習成為有效學習、有效教學的基礎,成為自主學習的力量之源。
專項訓練,本質就是一項長期積累的訓練活動,不惟質量,而著力于打基礎,形成細水長流之勢,促進學生的基本素養(yǎng)的積累,促使相應基本技能的發(fā)展。如每節(jié)數(shù)學課中開場的3分鐘速算,就是一項形神俱備的訓練活動,一方面增強了學生的觀察力,另一方面提升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并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夯實學生的基礎,豐厚學生的積累。又如,我們在引入新知學習的初始階段安排適宜的時間引導學生讀題、讀圖、說圖等活動,就會把預習與新知學習有機整合,讓學習成為一體。要想把數(shù)學學好,就得幫助學生夯實最基本的知識、技能、思想方法和活動經驗,使學習實現(xiàn)厚積薄發(fā)。
預習展示,是一項多維度的研學活動,既實現(xiàn)了預習的檢查,又使執(zhí)教者明晰學生學習之間的差異,更凸顯了新知學習可能存在的盲點,使自己的教學更加有的放矢,也能從容化解可能出現(xiàn)的意外,真正做到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影響學生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我們應當根據(jù)學生原有的知識狀況進行教學。”預習展示,不僅給予學生更多的話語權,也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同時還引領學生學會自覺地審視自己的預習,反思自己的預習,從而實現(xiàn)改善學習、提升信心的根本目的。
交流匯報,是將自我的預習演繹成數(shù)學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首先指導學生有條理地匯報自己關于預習的獨立思考,在小組中、班級內引起共鳴,使預習不再停留在學生自我的層面,而是輻射到全體,也促使其不斷地反思,以明確自己對問題的具體看法;其次引發(fā)全體學生對學習的關注,并在交流匯報過程中充實自己的思考,補充他人的簡介,實現(xiàn)集體學習的深化;再次激發(fā)學生爭辯的意識,面對學生不同的預習層面、方式,不是簡單地統(tǒng)一,而是利用教學策略引發(fā)學生對認知再度解讀,促進思維向深層次轉化,讓學生在爭執(zhí)、辯論中明白、醒悟。
如,在第八冊的“找規(guī)律”預習匯報交流中,面對學生不同的聲音,我們應該感到欣慰。生:我是先從帽子考慮的,每一頂帽子都可以給3個木偶戴,這樣就有2個3種方案。生:我是讓每一個木偶去試戴帽子,在2中選擇,3個木偶就有3個2種方案。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預習匯報之中,既能突出新知學習的基本知識點,又能使基本的數(shù)學學習方法、基本的規(guī)律逐步顯現(xiàn)出來,以達成不教的理想課堂狀態(tài)。以預習為引,讓學生在時而討論,時而爭執(zhí)之間把這節(jié)課分析得淋漓盡致。這個過程告訴我們,學生的學習具有無盡的活力,關鍵是我們如何張揚學生的個性,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意識。引領學生變成一個實踐者、傾聽者、思想者,學生就會迸發(fā)出創(chuàng)新的活力、超越自我的智慧。同時,身在其中的教師應是一個傾聽者、協(xié)調者,更是學習遇到瓶頸時的參與者,讓數(shù)學學習變成師生共同奮進的探索活動。
自主練習是高效預習的有力舉措,要有意識地指導學生進行必要的模仿訓練,并在練習中嘗試總結方法、策略,使預習形成體系,成為一種學習素養(yǎng)。善于解剖自己的預習成果,是學生走向成熟、邁向成功的基本能力,當學生每一次都能有意識地分析自己的預習成果時,預習就成為一種必然,也會內化為學生的一種需求。
教師的宏觀預設能對學生有效預習起到引領作用,誘使學生將知識元素、生活元素有機地融合在預習學習之中,為課堂精彩的生成奠基。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促使學生站在學科乃至生活的高度去善待預習,讓多種資源在課堂上碰撞,讓不同的思想在課堂上碰撞,數(shù)學學習就會演繹成師生的智慧交互活動。踏實地抓好課前預習,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助力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促進自主學習素養(yǎng)的積淀,使每位學生都能因為自主學習與自主探究而變得更為靈動、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