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紅樓夢》 被稱為“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本文的側(cè)重點主要是研究《紅樓夢》中包含的人生哲學,《紅樓夢》中包含的最重要的三個人生哲學分別是:還;因果;取舍得失與平衡。
關(guān)鍵詞:《紅樓夢》 還 因果 取舍得失與平衡
長期以來,紅學研究的成果十分豐厚,但把《紅樓夢》作為一部哲學著作來研究的則比較少,其實《紅樓夢》中包含著深刻的人生哲學。
一、還
很多人沒有辦法理解為什么林黛玉會一直哭,這得從《紅樓夢》的第一回合說起,很多年前,在靈河岸邊,有一顆草叫絳珠草,這顆草沒有水喝,快枯死了。旁邊有一塊石頭,這塊石頭修煉成了神瑛侍者,變成了一塊寶玉,他覺得這棵草沒水喝,非常可憐,就每天都舀一點甘露去滋潤她。這顆草因為得到了這塊石頭給他的甘露,沒有死掉,最后她也進行了修煉,修成了女身。這塊石頭有一天突然動了凡心,想去人間,經(jīng)歷一下人間的富貴場、溫柔鄉(xiāng)。這顆草看到石頭要去人間了,覺得自己受了他的甘露之惠,還欠著他,現(xiàn)在他要走,那就跟著他一道走吧,到了人間用自己一生的眼淚來還他,大概也就夠了吧。這顆草到了人間變成了林黛玉,她到人間就是為了來還債的,用她一生的眼淚來還前世寶玉給予她的甘露之惠。所以,黛玉是一定要一直哭的。
東方哲學,相信輪回,相信我們的生命不只這一世,是好多世的累積,所以這一世的相見都是前世的緣分。我們來到人世也許也是為了去還各種不同的東西。從這個角度來看,很多我們沒有辦法理解的現(xiàn)象,也就可以看明白了。黛玉講過一段非常動人的話:“他是甘露之惠,我并無此水可還,他既下世為人,我也去下世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償還得過他了”。情會有很多糾纏、困擾,很多解不開的結(jié),所以人們會在生氣的時候說:“這都是我上輩子欠你的”,可欠不應該是答案,還才是答案,還才是解決的方法,既然欠了,那就還吧。如果在人生當中,有一個你特別解不開的結(jié),你就試試看過渡到還,這會讓你解開很多東西,同時也讓你看開很多東西。如果說我們?nèi)耸篱g的很多的事情都能以還這個思想去思考、去解決的話,那么很多不可理喻的、荒謬的或者是啼笑皆非的現(xiàn)象,就能夠解釋了,也就能夠懂得、能夠超越了。
二、因果
生命是一種因果,看到因和果的循環(huán)輪替,才能真正的理解、真正的慈悲。王熙鳳的聰明在于她太會算計,她聰明、伶俐、能干、狠毒,可聰明反被聰明誤,“機關(guān)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她的結(jié)局是很慘的。王熙鳳斤斤計較每一件事,她少了些糊涂和對于生命另一種層次的領(lǐng)悟。她最后悲慘的結(jié)局都是她自己造成的,是她自己種下的種子,才結(jié)出的這個果。
所以,我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應想到這件事將會帶來的結(jié)果,而我們在承擔任何結(jié)果的時候,也都應提醒自己這是自己種下的種子,如果能這樣看問題,我想人世間應該就能少了很多的抱怨、很多的煩惱了。
三、取舍得失與平衡
紅樓夢中常常采用對比的寫作手法,在第27回里,作者刻意把“寶釵撲蝶”跟“黛玉葬花”進行對比,我們可以感受這樣兩種畫面:第一個畫面是在風和日麗的天氣里,蝴蝶紛飛,一個體態(tài)豐盈的女孩正在撲蝴蝶的那種美;第二個畫面是一陣風過,樹上桃花被吹下一大半來,一個很瘦、很孤獨的女孩正在埋葬落花的那種美。這兩個畫面各有各的美。如果非要選出哪個畫面更美,這是比較難的。如果是問一個年級比較小的人,他應該會喜歡寶釵撲蝶這樣的畫面,這樣歡快的生命形態(tài),但隨著人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他的選擇也許就會不一樣。
在《紅樓夢》所描寫的兩個重要女性,寶釵和黛玉身上,我們看到的不只是兩個女性的美,同時也能感受到生命中兩種難以抉擇的狀態(tài)。薛寶釵很世故、很圓滑,她很會做人,很會處事。她從來不發(fā)脾氣,處處為了別人著想,寶釵堅守一切人間的秩序、倫理和規(guī)則,以一種很健康、積極的態(tài)度入世。林黛玉聰明美麗、多愁善感、天真率直,同時也是一個非常孤獨的人,她的逍遙、堅持和孤傲都是在自己的世界里完成的。這是兩個讓寶玉難以抉擇的人,就像寶玉處于寶釵和黛玉之間很難抉擇一樣,我們的生命也隨時面臨著入世和出世這兩種選擇的難。一方面我們覺得人不應該離開人群,應該在人群中發(fā)光發(fā)熱,做一個有用的人,這種想法其實就是在承認入世的價值;另一方面我們又覺得自己有孤獨的一部分,不斷地想要離開人群,想聽從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不在乎他人的眼光,他人的評價,去完成屬于自己的那份美麗。這兩個方面,其實是一個互相沖突的狀態(tài),我們努力要做的就是在取舍得失中掌握好分寸。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是生命在進退兩難之間,在取舍得失之中沒有沖突,能做到既有入世的部分,又保有出世的空間,達到那份平衡。
《好了歌》出現(xiàn)在紅樓夢的第一回中,甄士隱丟了他的女兒,緊接著禍不單行,最后真的是被逼到走投無路了。一天,他拄著拐杖走到街上,突然見到一個“瘋癲落脫、麻履鶉衣”的破足道人走過來,叨念出《好了歌》?!逗昧烁琛分v權(quán)利、講財富、講愛情、講親情,同時也在講我們所向往的神仙般的幸??鞓返纳?。人生其實就是這樣,放在你面前的那些可能性,你不能全要,得到權(quán)利、得到財富,你就會失去陪伴家人的時間,你就會失去給自己心靈放假的機會。但是如果真讓你過上神仙般的生活,你可能也是不愿意的,因為你有欲望,欲望會驅(qū)使你向現(xiàn)實的世界、向物質(zhì)的世界靠攏。這也就是取舍得失之間的一些關(guān)系,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其實每天都在做選擇,最重要的是努力讓自己達到一種平衡的狀態(tài),知道自己真正需要和想要的是什么。
人只要有選擇,其實就有遺憾,人世間的美好幸福是不能兼得的,你有所取,就有所舍,你有所得,也就有所失。取舍得失其實是相對的概念。雖說人世間的美好幸福你不可能全部都擁有,但我們至少應該明確什么對自己是最重要的,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并在其中求得一個平衡。
《紅樓夢》中包含著豐富的人生哲學,這些哲學思想能讓我們解開人生的結(jié),做好人生的選擇,能讓我們更深刻去感受人生、去體會生命。
(作者簡介:何禾,中共黔南州委黨校,教師, 研究方向: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