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影視藝術進入音樂鑒賞課堂,能準確地表現音樂的體裁和音色,準確地表現音樂形象,讓聽覺和視覺藝術同時進行,使學生親身體會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意圖,從而幫助學生理解音樂作品所表現的內容。本文結合本人的實際教學對影視融入高中音樂鑒賞課堂做了簡單論述。
[關鍵詞]音樂鑒賞;影視;課堂教學;姊妹藝術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233(2017)21-0044-02
[收稿日期]2017-08-27
[作者簡介]成 曉(1988— ),男,江蘇贛榆人,江蘇省連云港市厲莊高級中學二級教師。(連云港 222121)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是抽象的藝術。高中音樂鑒賞課,是讓學生用心靈感悟音樂的課,隨著時代的進步、多媒體技術的進步,老一套機械式教學模式已很少使用,許多音樂教師開始尋找新的教學切入點,運用新興的多媒體技術手段,改變乏味的音樂課堂,填充缺乏生機的音樂鑒賞教材,幫助高中生將課本音樂消化。在這里,本人也開始嘗試注重音樂與其他藝術的聯系,特別是影視藝術。影視藝術自從誕生之后,逐漸變成了大眾藝術生活中比較重要的一個部分,并且還在不斷的發(fā)展進步中,所以音樂課堂運用影視更能吸引學生的眼球。影視藝術進入音樂鑒賞課堂,能準確地表現音樂的體裁和音色,準確地表現音樂形象,讓聽覺和視覺藝術同時進行,使學生親身體會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意圖,從而幫助學生理解音樂作品所表現的內容。本文是筆者的實際教學經驗,在這里進行簡單的闡述。
一、影視融入音樂鑒賞課堂使音樂作品直觀化
高中音樂鑒賞課就是“聽、賞”的課堂,以往在課堂上學生能做到的就是走馬觀花的“聽”,至于“賞”,就得靠老師的講解或圖片,去灌輸給學生,更不要提內心的體會了。如果在播放音樂的同時,能夠提供給學生相關的動態(tài)場景,二者結合,就會將音樂直觀化,使學生易于理解。
如,在音樂鑒賞課——音樂的喜劇美中,欣賞《這一仗打得真漂亮》時,我們可以用影視的形式觀看這一唱段即歌劇《洪湖赤衛(wèi)隊》第三場赤衛(wèi)隊員們的一個唱段:
這一仗打得真漂亮,個個像猛虎下山岡,黑夜摸進彭家墩,好比那神兵從天降!
東邊槍聲砰砰砰,西邊殺聲震山岡,逗得白匪團團轉,這里守來那里防。
哪曉得顧了腦袋丟了尾巴,槍支讓我們全摸光!
哈哈哈 哈哈 哈哈哈哈!
氣得敵人大喊大叫像鬼嚎!
這種影視融入的方法讓學生真正了解赤衛(wèi)隊如何智斗白匪,使其有種身臨其境的感受,切身體會這種具有說唱音樂風格的戲劇作品(輕松活潑、風趣)。如果用單純的音樂來讓學生去鑒賞,就顯得比較抽象,有時學生甚至聽不清歌詞,但在影視的表現下就變得直觀了,有歌詞提醒,有劇情、場景表達,這些都吸引著學生的目光,讓他們全身心地走進音樂的情景中去了解作品。我們學習的很多鑒賞作品都可以采取這種方式幫助學生理解音樂所表現的內容。
又如,在學習漢族民歌時,欣賞《川江船工號子》,我給學生播放的是視頻音樂欣賞,學生可以很直觀地看到船夫們集體協作拉纖的場景,自然也就很容易理解號子的特點:鏗鏘有力、一領眾和、指揮勞動等,不需要老師再去一一講解。在鑒賞《趕牲靈》,如果僅僅給學生聽,是沒有效果的,因為學生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趕牲靈。教師首先用幾幅圖片,讓學生感知趕牲靈就是趕著騾子或毛驢運輸貨物,再欣賞更直觀的視頻音樂,讓學生了解歌曲中女主人公對趕牲靈的哥哥的思念之情。
這種視聽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在聽音樂的時候有了聽的興趣和聽的目標。既讓學生在聽的進程中得到愉悅,又要他們在精神上得到升華,把對音樂的鑒賞由在表面上升到音樂作品的“內涵”。
二、影視融入音樂鑒賞課堂使學生真正成為享受者
高一音樂課就是以鑒賞為主的,課本就是音樂鑒賞,它涉及的范圍很廣,從聲樂到器樂、從本民族到少數民族、從本國度到其他國家、從古代到現代等內容,怎樣才能獲得鑒賞的最佳效果呢?真的是很難,我們每一位音樂老師都會為鑒賞課發(fā)愁,這也是高中音樂教學中經常會遇到的一個實際性的問題。每次上到復調音樂的時候,我都頭疼,因為有時候自己都很難聽完全曲,又怎樣引領學生去鑒賞呢!課堂上,學生有的發(fā)呆、有的講話,都在做著與上課無關的事情,這樣的課真的很沒有意思!為了激發(fā)學生情趣,我們就得想辦法,于是,我的課堂就融入了影視。
我把影視融入到我的鑒賞課堂,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成為一個音樂的享受者,得到真正的審美提升。例如,如在鑒賞《泰坦尼克號》主題曲《我心永恒》時,我會播放《泰坦尼克》的電影片段,讓學生親身感受歌曲的意境,把枯燥的音樂理論知識通過影視轉化為立體的、形象的、視聽結合的教學內容,推動著學生身心進入課堂。影片中正當周圍的人們紛紛尋求逃生之計時,故事的主人公露絲和杰克之間的愛情卻在危難時刻升華。面對她準備好的救生艇上的座位,露絲卻緊緊抓住杰克的手,心相融,不可分離。主題音樂《我心永恒》的主題旋律在英格蘭風笛聲中再度隱約響起,浪漫而充滿柔情,催人淚下。突然露絲縱身跳出救生艇,爬上甲板,向愛人狂奔而去,這時的音樂節(jié)奏突然加急,兩人擁抱在一起時的弦樂大合奏,充分表現出這對年輕人置生死于度外的崇高愛情,音樂的魅力在影視的視覺渲染下,讓我們感受著比天長地久??菔癄€的誓言更虔誠更真摯的生命承諾。
本節(jié)音樂鑒賞課堂上讓學生在以電影為背景的情境中去鑒賞樂曲《我心永恒》,隨著具有濃烈民族韻味的愛爾蘭錫哨和風笛的引領下,進入由平緩到激昂、再到纏綿悱惻、一直到最后的蕩氣回腸的那段悠揚婉轉而又凄美動人的音樂旋律,我們大家都在享受著這種凄美、感人的音樂。
三、影視融入音樂鑒賞課堂使音樂教學充滿生機
一節(jié)好的音樂鑒賞課必然是一節(jié)動態(tài)的、充滿生機的課堂,影視的運用則讓鑒賞課堂真正地靈動起來,煥發(fā)出生機。例如,在鑒賞民樂合奏《金蛇狂舞》時,我找來了端午節(jié)賽龍舟的影視資料,把原音消去,用《金蛇狂舞》的旋律作為背景音樂,同學們都會被這一場景吸引住,甚至會邊聽著音樂邊給選手們鼓勁,這時我引導學生隨著樂曲的節(jié)奏輕輕拍打著桌子或輕輕拍著手,我也會隨著學生的節(jié)拍哼起旋律,引領著學生走進音樂,達到情感體驗。讓學生用眼看,用耳聽,手舞,真正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親身體會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意圖,幫助學生輕松地理解作品的內涵,讓課堂充滿生機,真正地“動”起來。
又如,我們在學習第四單元“音樂與時代中華夏音樂之光”這一節(jié)課時,要鑒賞楚調《八音和鳴》,如果單純地讓學生去聽,估計這節(jié)課就會很枯燥、沉悶,學生也聽不出個所以然,所以課前我到網上下載了《八音和鳴》的影視素材,在課上播放,學生邊聽邊看,聽樂器的音色、看樂器的演奏,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共鳴,我再選擇幾種簡單的樂器(如木魚、撥、塤等),讓學生配合我的塤(主旋律)按照我事先給出的節(jié)奏型,拍打幾種打擊樂器,走出不一樣的樂器和鳴,讓課堂真正“活”起來。
四、影視融入音樂鑒賞課堂使課堂創(chuàng)作簡單化
我們學習的每首樂曲都有它獨自的音樂特點和情感表達,教師的講解和音頻資料的單純聽賞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們應該讓學生在聽過老師的講解和相關音頻資料后,自己運用自身條件(動口或手等)——即創(chuàng)作,親身去體驗音樂帶給我們的美感,提升自身的審美意識,但是真正要讓學生自主創(chuàng)作,其實是非常難的事情,所以老師要想辦法引領學生,這時我們就可以借助影視的力量來解決這些困難。
如,用影視形式鑒賞舞蹈音樂,請學生根據舞蹈的動作,用線條、圖形等方式記錄音樂的起伏;看舞蹈,即興創(chuàng)作簡單音樂旋律(哼唱旋律或演奏旋律)或說出可以用哪首歌曲為舞蹈伴奏;看圖片,為圖片配背景音樂。這樣我們的音樂鑒賞課堂更加輕松快活,創(chuàng)作簡單化了,學生也喜歡去摸索著前行,自然創(chuàng)作能力就會得到進一步的提高,他們想象力及學習音樂的興趣都得到了激發(fā)。
在音樂鑒賞課——音樂與影視中,鑒賞《辛德勒的名單》音樂選段時,我們可以選擇《辛德勒的名單》電影片段,特別是那段小提琴曲的主題音樂片段,讓學生在聽覺與視覺結合的體驗中,切身體會善終于戰(zhàn)勝了惡和辛德勒的善良以及上千猶太人終于得到生存權利、人性終于獲得尊嚴的一種充滿酸楚的欣慰,從而體會音樂與影視是如何緊密結合的。
音樂是一門特殊的藝術,它融思想性和藝術性為一體,音樂鑒賞課要以審美為核心,我們音樂教師要尋找蹊徑,讓課堂“動”起來、“活”起來。我們最應該想到的就是音樂的姊妹藝術——影視,要將影視資源運用到高中音樂鑒賞的課堂,充分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 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真正體會到音樂的真諦,讓我們的音樂鑒賞課堂綻放光彩。
[參 考 文 獻]
[1] 郁文武,謝家幸.音樂教育與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總社,1991.
[2] 張冠華,李詩原.音樂藝術鑒賞[M].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2.
[3] 金亞文.高中音樂新課程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 謝嘉幸,郁文武.音樂教育與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責任編輯:劉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