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范大學株洲附屬學校的史曜維雖然只是個小學生,但一開口,表現出的完全是超乎他這個年紀的沉穩(wěn)和成熟。滔滔不絕的話語里全是機器人的專業(yè)術語,對機器人的喜愛之情與玩轉機器人的那份自信,連旁人都被感染了。
5歲時,史曜維就成了小區(qū)旁邊樂高專賣店的會員,只要有時間,他就待在那里玩,用積木拼裝房子、汽車和飛船。后來,他被大孩子玩的樂高機器人所吸引,看著那些精致、科幻色彩十足的機器人,心里癢癢的,想去擺弄一番,于是期待自己快點長大,可以拼裝、編輯機器人。
進入小學后,他了解到學校有一個很厲害的機器人社團,便迫不及待地報名參加,但由于年紀小、知識儲備不足等原因被拒之門外。為了早日加入自己夢寐以求的機器人社團,他鉚足了勁學習文化知識,翻看機器人的入門讀物,并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他利用寒暑假參加實踐活動,用回收的廢品做一些小手工作品,如用礦泉水瓶做帆船等,還在電路實驗上狠下功夫。
終于,在三年級的時候,他等來了機器人社團的招新通告。不過,入社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談起加入機器人社團的經歷,史曜維侃侃而談,臉上流露出自豪的表情:“想要加入機器人社團可不簡單,先是班級考核,再是機器人社團的考核,最后在30多個人里只選十幾個人,我就是其中之一?!?/p>
然而,拼裝一個機器人,并不像拼樂高積木那般簡單。有時候輪子裝低了或者高了,光電器件裝寬了或者窄了,馬達、導輪等也常出現各種各樣的小問題。而光電的敏感度又直接關系到機器人壓不壓線的問題。
不僅如此,用遙控器控制機器人和編輯機器人的基本程序,對史曜維來說,更是大大的挑戰(zhàn)。他從一個簡單的“鳴笛”程序學起,一段段地編程,讓機器人學會執(zhí)行簡單的指令:前進、后退、左拐、右拐……
要想拼裝和指揮一個機器人,必須經歷幾十甚至上百次的調整,才能獲得成功。史曜維通過不斷學習與實踐,真正認識了機器人,懂得了機器人的誕生不光是技術活,更是經驗活。
不滿足于在機器人社團中的學習,史曜維跌跌撞撞地走上了機器人的進階之路。從四年級開始,他就頻繁參加各種機器人競賽。
2015年4月,史曜維參加了人生中第一次機器人比賽——株洲市第二屆青少年機器人競賽。這一次比賽給他的印象是“人很多,地圖很復雜,跟平時在機器人社團進行的練習不太一樣”。也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這次比賽他拿了三等獎。
接下來是競爭更加激烈的湖南省青少年機器人競賽,然而這次幸運女神沒有眷顧他。隨著測試的難度增加,知識儲備不足、缺乏經驗的他沒有解決難題,只能遺憾敗北。
省賽的失利并沒有帶給史曜維很大的失落,相反成了他日后更加努力學習的動力。每次完成機器人社團的基本任務后,勤奮的他便利用放學后到晚自習開始前的一個多小時一次又一次不厭其煩地調試程序。
史曜維在編程上以仔細著稱,每次都是先檢查一遍再測試:“機器人做循跡運動,最怕的就是光電沒測準,所以我每次至少會測試兩遍?!睖y試的次數多了,錯誤率就會降低,在賽場上發(fā)揮也比較穩(wěn)定,所以他是小組中的“穩(wěn)定型選手”。不僅自己表現穩(wěn)定,每次做完任務后,他還會幫同組的成員檢查一遍。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2016年國際奧林匹克智能機器人競賽中國區(qū)選拔賽中,史曜維終于捧回了沉甸甸的銀獎。
除了愛玩機器人,史曜維還有許多其他的興趣愛好??梢哉f,他是一個“文武”全才!
他喜歡數學,還報了奧數班。做作業(yè)的時候,如果一道題有兩種解法,他都會寫下來,再比較哪種方法更好,儼然一個小小的“學霸”。因為嫌棄自己的字寫得難看,他主動報了書法班,從隸書學起,描摹各種筆鋒的走向,堅持不懈地寫。一段時間后,他的書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他驕傲地說:“我現在寫的字是全班第二好看的呢。”另外,他還是學?;@球興趣班的成員,因為打籃球可以長高。
在暢聊上面的那些興趣愛好時,史曜維一直保持著特別清晰的思路,表現得如同“小大人”一般。
年幼的他,甚至能客觀而誠懇地列舉出自己的優(yōu)缺點:“我的優(yōu)點是細心,使用機器人的時候都特別小心,怕把它摔著。缺點是有時比較急躁,遇到了難題可能會不夠冷靜?!?/p>
史曜維這種“小大人”性格的形成,得益于爸爸媽媽開明的教育方式。所有的興趣班都是自己選的,爸爸媽媽從來不干預;對于自己的另一個愛好——“玩游戲”,爸爸媽媽也不太管。“因為我都是做完作業(yè)后玩?!笔逢拙S有著同齡人少有的自覺和自律,能嚴格地控制玩游戲的時間。
另外,爸爸媽媽在假期還會不定時地組織家庭旅游,小小年紀的史曜維已經去過了海南、山東、遼寧等省份。爸爸媽媽還會帶他去參觀各種博物館,讓他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培養(yǎng)更廣泛的興趣愛好。
關于未來,史曜維有很多夢想:編輯機器人的投籃程序,拿到機器人大賽金獎,去更多好玩的地方,練好楷書……愿他早日實現夢想,成為全能人才,與機器人碰撞出更多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