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紅
【摘 要】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是新課標的必然要求,也是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學生的需求。隨著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有效開展,學生的視野變得更為開闊了,學生獲取信息的來源渠道得到了有效拓展,學生受到的素質教育也變得更為全面了。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外閱讀 有效開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3.160
閱讀是人們進行信息搜集處理、世界認知、思維發(fā)展的重要途徑,也是人們進行語文學習的重要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的開展會帶來大量新的知識,為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帶來新的挑戰(zhàn),使學生會漸漸獲得沖破時空局限性的能力,從而學生能夠看到過去、看清現在、展望未來,進而學生可以更為清晰的感受到這個時代的律動,這樣學生才能對世界進行正確的認識。接下來,我們就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有效開展的問題進行探討。
一、課外閱讀興趣的激發(fā)
“興趣”雖然是一個較為抽象的概念,但是卻屬于教學的關鍵因素,故需要引起教師足夠的注意。若小學語文教師能夠激發(fā)出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那么學生的課外閱讀就會獲得內驅力的有效驅動,從而學生才會開始喜歡閱讀、擅長閱讀、享受閱讀,進而閱讀就會成為學生的一種快樂、一種需要,此時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有效開展才能得以實現。也就是說,學生只有對課外閱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會漸漸忘掉閱讀是為了進行學習,才會慢慢地去進行最為純粹的閱讀,才會逐漸在閱讀中獲得美的享受,從而小學語文課外閱讀中學生才會表現得更加的積極投入,進而課外閱讀才會在“興趣”的促進下成為學生的一種生活方式。
二、課外閱讀氛圍的營造
閱讀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而要想讓學生養(yǎng)成這種習慣,一方面要有一個喜歡閱讀的家庭;另一方面,還要有一個喜歡閱讀的角色,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將對閱讀的喜歡刻到骨子里去。從某種層面上來講,閱讀的開始和持續(xù)本就該是一種無意識的個體行為,教師在其中所做的只能是有限的引導,而課外閱讀氛圍的作用反倒是顯得十分重要,如果能讓學生處于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之中,那么學生的知識獲取、能力培養(yǎng)和品德熏陶效果將會更為突出,特別是一些原本對閱讀不太感興趣的學生亦會受到較為積極的影響。正因如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對課外閱讀的氛圍進行重點營造,以求使課外閱讀得以有效開展,為學生后續(xù)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一)課外閱讀環(huán)境的創(chuàng)造
若我們要想營造出適合進行課外閱讀的氛圍,就必須創(chuàng)造出一個適宜于閱讀的環(huán)境,如班級圖書角的設立、學校閱覽室的建立、家庭閱讀條件的優(yōu)化等。具體而言,只要是進行閱讀的地方,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家里,基本環(huán)境均要求做到“干凈整齊、通風良好、采光適宜”,墻壁的四周可以懸掛一些關于讀書的名言警句,閱讀過程中可以聽一點輕松的音樂或保持安靜。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教師還要為學生預留一點展示的空間,以便學生能夠將課外閱讀的成果展示出來,使學生的閱讀興趣得以更為有效地培養(yǎng)。例如,教師可以對早讀和課堂時間進行更好地利用,使用大約三分鐘的時間,讓學生把課外閱讀的成功展示出來,使大家通過分享來獲取更好地閱讀體驗,從而有助于學生閱讀興趣的有效增強,進而使大家的閱讀興趣獲得有效調動,這樣課外閱讀的有效開展才能得以保證。
(二)課外閱讀榜樣的樹立
若我們要想營造出適合進行課外閱讀的氛圍,就必須樹立起一個閱讀的榜樣,用榜樣的力量來促使大家進行課外閱讀。具體而言,一是讓教師先積極地去進行課外閱讀,轉而影響學生也開始積極的進行課外閱讀,使教師做好自身榜樣的樹立;二是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課外閱讀中來,然后參與較為積極的學生來起帶動作用,令不積極的學生開始逐漸變得積極起來,使學生做好相互間榜樣的樹立;三是讓課外閱讀進行得較好的學生得以重點突出,令他們成為其他學生效仿的對象,使這部分學生做好突出榜樣;四是讓家長也用一些閑暇時間來進行閱讀,以便令學生得到良好的課外閱讀帶動,使家長樹立好的榜樣。這樣一來,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氛圍才會變得活躍起來,而學生才會更好地獲得榜樣的引導、啟發(fā)和影響,從而使課外閱讀有效開展成為現實。
三、課外閱讀內容的推薦
閱讀本來就是十分靈活的,小學生在抱緊課本的同時,還應當去看一看課本之外的書,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課外閱讀。也就是說,雖然小學語文課外閱讀只要讀課本之外的書即可,但是為了讓課外閱讀的效果達到最佳,教師還是需要對學生的年齡、知識水平、閱讀能力、書本的具體內容等多方面的情況進行綜合考慮,最終才可以為學生推薦出最為適宜的課外閱讀內容。需要我們注意的是,在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中,就學生的課外閱讀問題有專門的閱讀推薦書目,其中羅列了幾乎所有經典名著的縮略本,涵蓋了絕大多數的經典兒童作品,推薦了大量學生擴充知識的科普讀物等等。就實際情況而言,學生在正常情況下就能夠輕松完成推薦書目的閱讀,而若要向通過課外閱讀獲得更好地進步,或要想讓課外閱讀得以更為有效地開展,那么還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綜合考量,從而按學生的實際需求來推薦更多的作品給學生閱讀。
例如,如果學生要想進一步強化科學知識,那么就可以閱讀《十萬個為什么》;如果學生要想進一步了解魯迅的相關作品,那么就可以將《魯迅作品全集》進行選擇性的閱讀;如果學生想要放飛想象,那么《安徒生童話》和《格林童話》就是不錯的選擇……
四、課外閱讀方法的指導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課外閱讀亦是如此。在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向學生傳授相關的閱讀方法,以便使學生真正做到有效且高效的閱讀,這樣才能為課外閱讀的有效開展提供保障。一般而言,“泛讀”和“精讀”是兩種最為基本的閱讀方法,也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閱讀方法,從而在后續(xù)的課外閱讀中學生才能做到讀寫結合,進而達到課外閱讀的最高目標——“學以致用”。此時,學生才算具備了一定的課外閱讀能力,而課外閱讀也才算是得到了真正的有效開展。
課外閱讀是閱讀教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語文教學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為此,對于小學語文教師而言,要切實做好課外閱讀的教學引導,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從而確保課外閱讀的有效開展。唯有如此,學生才會在書的海洋中沉浸,學生才會讓心靈揚帆遠航,學生才會在終身閱讀的道路上越走越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