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萍
【摘要】語言是傳播文化的媒介,如果要掌握好一門語言,第一步就要熟悉語言所傳承的文化。在進行高中英語學習的時候,學生需要重視英語文化的掌握,這樣能夠提高語言學習的效率,讓語言的學習真正有意義。
【關(guān)鍵詞】文化 高中英語教學 語言
一、語言教學和文化的聯(lián)系
語言學習的意義在于便于交流與溝通,而人與人用不同的語言進行交流,本質(zhì)上還是文化的碰撞。文化與語言是分不開的,文化通過語言來進行傳遞與碰撞,語言是人與文化進行交流的渠道,不過語言屬于文化內(nèi)在的一部分,語言將會永遠和文化聯(lián)系起來。英語在這方面也不例外,英語和英語文化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所以在掌握英語的過程中,應(yīng)該對英語文化有所了解。我國大部分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都將英語的語法知識以及考試技巧當做關(guān)鍵,卻忽略了英語文化的重要性,如今教材在進行改革,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素質(zhì)教育,把文化滲透當做教學的關(guān)鍵。通過文化的學習來了解語言的作用,這么做可以很有效的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交流與溝通。
二、文化滲透的核心
外語教學中的文化滲透的起源,需要追溯到二戰(zhàn)時期,西方的許多國家開始重視語言文化的學習與傳播,要求學生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對于語言所屬國家的歷史與制度等都要有所涉獵,不僅如此,西方國家還要求學生學習外國的交際、家庭生活和價值體系等等,這對于語言的學習很有幫助。
我國則不同,學生對于語言的學習并不重視語言所屬國家的文化,一般都是在大學時學習語言的文化,在中學時只學習和考試有關(guān)的知識點,所有已有相當多學習了多年英語的學生,卻沒有辦法和外國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教材改革之后我國的高中英語教學開始重視文化的學習,尤其體現(xiàn)在打招呼、介紹等方面的內(nèi)容。這與我們傳統(tǒng)的習慣有著不小的差別。
以打招呼來舉例,在我國通常用職務(wù)以及親屬之間的關(guān)系來打招呼,例如說王局,張?zhí)?,趙阿姨等,顯示出親切或者尊重。不過在英語國家中,打招呼的時候通常只用到Mr,Mrs,Miss等,少數(shù)的用到Dr之類的,沒有太多的職務(wù)或者親屬方面的稱謂,如果直接稱呼對方名字的話表示兩人關(guān)系非常的好。在我國,年青人和長者或者下屬和領(lǐng)導之間就不合適直接叫對方的名字,因為這樣會顯得非常不禮貌,這是由于我國的文化與外國不同。
在我國,兩個認識的人在路上遇見了通常會停下來寒暄幾句,問候一下對方的近況,這屬于社交的禮節(jié),就算兩人并不熟悉也會如此,表達關(guān)心之情。不過在英語國家如果兩人并不熟悉的話只需要簡單的打聲招呼就可以,除非兩人非常親密才會停下來聊天,外國人認為問得太多屬于侵犯隱私的一種行為。分別的時候,中國人通常會說幾句客套話以示挽留,不過在英語國家人們不會過多的挽留要走的朋友或者客人。這是文化上的區(qū)別。
此外,我國與英語國家在年齡上的認知也不相同,在中國人的觀念里問候一個人的年齡代表著關(guān)心,不同年齡層次的人有著不同的話題。尤其是碰到年長的人就要對詞語進行斟酌。不過在英語國家卻非常的忌諱打探別人年齡的舉動,除非詢問小孩的年齡,如果隨便的打聽別人的年齡是極為不尊重他人的表現(xiàn)。這也是由于不同的習俗造就的不同的觀念。
在英語國家,對于客人的介紹要分為正式場合和非正式場合,非正式場合通常指的是在家中或朋友之間的聚會,這個時候就只需要簡單的介紹來賓就可以,像“Joan, Id like you to meet my family.This is my father”。而在正式場合比如說大型會議等,介紹嘉賓就應(yīng)該用一些正式的詞匯,如“It is with great pleasure that I introduce to you Professor Wang, president of Beijing Universit”。
在餐飲習俗方面,中國人為了展示出自己的好客通常喜歡給客人夾菜或者勸酒,盡管表現(xiàn)了自己的熱情,可是有的時候會鬧出一些誤會。但英語國家在用餐時習慣卻不一樣,這也是文化不同的一種體現(xiàn)。
兩種文化進行溝通時,需要留意到各式各樣的細節(jié),例如說對英語國家的人來講,隱私非常的重要,不應(yīng)該隨便探詢的年齡、收入、婚姻狀況等,中國人則認為詢問這些是表達關(guān)心的一種方式,體現(xiàn)兩人的關(guān)系非常要好,不過英語國家對此非常的不喜歡。
三、高中英語教學怎樣有效的進行文化滲透
在高中英語教學里,文化滲透的關(guān)鍵還是要幫助學生熟悉英語國家的文化,而且要與中國文化實施比對,發(fā)現(xiàn)二者的不同。不應(yīng)該用中國傳統(tǒng)思維思考外國事物。要全面的對中西方文化進行分析,全面深入地進行思考。比如說在表達上,中國人相對而言比較喜歡婉轉(zhuǎn)的表達自己的思想,而英語國家就沒有這方面的考量;在文化方面,中國與英語國家所重視的東西并不相同,如果缺乏足夠的了解就會產(chǎn)生誤會。兩種文化如果想要進行溝通與碰撞就有必要解決好語言上的障礙。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進行文化滲透,其意義就是讓學生可以有效地與英語國家的人進行溝通與交流,這點非常重要。
參考文獻:
[1]趙文靜.淺談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滲透策略[J].教育界, 2012(28).
[2]葛嬌.淺談高中英語教學中文化滲透策略[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6(4):00002-00002.
[3]張淑萍.淺談高中英語教學中文化滲透的作用[J].中學英語之友旬刊,2010(10).
[4]李新娜.試論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滲透[J].速讀旬刊,201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