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鐘月
【摘要】同性戀是一種對同一性別的成員有強烈的心理和情感依戀,并發(fā)展到同性之間的性行為。在數(shù)千年的人類歷史中,同性戀現(xiàn)象都是一種不能忽視的與法律以及文化有著密切聯(lián)系的社會表現(xiàn)。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人們的價值觀念日趨多元化,同性戀的出現(xiàn)得到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其實,同性戀人群屬于弱勢群體的一部分,受到了很多歧視與不公平的待遇。為同性戀人群立法,即是從法律層面上關注弱勢群體,使他們同普通人一樣,享有平等的權利,例如:人格不受歧視權;個人隱私權;婚姻合法權等等。
【關鍵詞】同性伴侶 同性婚姻 同性戀人群 同性婚姻合法化
一直以來,同性婚姻合法化都是備受關注的話題。同性戀問題的出現(xiàn)使我們發(fā)現(xiàn),無論任何人持有的態(tài)度有多么不同,也無法改變這一趨勢的出現(xiàn)。我們不只一次聽到過同性戀者因抵御不住外界壓力而選擇自殺的新聞,難道法律真的不能保障同性戀人群同普通人群享有平等的權利嗎?
一、當代社會的態(tài)度與實踐
“同性伴侶”是指兩人是“雷同”夫妻關系,而“同性婚姻”指的是雙方關系等同于“完全”的夫妻關系。每當提及同性婚姻,大家都會立馬反對,其實,我們是不是把同性婚姻太“妖魔化”了呢?如果說,在立法上保障同性婚姻需要很長時間,那是否也應該先保障同性伴侶間的“醫(yī)療同意權”、“家屬權”、“扶養(yǎng)權”以及“以遺囑指定將遺產(chǎn)遺贈給同性伴侶的財產(chǎn)權益”等等呢?
在中國,婚姻是男女兩性結合而成為社會制度所確認的夫妻關系,這種結合也是我們所說的互為配偶的關系。那為什么婚姻權對同性戀者而言顯得更加被重視?從法律上分析,婚姻是許多利益的源泉,包括繼承權、移民權、監(jiān)護權以及保險的資格。當然,上述的醫(yī)療同意權、家屬權、扶養(yǎng)權等也都是需要以特殊的家庭關系,即婚姻關系作為基礎。所以同性戀人群的權益保障以婚姻權為基礎。
同性戀不是一種疾病,也無關道德問題,它只是一種特殊的情感。既然同性戀問題已經(jīng)不可避免地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我們何不以一種積極的、正常的態(tài)度去看待他們呢?美國聯(lián)邦法院有一句名言:“雖然法律難以改變?nèi)藗兊钠?,但是法律不可以為偏見而服務?!敝挥蟹汕袑嵉乇U狭送詰偃巳旱暮戏嗬?,使同性婚姻合法化,他們才有機會過正常的生活,而不是害人害己的“形婚”,同時也可以使我們遠離偏見……
2016年10月24日,臺灣多名“立法委員”舉行記者會,宣布有關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民法修正案》已經(jīng)獲得38位跨黨派“立委”簽署,順利將法案送出。該修正案將《民法》中的“婚姻應由男女當事人自行決定”之“男女”改為“雙方”,以及將同志納入婚姻權益保障范圍。于此同時,該修正案還規(guī)定在伴侶發(fā)生緊急事故時,家屬如果不在身邊,同志伴侶有權簽署手術同意書等。其實,臺灣不是突然做此改變,早在之前,為了推廣友善同性戀環(huán)境,突破保守農(nóng)業(yè)城市,臺灣已有十一個縣市開放同性戀伴侶登記政策,由北至南,其中包括:臺北市、新北市、宜蘭市、桃園市、新竹縣、臺中市、彰化縣、嘉義市、臺南市、高雄市。臺灣所做的這些改變,就是想要幫助同志找到認同感。
在人類性文化歷史中,同性戀現(xiàn)象是普遍存在的具有悠久歷史的一種行為模式,并非是偶然出現(xiàn)的。在西方國家中不乏有承認同性戀婚姻合法的地區(qū),一些國家甚至已通過了準許同性戀“夫婦”領養(yǎng)子女的規(guī)定。綜合最新的臺媒消息,2017年5月24日,針對同性婚姻保障議題,臺灣“大法官”作出釋字第748號解釋,明確宣示現(xiàn)行“民法”未保障同志婚姻,與臺灣地區(qū)“憲制性”規(guī)定第22條保障人民婚姻自由及第7條保障人民平等權之意旨有違,因此要求相關機關要在2年內(nèi)完成相關法律的修正或制定,保障同婚權利。換言之,等于宣告臺灣成為亞洲第一個以法律保障同性婚姻的地區(qū)。如果在2年內(nèi),立法院沒有進行修法的話,那么同性婚姻就正式合法了。最后的截止時間是在2019年5月24日,幸運的話,很多同性伴侶在這一天就可以正式領證了。法院說道:“一旦同性婚姻正式合法的話,會讓整個社會發(fā)展的更加穩(wěn)定?!?/p>
這說明臺灣的同性戀者將要很快獲得合法地位,但是我們要知道這僅僅是在臺灣地區(qū)。而且,這項決定引起了民眾極大的關注與爭議,有人贊成,自然有人持反對意見。我們無法確定臺灣地區(qū)能否如愿順利立法,同時也無法確定我國的大陸地區(qū)能否也如此為同性戀人群立法。同性戀立法之路道阻且長,任重而道遠……
二、立法的必要性
在強調(diào)如何立法之前,先談一談為何要立法。從社會學層面上來說,首先,同性性行為在目前的狀態(tài)下較為混亂,容易感染各種疾??;其次,在主流文化下,同性戀者多有道德罪惡感,心理壓力大,容易出現(xiàn)一些失控行為,如自殺、自傷或傷人等;最后,有的同性戀者為了得到社會的認可,“形婚”的出現(xiàn)更是帶來了他人的不幸……從法理層面上來看,之所以為同性戀者立法,源于“平等”二字。我國憲法規(guī)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以針對社會上同性戀人群受到歧視,受到侵害卻無處解決的問題,政府應當賦予同性戀人群與普通人相同權利。同性婚姻沒有侵犯他人合法權益,也沒有擾亂公共秩序,那么同性戀人群就應享有這個權利。
從權利的角度來說,婚姻權利是基本的人權,每個人都享有追求幸福的權利,都擁有平等的自由的選擇生活的權利。無論是否是同性戀,法律都不能忽視其作為人所應當享有的基本權利,否則便是違背了憲法所規(guī)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同性戀者大多處于“地下”狀態(tài),他們不敢讓他人知道自己的性取向,他們也不敢告訴別人自己真實的想法,當他們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時,他們也不敢反抗。即使他們在有些地方受到罪犯襲擊、被人敲詐勒索,甚至被其他同性戀者強奸,他們都不敢運用法律的武器來保障自己的權益。所以為同性戀人群立法可以真正地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真正做到人人平等,而不只是說說而已。
從義務的角度來說,立法不但可以保障同性戀人群的權益,也可以約束同性戀人群的行為,以及規(guī)范他們的正常生活,像異性戀人群負有責任感,使同性戀群體從無序走向有序。不正當?shù)耐詰訇P系會給社會帶來危害,部分同性戀人群的性行為較為混亂,容易感染性傳播疾病,這對社會來說是潛在的巨大危險。除此以外,同性戀人群常常遭受他人的非議,心理壓力大,在情緒失控下容易做出過激行為,危及公眾的安全。而且,還有的同性戀者出于報復社會的心理在公共場所公然進行同性戀行為,這嚴重敗壞了社會的良好風氣。所以為同性戀人群立法可以明確他們所應承擔的義務,如:同性關系必須合法合理、同性行為需注意的事項等等。endprint
從責任的角度來說,同性戀人群給其家屬帶來了很大的精神壓力,無法面對外界的異樣眼光,這當然不利于家庭關系的和諧。還有一些同性戀者為了能為社會所接受,采用“交叉婚姻”的方式,但實踐證明,這種婚姻往往更為不幸?!靶位椤焙θ瞬粶\,不僅對同性戀人群來說是一種折磨,對其伴侶來說更是一種痛苦。所以說,為同性戀人群立法不僅是為了保障他們的權益,更是為了規(guī)范他們的生活,使他們盡到自己應盡的責任,照顧好親人與朋友,維護社會的安定。
正是因為上述原因,我們更應對同性戀者的合法行為與違法行為有所界定,以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使他們有權得到社會上的公平待遇和觀念上的平等尊重,來實現(xiàn)法律的規(guī)范與保障功能;同時也為他們設定義務,保障與維護社會的和諧與安定。
三、其他國家立法例
同性戀是一種人權,人生來平等,人的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是不能被剝奪的。婚姻的形式從來就不是一成不變,而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不斷變遷的。所以同性戀婚姻既不違反法律的規(guī)定,也不違背社會的發(fā)展。我們不必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同性戀人群,他們不是人類的異化,他們和我們都一樣。
在這方面,我們應借鑒其他國家的立法例,制訂符合我國國情,保障同性戀人群權益的一部法律。
(一)英美法系
在美國現(xiàn)行司法體制下,家屬或親屬法中的婚姻法屬于私法領域而由各州自行制定。在州的成文法方面,佛蒙特州是全美允許同性戀伴侶享有結婚權利的州,根據(jù)該州法規(guī)定,同性戀者在州法下享有婚姻地位合法保障。
在英國同性戀法律的變遷過程中,由以前刑罰介入同性戀問題發(fā)展到同性戀“除罪化”,即刑罰不再介入屬于道德領域的同性戀問題,這實屬不易。英國《民事伴侶法》于2005年生效,承認同性戀者的結合,但在立法中選擇了“民事伴侶”這一稱謂,而非“婚姻”。根據(jù)該法,在英國確立民事伴侶關系的雙方平等享有異性夫妻在財產(chǎn)、繼承、移民以及賦稅等方面的民事權利。
除英、美外,加拿大參議院于2005年也通過了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議案,允許所有同性伴侶可以申請結婚,與普通男女無異。
(二)大陸法系
丹麥是世界上第一個對同性戀者的結婚權進行保護的國家。1989年《家庭伴侶法》在丹麥國會全票通過,同居伴侶依據(jù)該法可進行登記。1997年荷蘭將同性戀者之間的關系規(guī)定為同居伙伴關系。2001年《開放婚姻法》使荷蘭的同性戀者完全享有與異性戀者相同的所有權益和法律地位。隨后,比利時、西班牙、芬蘭、德國、法國等等許多國家都通過了類似的法律,給予同性戀者不同程度的法律保護。
全球同性婚姻立法的浪潮不僅在整個歐洲蔓延,也影響到了北美、拉丁美洲、非洲和亞洲,使整個世界都開始了對同性戀權利的探討和保護??梢?,同性戀問題的保護運動發(fā)展迅猛,勢不可擋
四、同性戀立法之展望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我國已于1997年把流氓罪從《刑法》中刪除,同時,同性戀者之間的性行為也不再受到國家刑罰的制裁,從此,同性性行為在我國實現(xiàn)了非罪化。2001年第三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將“同性戀”從精神疾病名單中剔除,這標志著同性戀在我國的非病理化。這都為我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立法奠定了堅實的前提和基礎,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我國的立法模式需要根據(jù)具體的國情,實事求是進行選擇。就目前來講,我們無法忽視我國的法律并沒有針對有關性傾向方面的任何規(guī)定。因為對我國立法的主客觀條件的分析包括:①存在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②能夠?qū)υ撋鐣栴}作出法律價值判斷;③法律能調(diào)整該社會問題并且具有法律介入的需要;④社會條件允許實施該法律。據(jù)此,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同性戀在我國立法的條件還不充分,立法時機還不完全成熟。所以,在我國立法模式的選擇上應該循序漸進,分階段進行,按照不同現(xiàn)狀選擇不同的步驟。第一階段,即在人民還無法完全接受同性婚姻的時期,可先借鑒其他國家的登記伴侶立法模式,制定適合我國國情的《同性伴侶法》,作為同性婚姻合法化進程的過渡階段;等到第二階段,也就是時機成熟時,充分實現(xiàn)同性婚姻合法化,將同性婚姻納入婚姻法的制度內(nèi)。
對于將同性婚姻納入婚姻法制度內(nèi),李銀河教授提出了兩種方案,一種是設立單獨的同性婚姻法,一種是在現(xiàn)行的婚姻法中略作改動,將”夫妻”改為”配偶”。我個人認為第二種更為合適,同性婚姻與異性婚姻應該受到平等對待。相比于制訂一個新的單行婚姻法,對現(xiàn)有婚姻法進行補充與修改是更為不錯的選擇,這可以有效地節(jié)省人力、物力、還有時間。至于對婚姻法的修改,可以是添加一個規(guī)定同性婚姻的章節(jié),在該章節(jié)中不僅確定同性婚姻的合法,更要明確同性戀人群的權利與義務。
首先在權利方面,我們應給予同性戀人群不受歧視、享有個人隱私以及婚姻合法的權利。不受歧視,就是指他們可以公平就業(yè),公平參加社會活動,禁止任何單位以同性戀為名開除或歧視、侮辱同性戀人群。享有個人隱私,也就是隱私權的保護問題。任何單位、組織、個人,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外不得泄露同性戀人群的姓名、住所、工作單位以及聯(lián)系方式等。至于婚姻合法的權利,是指對于想要擁有正?;橐龅耐詰偃巳?,我們給予承認,使他們不再顧忌,使他們承擔起應有的責任與義務,對伴侶負責,對家庭負責。
而在義務方面,立法應明確規(guī)定什么是合法行為,什么是違法行為,二者有明確的界定;禁止在公共場所進行同性戀行為;禁止同性戀從事賣淫活動等等。對于同性婚姻應該有著更為細致的規(guī)定,在締結婚姻關系方面,雖與常人無異,但在解除婚姻關系方面,對同性婚姻則應設立限制,如二人不能隨意解除,除非一方死亡,否則應先提出申請,等待審核批準。通過嚴格限制解除婚姻程序,可以使人們考慮清楚是否要與同性確定婚姻關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