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君
一、 激發(fā)興趣,使學生要讀
1. 搜集讀書名言。古今中外,有許多名人說了眾多關于讀書的名言,教師讓學生問家長,或查找資料,搜集關于讀書的名言,進行交流。學生們搜集的讀書名言很多,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再說說這些名人名言的大概意思,引導學生,讓他們對讀書先有一個感性的認識。
2. 營造家庭閱讀氛圍。學生的課外閱讀大部分是在家里進行。因此,要與家長多溝通,讓家長提高認識水平。平時,由家長帶著孩子到書店逛逛,看一看。要求家長自己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多讀書,做孩子的表率。家長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品讀、討論,一起分享其中的喜悅。同時,我還制作“親子閱讀卡”,每月發(fā)放一張,讓家長及學生認真填寫,及時反饋。從二年級開始到現(xiàn)在,我們的家長已經習慣帶著孩子讀書做筆記,并填寫“親子讀書卡”。當孩子發(fā)現(xiàn)爸爸、媽媽跟他們一起讀書、做筆記,還共同填寫讀書卡,他們的讀書積極性更高了。
3. 課內美文與課外名著相結合。蘇教版小語教材選用了大量文質兼美的名家名篇。在教學課文時,我經常會介紹一些與課文相關的知識,并適時地賣賣關子,讓學生自己去找、去看、去了解更多內容。比如,學習了《有趣的發(fā)現(xiàn)》一文之后,我就給同學們介紹了許多關于達爾文和動物之間的軼聞趣事,還向學生推薦圖文版的《昆蟲記》;學習《海底世界》一文,可以讓學生說說他們所知道的海底,向學生推薦法國著名科幻作家凡爾納寫的科幻小說《海底兩萬里》,讓學生對海洋有更深入的了解……這樣,把課內知識和課外知識有機結合,學生的閱讀興趣就被激發(fā)出來。
4. 樹立典型。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班有部分特別愛讀書的學生,因為他們愛讀書,所以知識就比其他學生豐富。當我問到一些課外知識時,他們總是非常積極,甚至對答如流,對于這些學生的表現(xiàn),我會大加贊揚,樹立典型,鼓勵其他學生像他們一樣愛讀書,了解更多的課外知識。作為教師本身,我平時也在多看書、多積累。常和學生交流學習所得,向學生介紹我正在讀的書,把自己的讀書體會與學生們分享。這樣,在一個又一個榜樣的激勵下,想讀書、愛讀書的學生越來越多。
二、 選好讀物,讓學生多讀
現(xiàn)在,市面上的圖書林林總總,教師必須做好引導。不但要讓他們好讀書,還要讀好書,幫助同學們選擇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和適合他們年齡、認知水平的書籍。
學生在一、二年級的時候,我引導他們讀一些童謠、兒歌、童話故事、成語故事,瑯瑯上口的《三字經》《千字文》?,F(xiàn)在進入三年級,學生們的識字量增大了,理解能力增強了,我就引導學生讀一些著名的、內容稍長的童話,描寫同齡孩子學習、生活的書,兒童報刊,一些名著的少兒版,淺顯的科普讀物。再補充經典讀物《弟子規(guī)》《增廣賢文》。到了四、五、六年級,再引導同學閱讀一些名著、名人傳記、百科類、科普類的書籍,并逐漸增加經典誦讀篇目《老子》《莊子》《論語》等。因為我知道,不能讓學生只讀一類書,只有廣泛地汲取,才能厚積而薄發(fā)。所以,只要是思想內容健康、有教育性,對學生能產生良好影響的書籍,學生都可以閱讀。
三、 指導方法,使學生會讀
要想讓學生取得良好的課外閱讀效果,必須掌握科學的讀書方法。平時,教師要結合課外學習現(xiàn)狀,逐步引導學生從朗讀到默讀、再到復述。把課內學到的閱讀方法在課外閱讀中加以實踐應用。對于不同的文章或書籍,可略讀,也可詳讀。在課外閱讀中,讓學生進行略讀,對于妙詞佳句、精彩片段,要詳讀,并隨時圈點、勾畫、批注,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定期向學生推薦一些好的文章,讓學生進行詳讀,從詳讀中受到熏陶,使學生在讀書中成長。
古詩詞是我國古人留下來的瑰寶,其語言簡練,講究對仗、押韻。但對學生而言,他們又顯得有些深奧難懂。大部分學生都會覺得有些枯燥乏味。但有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六到十三歲是兒童記憶力最佳的時期,此時若充分把握良機,讓學生去瀏覽人類文明中那些經典、精華的文學內容,豐厚其文化積淀,必將對其一生產生深遠影響。讓學生從小誦讀古詩詞,不僅有利于發(fā)展語言,提高智力,而且能陶冶情操,培養(yǎng)文學鑒賞力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因此,要讓學生多誦讀古詩詞,多種感官并用,邊念邊記,哪怕學生是不求甚解。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積累的增多,語感會不斷得以積淀,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就會自然形成,就能領會詩句的奧妙。
我還鼓勵學生做讀書筆記,并教給方法:1. 符號筆記;2. 批注筆記;3. 摘抄筆記;4. 提綱式筆記;5. 摘要式筆記;6. 讀書心得等。學生可以摘抄一些好詞好句,可以寫寫讀后感,可以接著所讀的這個故事進行續(xù)寫……并讓學生互相之間交流,取長補短。
四、 開展活動,寓學生善讀
1. 分小組進行讀書交流會。在大量的課外閱讀中,同學們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界,他們也非常想把自己的讀書感受說出來。為了讓學生有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我把全班分成五大組,讓平時愛讀書、會讀書的學生擔任每一小組的組織者,每月舉行一次讀書交流會。讓組員之間互相交流,在近期都看了些什么書,把書中的精彩之處與大家共享。還可以把自己喜歡的書推薦給同學,并讓組長做簡要的記錄,表現(xiàn)突出者,我會給予表揚。
2. 確定主題制作手抄報。每學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兩次制作手抄報的比賽,有我確定主題。比如“多彩的節(jié)日”“科技報”“讀書報”“緬懷革命先烈”……讓學生自己去查找、篩選內容,自己去設計版面、編輯、抄寫。這樣,既增強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查找中又豐富了學生的知識,提升了學生選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再把手抄報在班級里進行展示,讓學生之間互相觀摩學習。
3. 定期舉行賽詩會。每學期可以舉行一次賽詩會,賽詩會的內容可由老師選定,比如描寫春夏秋冬季節(jié)的;描寫月亮的;描寫節(jié)日的;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或按作者進行劃分……讓學生在比賽中,既可以讓自己掌握的詩得到一次展示,也可以發(fā)現(xiàn)不足,從而可以奮起直追。
像這樣的活動還有很多,但無論是哪種活動,都是讓同學們學有所用,有了展示才能的機會和平臺。它不僅反饋了學生課外閱讀的情況,而且提升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激發(fā)了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和信心。使其積極主動地去獲取知識,把讀書作為學習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內容。
(作者單位:安徽省滁州市來安縣水口中心小學)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