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虎慶
所謂課外閱讀,是指學生在國家規(guī)定的教學作息時間以外的各種獨立的閱讀活動。它是課外語文活動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經(jīng)常的形式,是課堂閱讀的繼續(xù)與擴展,是閱讀能力訓練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中學階段語文知識量幾何式的增長,課堂教學的局限性明顯顯現(xiàn),毫無疑問,課外閱讀已成為中學生獲取語文知識與能力的重要途徑,對學生開闊視野、積累知識、提高文學素養(yǎng)、認識世界有著重要的意義,直接關(guān)系著學生未來的成長。因此,廣大中學語文教師應將課外閱讀做為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實踐中大膽探索,尋求提高中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有效策略。筆者在日常語文教學當中,就中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目的和作用,合理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組織閱讀,課外閱讀的內(nèi)容、方法和閱讀計劃指導等方面做了大量嘗試,摸索出了一些提高中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有效辦法,為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提升插上了翅膀。
一、激發(fā)學生們的課外閱讀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笨梢姡还軐W習任何東西,有興趣才能事半功倍。所以想要提高學生們的課外閱讀能力,首先應該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興趣。那么,如何才能培養(yǎng)閱讀的興趣呢?當學生剛接觸課外讀物的時候,老師可以推薦一些故事性強、情節(jié)曲折又容易懂的書籍,這樣不但可以輕而易舉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書籍上來,而且可以有效地防止學生閱讀的時候犯困,久而久之,就容易激發(fā)起他們的閱讀興趣了。閱讀初期老師們還應充分地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點,有意識地引導、幫助他們從自己喜歡的方向開始閱讀,進而增強閱讀的興趣,漸漸地他們就會涉獵更多的領域,閱讀的興趣也就更加濃厚了。還有老師淵博的知識也是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好幫手。老師要善于與學生談古論今、高談闊論,向?qū)W生展示自己的博學多才、滿腹經(jīng)綸,這樣學生會不自覺地對老師產(chǎn)生崇拜,受此響影他們會主動尋找課外書籍閱讀,從而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
在培養(yǎng)中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他們的心理特征,一定要有別于小學生感性的培養(yǎng)方式,要讓學生明確課外閱讀的目的和作用在于充實、提高自己,增長知識,開闊視野,不斷地認識世界。只有明確了這一目的,才能消除學生對于閱讀學習的抵觸情緒,更加理智的參與閱讀,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
二、讓學生們養(yǎng)成課外閱讀的習慣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什么是教育?一句話,就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敝饕詫W生個人行為進行的課外閱讀更應如此。那如何養(yǎng)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呢?有句話說: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培養(yǎng)閱讀習慣要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植入閱讀行為。當學生們有了課外閱讀的興趣后,老師們可以利用課余或者抽出一部分自修時間讓學生們進行課外讀物的閱讀,如果有條件的班級也可以在教室里放置書架,方便學生們在課余時間隨時取閱。
盲目的、沒有計劃的行為不會持久,所以以上僅是養(yǎng)成閱讀習慣的初始階段,幫助學生制定科學合理的課外閱讀計劃才是養(yǎng)成閱讀習慣的長效機制。制定科學的課外閱讀計劃,一要幫助學生們明確其自身的知識水平、閱讀能力、閱讀興趣;二要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課外閱讀時間;三要幫助學生精選課外讀物。這樣即可防止學生好高騖遠,出現(xiàn)因閱讀理解力尚淺而淹沒讀書熱情的現(xiàn)象,也可以使學生的課外閱讀循序漸進,達到課內(nèi)學習、課外學習互不影響、互為補充,共同提升的效果。學生們在課外閱讀計劃的指引下,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堅持后,課外閱讀的好習慣自然就養(yǎng)成了。
三、指導學生們的課外閱讀
由于很多學生閱讀能力不強,在閱讀課外讀物的時候往往達不到預期,要么閱讀量過少,要么囫圇吞棗,要么只注重故事情節(jié)的閱讀,不注意語言、寫作技法等的學習與積累。這時老師一定要抽取時間指導學生進行閱讀。如:教給學生精讀與泛讀的方法,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閱讀內(nèi)容的側(cè)重,選擇不同的閱讀方法,來提高閱讀的質(zhì)量;要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多問幾個為什么,加深對閱讀內(nèi)容的理解;課外閱讀中要做好閱讀筆記,寫一些自己對閱讀內(nèi)容的理解、心得;還要加強與老師、同學的閱讀交流等。老師可以花幾節(jié)課的時間指導學生如何閱讀課外讀物,培養(yǎng)他們掌握一些閱讀技巧,再讓他們把技巧用到課外閱讀上面。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后,必然對他們自身課外閱讀能力提高有所幫助。
在指導讀的同時,老師還應加強寫作手法的指導。要結(jié)合課堂教學,把典型案例、片段的分析作為主要的學習形式。只有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寫作知識,才能夠提高閱讀的鑒賞力,才能在閱讀中獲得更多的收獲。
四、幫助學生們拓展閱讀面
適時提升學生的課外閱讀面,對提高課外閱讀能力有著顯著的效果,老師要根據(jù)學生閱讀內(nèi)容、能力等的變化,及時幫助他們選擇合適的課外書籍。選擇課外閱讀書籍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一是實現(xiàn)對現(xiàn)階段語文教學的有益補充和完善?,F(xiàn)階段語文教學內(nèi)容側(cè)重古典詩文、現(xiàn)代詩歌、經(jīng)典名著、精彩美文、人物傳記和文化知識等,可選擇與之相關(guān)的內(nèi)容推薦給學生在課外進行閱讀,來補充教材因篇幅有限而無法提供大容量閱讀內(nèi)容的不足,完善閱讀對量的要求。這樣既有利于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培養(yǎng)興趣,又有益于啟發(fā)思維、積累知識。二是依據(jù)學生興趣和現(xiàn)實生活選取科普類知識讀物進行推薦,這既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也豐富了知識水平。三是提高閱讀層次。鼓勵學生摒棄那些思想和語言貧乏的讀物,選讀有益于其身心健康的佳作,從經(jīng)典之作中獲得滋養(yǎng),以快樂閱讀陪伴其成長。
拓展閱讀面要量、質(zhì)并重。量主要指重要作者作品的集中閱讀或同類型作品的集中閱讀,以求達到更深、更廣的理解;質(zhì)主要指要多推薦文學性強、思想豐富、寫作上有特色的作品。在學生有了閱讀興趣,養(yǎng)成閱讀習慣后,課外閱讀的量和質(zhì)是很重要的方面,它是提高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必要平臺。
五、課外閱讀效果反饋
課外閱讀雖然主要是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尤其是在家的時間進行,但老師一定要掌握學生閱讀的成效,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指導學生的閱讀。為了掌握和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效果,老師可以定期給學生布置讀書筆記和讀后感,通過讀書筆記和讀后感的書寫督促閱讀,反饋學生的閱讀效果。最好是鼓勵學生每讀一篇文章都要認真做讀書筆記,學生在抄讀中博覽群書,加深了記憶和理解,打好了語言基礎,體驗了作品,在閱讀和書寫的過程中,培養(yǎng)了文學思維能力。
六、開展讀書交流活動
在學校里定期舉辦形式多樣的讀書交流活動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如定期召開讀書會,在讀書會上組織學生互相推薦好書,每人一次至少推薦1至2本自己看過的好書;還可復述所看好書的故事情節(jié),朗讀自己摘抄的優(yōu)美詞、句、段,或談自己讀了好書文后的感想、體會等;也可以要求學生把讀過的好書文的精彩句段,有哲理的名言警句或?qū)懙煤玫男牡皿w會定期登在黑板報或手抄報上,供大家共同欣賞,互相學習,還可以舉行“讀書有獎競賽活動”。學生參與各種讀書活動,不僅是交流的過程,更是學生們自我展示的過程,體驗收獲的過程,提升能力的過程。
總之,課外閱讀是一個長期的,艱巨的任務,學生很容易半途而廢,但閱讀能力作為中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廣大語文教師就必須加以重點培養(yǎng)。讓我們共同努力,讓閱讀成為學生終身的伴侶吧。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