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淑英
摘要:無論什么教學,都要講究方法,方法對頭了,教學效果就上去了;方法不對,教學效果必然不佳。英語非母語,母語教學尚且講究方法,英語教學講究方法就顯得尤其重要。本文就教學改革以來常見的幾種被廣大教師首肯的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此粗略地總結一下,以資同行在具體教學中借鑒參閱。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1-0125-01
1.初中英語教學要緊密地結合學生的生活
《英語課堂標準(實驗稿)》中指出"英語課程改革強調(diào)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jīng)驗和認知水平出發(fā),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因此,緊密地結合學生的生活進行英語教學,最能使學生回歸生活,也最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學生對生活本身是熟悉的,所以聯(lián)系生活進行英語教學,可以充分地使學生進行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記憶力。其教學效率的提高是不言而喻的。還有,通過英語生活化教學,可以一改從前課堂教學單一、封閉和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從而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煥發(fā)課堂的生命活力,提高教學質(zhì)量。在這種教學思想的指導下,教師可以通過改進課堂教學設計,努力將語言教學結合生活,在生活中學,為生活而學。這樣,學生就可以在生活化的情景教學中,由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進而極大地提高英語的聽、說、讀、寫的能力。為達此目標,教師在具體教學中,應該采取如下幾種教學方法:
1.1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英語課堂教學情景。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英語課堂教學情景,就是把教學情景還原為生活情景,把教學活動還原為生活活動。在具體教學中應盡可能地把所教教學材料放入到各種學生能聽、能看、能觸摸到的情景之中。這樣學生就會有親身的感受,就會積極地去參與、去實踐、去體驗。就會配合老師的教學,就會積極地與同學合作,共同完成課堂應完成的既定教學任務。
1.2從日常的生活經(jīng)驗選取教學內(nèi)容。從日常的生活經(jīng)驗選取教學內(nèi)容,原因在于:學生對日常的生活經(jīng)驗較為熟悉。選取這些內(nèi)容,會使學生感到親切、自然、熟悉,容易接受,并獲得經(jīng)驗,得到發(fā)展。
1.3創(chuàng)設日常生活化的語言交際情境。創(chuàng)設日常生活化的語言交際情境的目的就在于:讓學生置身于這樣一種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氛圍,在這樣的氛圍里,學生可通過自己的探究與實踐,學習和掌握語言的運用,從而提高自己運用英語的能力。
2.初中英語教學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
任何事物的變化,內(nèi)因是決定的因素,外因只是促進內(nèi)因變化的條件。教學也不例外,英語教學更是如此。因此,在英語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搞好教學的先決條件。所謂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就是在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中要把學生作為活動的主體,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中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作用。除此之外,如果沒有學生這個主體的主動學習,任何老師的包辦代替,灌輸、說教也將無濟于事。發(fā)揮初中生在英語學習中的主體性作用的措施可以從下列兩個方面去實現(xiàn):
2.1轉變舊有的思想觀念,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為學習主體的重要性。舊有的教學模式教師占據(jù)課堂的主體地位,課堂變成了教師的一言堂。在教學中以灌輸知識為主,學生完全處于被動學習的地位。這樣就極大地消弱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效率極其低下。而要轉變這種不利的局面,就必須把學生置于學習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主動性作用。教師只承擔指導、引導的輔助性角色,也就是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要以教師為主導。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符合教與學的客觀規(guī)律。
2.2了解班級學情,因材施教,促進每一個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一個班級的學生,由于各種原因,英語學習的水平總是參差不齊。因而要想提高全班整體學生英語學習的水平,就需避免在教學中就高不就低的教學思想發(fā)生,因為教育的最大意義,不在于把學習好的學生教得更好,而在于能夠促進學習不好的學生取得大的進步。這就是整體提高的教學觀。
3.初中英語教學要堅持學以致用學用結合
學習英語,目的在于進行英語交際。學了不用,擱置無用。學習就是為了運用。而學用結合又是學好英語的最佳途徑。學是吸收,用是實踐。學的好壞,在實踐中能得到檢驗。在實踐鍛煉中,不但能夠鞏固所學的知識,而且還能發(fā)現(xiàn)已掌握知識的不足之處,從而進行修正,得到再提高。堅持學以致用,學用結合,師生間就要經(jīng)常有意地在課上或課下與學生進行英語對話。
4.初中英語教學要課內(nèi)外結合要多頭并舉
學生通過英語沙龍開展的:組織觀看英語電影、學唱英語歌曲、進行英語情景對話、表演小品、話劇,組織英語單詞背記比賽等等。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不斷地、經(jīng)常地處于濃厚的英語學習和運用的氛圍之中。在這種情景下,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意識,而且也極大的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學實踐證明:英語教學課內(nèi)外結合,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是提高英語教學效率的最佳選擇。
5.結語
綜上所述,英語教學就應該緊密地結合學生的生活、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堅持學以致用,學用結合的方法。而這些方法確實都應該成為每個英語教師教學的總則。
參考文獻:
[1]劉海燕,馬春秀.淺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學周刊,2014年第4期
[2]趙春西,劉勇好.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國科教研究雜志,2013年第8期
[3]張海欣,劉永全.初中英語教學心得體會,中國教育學刊,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