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美華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1-0085-01
作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一向是最難、最令人困惑、最為意見分歧的項目?,F在還有的教師仍然采用"教師命題——教師指導——學生習作——教師批改——教師講評"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束縛了學生的思維,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改變小學作文的教學,全面提高小學生作文水平已是一些語文教師急待解決的。
根據兒童的心理特征,我在教學中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消除小學生習作中"開頭難"的心理障礙,消除了"言之無物"的恐懼感。
1.說真話就是作文
鼓勵學生說真話。讓學生寫真情實感,說真話,說實話,說心理話,不說假話、空話。把自己親眼看到的、親耳聽到的,親身經歷的寫出來。我給它們歸納成"三親"。如:教學《課間十分鐘》一文時,剛給學生完場面描寫和人物的動作特點,就下課了。等上課鈴響時,我馬上讓學生觀察"從上課鈴響到開始上課"這短暫的1分鐘時間里場景中的人和事。并寫出來。結果出乎我的預料,大多數同學寫的形象生動。有一名學生是這樣寫的,課間光想著玩了,上課鈴一響,哎呀!還得上廁所呀,怎么辦?還得去呀!別無選擇,只好以百米沖刺的速度向廁所沖去,一不小心從臺階上摔了下來,差點來了個空中翻,幸免受傷,躲過這一關,又急急忙忙沖向廁所。剛跑到廁所門口又于從里出來的同學撞上了。也顧不得說聲對不起。等上完廁所,來不及系褲帶,只好邊跑邊系。當喘著粗氣跑到教室門口時還是晚了。同學們看到我這狼狽的樣子,不禁大笑。短短的二十分鐘后,一篇篇行文流暢、語言生動、感情真摯的文章躍然紙上,接著請同學們當 堂朗讀交流講評。學生就這樣不知不覺地上了一節(jié)愉快的作文課,沒有誰覺得這篇作文很難寫,相反還顯得意猶未盡,待下課了還拿著自己的習作四處交流。我認為作文教學中應注重引導學生感受生活體驗情感。這正如葉圣陶老先生說的:"生活如泉水,文章如溪水,泉水豐富而不枯竭,溪水活潑地流個不歇。"這樣消除了學生對作文望而生畏的想法,讓學生覺得寫作文并不難,只要把親身經歷的變成文字就可以了。
2.寫事實就是作文
就同學們的年齡特點,喜歡小動物、植物。這既是作文教學的直觀教具,又為作文教學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素材。在作文教學指導中,讓他們寫自己熟悉而又真實的生活。這就是"親眼看到的"。我讓學生寫"熟悉的小動物"我沒有給學生劃定范圍,更沒有念什么范文,而是讓他們用眼睛去觀察,把觀察到的寫下來。有一個同學寫我喜歡的"小花貓"她不僅寫出了小花貓的外形以及習性等,還寫出了與小花貓之間的感情。她寫到:"我每天放學回家小花貓都會跑到我的面前用它的頭蹭我的腿,是在歡迎我回來,讓我抱抱它,還不斷地用它的頭拱我的臉,伸出脖子,這是讓我給它抓癢癢,我一邊給它抓癢癢,一邊和它說話,它好像能聽懂似的,等抓完癢癢它就安靜的回它的窩里趴著去了……"。我把這篇文章讀給大家聽,當讀到小花貓白天睡覺,夜晚出來時,我相機問學生這是為什么?他們答不出來了。這時,我沒有馬上告訴他們原因,而是讓他們回去做個小調查或查找資料,過了幾天,同學們把調查到的告訴了我,我隨機引導學生要注意觀察寫事實。這就是要求學生平時多注意觀察、積累大量的生活素材,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使學生對于寫話有興趣。樂于把自己親眼看到的事寫下來。加強了寫作與生活的聯系。
3.敘真情就是作文
敘真情是讓學生寫作的一個靈魂,只有親眼所見,才能做到言之有物,把情景教學引進到作文教學中去。這就是親眼看到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組織學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春天的嫵媚,提前布置好作文任務,并進行適當的寫作指導。使我想不到的是同學們通過"親眼"去看,在文中將寫景、抒情和議論融為了一體,這是在以往的教學當中得不到的效果。有一位同學寫到:"我躺在這天然的地毯上,感覺到軟綿綿的,輕飄飄的,青草的芳香沁人心脾,仰望著藍天中飄走的朵朵白云,溫暖的春風輕輕地撫摸著我就像媽媽一樣。就連太陽公公也是那樣的友好,溫暖的陽光想催我入眠。這時,我的手不知被什么東西撞了一下。讓我睜開了雙眼,呵!原來是一只可愛而淘氣的小山羊,它見我坐起來嚇跑了,我也忙學著羊的叫聲"咩咩咩……"地叫了幾聲,不料它又跑回來了,這下我可高興了。正要去抱它時,遠處傳來急促的"咩咩咩……"的聲音。我順著聲音望去。只見一只大山羊向這邊跑來。我明白了,這是大山羊在叫它的孩子呢?它是怕我把它的孩子弄走?。∥也簧岬乇Я艘幌滦∩窖?,把它放在了草地上,小山羊蹦蹦跳跳地跑到了它媽媽的身邊,母子倆互相蹭著。我感覺到,它們像久別重逢的母子。這位同學的結尾令我很興奮。我由此告訴學生,母愛是偉大的。動物況且如此,我們人類的母愛更是用任何語言都是無法表達的。那么,用母親愛我們的心去愛我們的母親吧!
這種情景教學不僅使學生們的作文水平提高了,同時使他們受到良好的情感陶冶,并開始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