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悅
“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蜉蝣朝生暮死,其渺小更甚塵土草芥,可它珍惜著在世上的每分每秒,以其頑強的生命力和意志代代存活在世上。存在,便是小小蜉蝣的價值。
滄海無比廣闊,千年萬年,亙古不變。它見證著繁盛王朝的衰落,見證著世事山河的變遷,年年春去冬來,代代人來人往,永恒,便是廣闊滄海的價值。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闭\然,我們的時代也是如此。任意打開手機網(wǎng)頁或任意書店的一角,都可以感受到那些勵志故事的“洗禮”,我們驚嘆別人對社會、對時代的巨大貢獻和價值,我們從小把“長大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掛在嘴邊。但是“時代空心病”卻也越來越嚴(yán)重,甚至連許多高校中的在高考戰(zhàn)爭中拔得頭籌的學(xué)子也不知道學(xué)習(xí)的意義,不知從何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皶r代空心”中,人們不知何為“價值”,不知怎樣實現(xiàn)價值。
其實,真正的價值很簡單,便是自己的價值,自己存在的價值,自己選擇的價值,可以如蜉蝣般渺小,也可以如滄海般廣闊。
(一)存在的價值
曾經(jīng)看過這樣一句話:“存在的都是有理由的”,生命本就有理由存在,生命更應(yīng)有價值存在。
胡楊林“生而千年不老,老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朽”,它們排排駐守在沙漠邊緣,似人類的衛(wèi)士般忠實地阻擋著風(fēng)沙。那兒的天黃土漫漫,那兒的風(fēng)暴躁易怒,那兒的土干旱貧瘠,可它們還是在那兒堅守著,從未放棄生存的權(quán)利,因為它們堅信自己的存在有價值。事實上,人類也確實用一篇篇“白楊禮贊”傳頌著它們的價值。
生物學(xué)上比人類低級得多的胡楊尚且知道自己存在的價值,那人呢?近年來,青少年自殺率不斷上升,許多人選擇在花樣年華,姿意青春中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他們因為逃避或懦弱結(jié)束了自己生存的權(quán)利,只不過給媒體帶來一篇新聞報道,在社交媒體中帶來一波轉(zhuǎn)載,給專家?guī)硪淮畏词?,給社會帶來一片唏噓,幾小時,最多幾天也就被遺忘了。可他們忘了他們的家長和好友,忘記了自己的存在相對于愛自己的人的意義與價值,那是千百個痛徹心扉的徹夜難眠,那是千百次失去至親至愛的悲傷絕望。
無疑,每個人都存在,每一種生命的存在,都是有價值的。
(二)選擇的價值
雷鋒說:“人的價值就在于對社會的奉獻。”但也有詩人說:“我只愿冷粥、破硯、晴窗,忙人之所閑而閑人之所忙?!彼麄兊膬r值觀無疑是對立的。其實,怎樣算是人真正的價值,如何實現(xiàn)人真正的價值,本身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唯一的標(biāo)準(zhǔn),在于人們的選擇。
J·K羅琳曾說:“決定我們是誰的,不是我們的能力,而是我們的選擇?!?/p>
屈大夫選擇“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他縱身躍下波濤奔涌的汨羅江,將自己完完全全獻給楚國,他的選擇成就了他的價值,他的愛國情懷被中國人世世相傳,代代銘記。
范仲淹選擇“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他在高大的岳陽樓上觀天下蒼生,憂天下萬世,將價值獻給了天下。他的選擇成就了他的價值,他的信仰成為萬千志士仁人的追求。
盡管“精忠報國”的價值追求很偉大,但平平淡淡,自己情有獨鐘的生活也可以實現(xiàn)價值。
陶淵明選擇“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他在回歸田園中找到自己的價值,高唱著“歸去來兮”歸耕田壟,過著“而無車馬喧”的生活。
司馬遷選擇在編史篆書中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太史公《史記》一出便成絕唱,為中國人續(xù)上了歷史的脈絡(luò),尋到了情感的歸宿。
世間有千萬種價值,有千萬種選擇,我們要做的,僅僅是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實現(xiàn)屬于自己的價值。北大學(xué)子賣豬肉曾一度成為街頭巷尾的熱議話題,可是又有誰能說在市井基層賣豬肉沒有實現(xiàn)他的價值呢?
一串紅、二鈴懸木、三年桐、四照花、五針?biāo)?、六月雪、百日紅、千金藤、萬年青……斜坡上的雜花野草,天地萬物,都有其存在的價值。
無論是造福人類、留名史冊的偉大人物,還是市井街巷中的普通百姓,無論是報效祖國的大業(yè)還是自己所愿的平淡生活,都有其選擇的價值。
何為價值?存在即為價值。
何獲價值?選擇自己的價值。
無論是蜉蝣還是滄海,愿你找到自己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