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式是什么?”
“這也是經(jīng)常被遺忘的事情。”《小王子》中的狐貍這樣解釋,“它使某個日子區(qū)別其他日子,使某一時刻不同于其他時刻。比如說,我的那些獵人就有一種儀式。他們每個星期四都和村子里的姑娘們跳舞。于是,星期四就是一個美好的日子!我可以一直散步到葡萄園去。如果獵人不在固定的時候跳舞,所有的日子都是相同的,那么我也就沒有假日了?!?/p>
為什么需要儀式?
是因為現(xiàn)有的日子大多數(shù)時間太平淡太不精彩,所以我們需要“儀式感”來美化日?,嵤?。比如說,刷鞋這件事很平常,但打著“2016年最后一次刷鞋”這個旗號就有儀式感了,叫“刷最臟的那雙鞋,不能把風霜塵土帶到 2017”??措娪昂芷胀?,但告訴自己看的是 2017 第一場電影,就可以進階為“2017 第一次觀影,用一部九分高能片炸開 2017”。
這種儀式可以是靜默的,也可以是轟轟烈烈的,藉由這些儀式帶來的儀式感,來給自己一種強烈的暗示,要認真地對待接下來要做的這件事。這種自我暗示能夠使自我變革——任何我曾經(jīng)逃避過的,它會強迫我不得不重新去面對——要把自己的專注能力、反應能力、運動能力迅速提升到最佳狀態(tài)。
很多事在經(jīng)歷的時候也許并不會察覺,但事后你會明白,這些一件件或大或小的事情都是生命中的里程碑,堆積起來就是你豐富多彩的人生。我們需要儀式感,不僅是對你獲得成就的一種肯定,更是能讓你總結經(jīng)歷,能收拾好自己重新走上更好的路。
所以,我們需要儀式感的原因是,儀式感給人以督促,鼓勵和自省。它能帶我們堅持走下去,每一天都變成一個更好的自己。
儀式之——新計劃
經(jīng)過“漫長”的暑假,相信大家已經(jīng)對新學期產(chǎn)生了“無限的期待”。沒有什么能比在新學期開始前制訂一份充滿雞血的學習計劃更讓人正能量爆棚的儀式了,所以,很多同學都會在新學期躊躇滿志地為自己制定一份詳細的學習計劃,以期在今后的時間里“沉迷學習,不能自拔”, 攻克外語,刷遍數(shù)理化,走上中學時代的“人生巔峰”。
先別著急,回想一下以前的狀況吧——
每逢放假或周末,相信大家總能看到很多同學大包小包地往回帶書(對,也包括你),以為自己能學很多很多,能做很多很多,可真正學了的,做了的,卻和自己預想的差很遠。
是的,我要說的重點來了——
人有時會過分夸大自己的能力,體現(xiàn)在學習上,就是經(jīng)常制訂不切實際的學習計劃。本來自己一天能復習一章,卻要計劃復習兩章,甚至三章。這種“貪婪”的計劃對你的學習是有害的,因為它帶給你的大多是挫折感和失敗感。而這種心態(tài)又會讓你對自己的能力產(chǎn)生懷疑,對計劃的作用產(chǎn)生懷疑,認為自己很無能,認為做計劃根本沒什么用處。
其實,計劃設定的目標是你希望實現(xiàn)的一種理想,是你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準備要到達的地方。所以,在制定計劃之前,你必須知道你現(xiàn)在所處的位置,必須知道你到底能走多快,在這一前提下,再規(guī)劃你的具體行程,以及要實現(xiàn)的具體目標。
怎樣制定一份長期可行的學習計劃
原則1:先難后易。
人的潛意識里都有一種惰性,都喜歡做簡單容易的事,對于繁瑣復雜的事情能逃避則盡量逃避。在學習方面也同樣如此。比如,你可以花大量時間整理文具、書本,在筆記本上貼你喜歡的貼畫,如果手頭有本雜志,你也許會非常輕易地允許自己先看雜志,而將應該完成的學習任務一推再推,直到不能再拖才會倉促完成。這是你的本能,是你規(guī)避困難的潛意識在作祟。它指使你避重就輕,逃避枯燥、艱辛的學習,而將注意力轉(zhuǎn)移到那些無需努力而且非常有趣的事情上了。先難后易地安排,一方面可以保證你精力最充沛時完成最重要、最緊急的任務,提高學習效率,另一方面,在攻克較難的任務之后再完成較簡單的任務,你會覺得更自信,更輕松。
原則2:勞逸結合。
一說到學習計劃,大多數(shù)學生頭腦中往往只有學習這一件事,這種理解是片面的。學習是目前你生命中最為重要的事情,但并不是唯一的事情。除去學習之外,你還需要吃飯、休息、娛樂,這些活動無論從正面還是負面,都會給你的學習造成影響。所以要保證學習高效率進行,你在制定計劃時,必須充分考慮學習時間在你一天生活中所占的位置,使學習與其它各種活動保持協(xié)調(diào)。一天的活動富于變化,各有固定的時間和步驟,過一種健康、有規(guī)律的生活,這才是高效學習的基礎。
原則3:靈活安排
人們常說,計劃趕不上變化,的確,在你具體執(zhí)行計劃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偶然的、突發(fā)的情況,或者是因為某些原因而導致某項目標不能按計劃完成,所以,你的計劃安排一方面要有具體明確的要求和量化指標,以便于執(zhí)行和檢查驗收,另一方面,也不能過于僵死呆板,沒有任何的靈活變通。在具體安排時,應該是在緊湊、不浪費時間的前提下,保持一定的彈性和保險系數(shù),便于應付偶然情況。
學習計劃失敗的主要原因
原因1:學習效率低而導致的學習計劃無法完成。
解決方案:
(1)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你可能更容易掌握條理化清晰的內(nèi)容,雜亂的知識點一頭霧水,那么你就需要學會梳理自己學過的知識點;你可能擅于聽老師講,自己看書效率低下,那么你一定要抓住上課有限的時間高效記憶;你可能需要一邊聽一邊勾勾畫畫寫寫,純粹的聽純粹的看都不會讓你注意力集中,找到自己學習上的一些特性,這樣才能有效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
(2)提高學習效率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許多同學學習成績不佳,往往起因于學習效率不高。學習效率不高通常由多個因素造成:閱讀理解能力差、記憶力不行、注意力不集中、自我管理能力弱、較低的學習興趣、不良的學習習慣等等。
(3)在學習之后要學會整合知識點。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晰,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lián)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4)做題練習是少不了的。但要記住一點:試題你是永遠也做不完的,但題型是有限的,要學會反思、歸類、整理出“各類題型對應的解題思路”。另外,學習中還要學會階段性的總結,了解自己最近的學習情況,進行調(diào)節(jié)和完善。
原因2:習慣了給自己找借口、習慣了對自己失信、習慣了為自己的行為開脫,從而導致的學習計劃無非完成。
解決方案:
(1)拖延法。當你此刻的計劃是看書,你卻想看一場球賽時,別急著沖到電視機前,拖延十分鐘再做。當你急于想做一件事情時,甚至是急于發(fā)脾氣時,別急,等幾分鐘再做。這幾分鐘可以讓你冷靜地思考,以便降溫。
(2)自我獎勵。我們在每一個小計劃完成后,不妨給自己一個小小的獎勵措施:做完這兩個小時的題,我獎勵自己20分鐘時間打籃球;完成今天的計劃,我給自己買一個可口的冰激凌等等。我們始終要強調(diào)滿足感和成就感,只有我們從自己的行為中得到滿足,獲得成就,才能自覺主動。
(3)想象法。本來是要看書的,突然有了其它的誘惑。怎么辦?作決定之前,不妨先想象一下:如果我今天把這個計劃完成了,我該是多么高興,當我晚上睡覺時,我會很滿足,我會為自己今天戰(zhàn)勝誘惑的行為而高興。如果我每天都能這樣堅持我的計劃,我一定會考入理想的大學。相反,再想想,如果我放棄了計劃,我雖然能獲得一時的開心,但是,開心過后,我不會后悔嗎?我不會內(nèi)疚嗎?完成計劃與放棄計劃,哪個會讓我獲得更多更久的快樂?我真的想做讓自己失望的人嗎?
學霸的成功經(jīng)驗分享
1.按時總結
小時候聽的雞湯大多是這個畫風的,滴水穿石、鐵杵磨成針、某某每天背十個單詞,幾年后成為著名外交官……學習這件事,哪怕方法再笨,只要你堅持做了,確實會比不做更有成果,但效率可能會非常低下。在時間非常緊張的高中時期,學習效率低下意味著你必須投入更多的時間才能獲得和其他同學同樣的學習效果,甚至不得不接受犧牲了很多課余時間成績依舊比別人落后很多的現(xiàn)實。但是完美的學習方法是不會從天上掉下來的,每個人的性格習慣和生活中存在的其他客觀因素都不同,所以在學習中應該時時總結經(jīng)驗,并不斷作出優(yōu)化,才會讓自己的學習方式越來越適合自己,越來越事半功倍。
對我來說,自我總結是個不錯的方法。每月總結沒有緊迫感,容易怠倦;每天總結則周期太短,如果由于時間不足導致經(jīng)常無法完成,則會產(chǎn)生挫敗感。所以我選擇每周總結,每周日晚上對過去一周的學習進行總結,看看有什么值得表揚的地方,又有什么需要改進的地方,在下周的學習中具體應該如何改進。然后,將對這一周的分析結果轉(zhuǎn)化為下周的具體行動和目標。長期這樣做,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整個人就像被摁了F5,不停地在刷新,不斷地變得更加聰明和高效。
(汪 宇)
2.每次做好一件事
很多同學喜歡邊看視頻、邊聽歌邊學習,還有些人甚至邊打游戲邊學習,有些人還會覺得邊聽歌邊學習還能提高學習效率呢。其實,我們大多數(shù)人是無法真正做到“一心多用”的。事實證明,即使是邊走路邊打電話這樣簡單的一心二用,都會讓我們更容易撞到別人。與其說是“互不干擾的多任務并行”,不如說我們其實只是讓注意力在不同的任務間迅速切換。如果它們所占用的認知資源不多,那只能是我們切換的速度和頻次快到了讓我們以為自己達到了真正的“一心多用”。所以呢,即使兩個或以上的任務看起來是可以并列進行的,但同時做的效果遠不及一個一個完成的效率和質(zhì)量。這是由于在每一次注意力的切換過程中,我們的認知資源都會被損耗,而我們有限的注意力和認知資源也無法讓我們能夠完美地同時兼顧多個任務。所以,在學習中,只有一件件地把手里的每件事做好,才是最高效的學習方法。
(上官白)
3. 解決學習厭倦感
村上春樹堅持跑步幾十年的秘訣是,在跑步感覺良好的時候主動結束,這樣他就會對第二天的跑步充滿期待。因為人們對一些事情,總是能夠清晰的記得事件的開頭和結尾部分。在此基礎上,我們完成規(guī)定的學習任務量之后,在某一個熱情高漲的時候索性中斷學習。要重點提醒的是,當時間一長,我們能記住關于一件事的主要部分其實是事情留給我們的感覺而不是事件本身。村上春樹以充滿愉悅感的時候作為結束點,跑步對他來說自然會是一種“愉悅感”能隔天連續(xù)的體驗。這是很智慧的。
所以,請你在晚上最后一個高效學習時段之后,接著再學習一段時間,正當感到愉悅、感到收獲滿滿、感覺到學習仍然高效的時候——立刻中斷你的學習,去鍛煉、娛樂、放松自己吧。這么做的原因在于:理論上,你一天的高效學習已經(jīng)接近極限了,這只不過是高效學習的余溫而已,所謂的高效更可能是感覺上的高效,再繼續(xù)進行下去只會讓熱情從峰值遞減。當你在對學習感到糟糕的時候結束一天的學習,那你就總是竭盡全力的消耗完自己。如果學習只是一次性交易的話,你這種努力就值得嘉獎,可惜,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每一次,當你學到無力時才結束,你用“精疲力竭 ”給一天的學習畫上了句號,很令人感動。但是,你每一天學習的最后體驗點就是“累 ”!今天你是通過竭盡全力的方式學到很多東西,可是,當“明天”來臨時,你對于“今天”關于學習的最后印象只會是“累”。“ 后天”、“大后天”……每一天都以“累”的感覺最為結尾點,那么這個“累”就是你帶給每一個“明天”的學習痛苦感。這種“累”的感覺會累積變濃,積累在你潛意識情緒認知里面。
你因為一次次過度學習,從而導致了一次次對學習的厭惡感的積累! 而這正是多數(shù)人的做法:趁著精力十足拼命學習,學到精疲力竭才罷休。但是,這種人很快會懈怠下來,放棄自己的學習計劃,這種學習方法并不能長久堅持。所以,我的建議是:無論是什么樣的學習,如果這件事來說對你很重要,也有必要,但是你卻討厭它,那么請你在討厭的時候立刻去學習它,學到你喜歡它的時候立刻中斷。因為人都是追求快樂的,你學到情緒快樂的時候就中斷,下一次,你的情緒就會帶領你再來領略一次那種似曾相識的快樂,即便你的情緒不會帶動你,也不要緊,因為你至少不會在心理上抗拒了。
(詩 詩)
儀式之——新文具
在迎來開學季的時候,很多同學,特別是女同學都會不約而同地做一件事情:采購文具。雖然看起來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不過,一想到用著自己喜歡的文具迎接新學期,多多少少還是會有一些期待。
可以說,文具伴隨著我們的成長。幼年時,我們第一次與文具相遇,它只是一件有趣的新玩具。我們輕輕地拿起它,從此幾乎是形影不離地度過了所有的讀書時光。在天真爛漫的童年里,它不僅是學習的好幫手,更是引發(fā)了我們內(nèi)心對美好小物最原始的物欲。在毫無邏輯的青春里,它又承擔起秘密記錄者的責任,記下了那些或喜或悲,或悵然或憂傷的少年心事,所有的詞語都那么真摯和華麗。
文也具是一個人審美的呈現(xiàn),而這種美是和我們的學生時代緊密相連的,它隨著我們成長中的情感和美感隱秘地生長,留下無處不在的個人痕跡。而人,總是在喜愛的人和事上真情流露。相信每一個對文具都如此苛求的人,對自己也自然有所要求。
盤點開學必備文具
開學必備文具:筆
一般來說,任何一個中學生的筆盒里都應該至少有五種筆:黑筆、紅筆、藍筆、鉛筆、熒光筆。黑筆和藍筆寫字,紅筆批改與訂正,鉛筆繪圖,熒光筆劃重點。
中性筆幾乎已經(jīng)成為所有同學的必選了,用中性筆寫字,看起來會更加整潔。中性筆的書寫的感覺很類似于鋼筆,通常練得一手好字,基本都是從鋼筆或者中筆入手。中性筆主要有0.5mm和 0.38mm兩種粗細,其實,不論是哪種粗細的筆,出水流暢是第一要務,接下來,可以根據(jù)自己寫字的大小來選擇這兩種不同粗細的筆。如果你書寫的文字比較小,可以選擇0.38mm的筆,如果你寫字比較大,又比較看重文字的間架結構和粗細變化,那么就強烈推薦你用0.5mm,用0.5mm的筆很容易可以寫出筆鋒,體現(xiàn)出字的力度。
開學必備文具:活頁本or普通單線本
在文具中,除了各式各樣的筆可以滿足文具控的無限樂趣外,本子又是另一大樂趣所在了。活頁本顧名思義是可以將單頁取下來的,這樣一來,就很容易調(diào)整單頁的順序,也可以在單張紙上書寫,然后再放回到活頁本中,使用起來非常靈活。不過活頁本一般來講體積比較大,裝個3~4本,書包里就很擁擠了,不過因為它是活頁本,可以隨意拆卸,所以,一本活頁本就可以記錄很多不同類型的內(nèi)容,還可以通過標簽進行區(qū)分和分隔。因此,活頁本用于做筆記再適合不過了,不過如果你想用這么厚厚一本當每日都要交的作業(yè)本的話,你先問問每天幫你搬運作業(yè)的課代表答不答應吧!
至于普通單線本,那就比較輕巧了,另外現(xiàn)在的本子也在封面和紙張上下足了功夫,有很多以牛皮紙作為封面的本子,不僅看起來很有質(zhì)感,里面的紙張和印刷都質(zhì)量上乘,這種本子也不沉,方便攜帶,用于完成作業(yè)再合適不過了。
開學必備文具:筆袋or筆盒
區(qū)分這兩者很容易,前者主要以布或是較軟的材料制成,后者主要以塑料、金屬為主要材料,且有一定硬度。那么二者使用起來有什么區(qū)別呢?首先我們可以區(qū)分兩類人,一類人是筆多到一把一把的,另一類人則需要保持文具的整齊。如果你是前者,那么推薦你選擇一款大容量的筆袋,因為筆袋的收納空間要比筆盒大很多;如果你是后者,筆盒有棱有角,非常有利于物品整齊地排放在里面,在視覺上,營造了足夠的舒適度。
開學必備文具:涂改液or涂改帶
涂改液在使用中不太容易干,而且在使用的時候會有比較刺鼻的味道,不夠環(huán)保,但被涂改液遮罩的地方不論你再怎么劃,也不會掉落。而涂改帶與涂改液相比來說更加環(huán)保,沒有氣味,且遮蓋錯誤的地方之后,可以馬上在上面書寫正確的答案,唯一一點不足是,如果你手特別閑,涂改帶還是很容易被摳掉的……
關于文具的點滴
還記得小學的時候,每天晚上,在溫柔的燈光下,我的父親都會給我削鉛筆。我打開一本書,蹲在父親跟前,看著筆屑一片一片地掉進書的夾頁。我小心翼翼地用書托住每一片筆屑,然后合攏。我的父親是能把筆屑也削出花來的,天生美感的人。于我,這是一種美妙的儀式,每天晚上心滿意足地把削得整整齊齊的鉛筆裝滿鉛筆盒,再小心翼翼地裝進書包。它們在第二天的課堂上陪我認真聽講,然后在小小的作業(yè)本上留下整潔的字跡。
就這樣,父親削的鉛筆陪我走過了很多時間。后來,即使自動鉛筆和中性筆替代了父親親手削的鉛筆,我依然保留著每天晚上一天的學習結束后仔細整理好文具的習慣。后來,我長大了,翻到了小時候的那本書,書里的木屑每一片都仿佛小樹那么挺拔,摸上去棱角分明,片片均勻。我一個人默默地看了很久,我覺得它們很美。
這就是文具之于我最初的美感,我喜歡鋒利的刀刃切過松軟的木質(zhì),有一種利落的快感。我喜歡筆袋而不是文具盒,我喜歡藍黑墨水而不是純藍。我還為此覺得,字必須要寫好才行。
(卓 雅)
漂亮的文具是對我的最大吸引,早在小學時期,我會不顧一切的用家中存錢罐中少量的零用錢將它買回來,記得那時,如果偶獲得了一個新文具盒便始終不舍得用,用它裝自己喜歡的圖案新穎的鉛筆和橡皮等等,同班里有一個非常要好的同學也是用這種方式來收集文具,我們不論是誰在商店里發(fā)現(xiàn)了圖案新穎的鉛筆橡皮都會毫不猶豫地買下來,并告知對方,另一個人也會在得知消息后馬上買回來。
后來上了中學,大學,稍微一長大,純粹的世界開始變得復雜,但是我的這個癖好依舊沒變。正是這個癖好讓我永遠保有孩子一樣的目光,和孩子一樣純真的笑容和感動。當我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滿懷喜悅地和我的寶貝們彼此相對的那些時刻,沒有遠慮,也忘記了近憂,有的只是我們仿佛不會老去的青春歲月和一個永遠不要長大的情懷。
(小 禮)
即使已經(jīng)升入高三,我依舊喜歡用鉛筆而不是鋼筆、中性筆。不只是因為鉛筆的筆尖在紙張上劃過的摩挲聲讓我沉迷,更重要的是對神經(jīng)大條的我來說用鉛筆下筆便可有恃無恐。因為有橡皮的存在,無論多么謬之千里的錯誤都能夠消失得無影無蹤,如果我愿意多使一點勁,那更是沒有絲毫蛛絲馬跡可循。這也是我始終不喜歡改正液的終極原因——原本完美無瑕的紙張上總會留下一抹扎眼的白色,就像犯過錯誤的人生,那遺憾總是讓人諱莫如深。
我沒有想到,時間過得這么快,我即將面臨高考。所有的原因都還來不及解釋,所有的錯誤也還來不及糾正,我的內(nèi)心有些許恐懼,甚至夾雜著些許說不清道不明的后悔。那么,有沒有一塊人生的橡皮擦,如果人生的題目做錯了也能擦掉改正,那該多好。
(淺 白)
我的書柜里,至今都收著一大堆空白信紙、筆記本,沒有拆封的橡皮,沒有用過的成套的記號筆……它們大部分是素凈的,簡單的,偶爾濃墨重彩,就像我現(xiàn)在的衣櫥??梢哉f是它們塑造了我少女時代對審美、對人生各種情感理解的雛形。命運指引人生的途徑并不只有醍醐灌頂,有些東西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這些潛移默化深遠,不動聲色,盤根錯節(jié),慢慢滲透到你的人生里,等有一天你忽然發(fā)現(xiàn),它已經(jīng)根深蒂固。這些東西安靜地躺在那里,我的死黨也有一份。愛買、愛用一樣的東西,是我們那個單純的年代對友誼的表達,雖然淺薄,但卻最真誠的解讀。記得我們曾經(jīng)同時看中過一個日記本,因為只有一本,我們誰都沒買。后來我們喜歡上同一個男生,我們誰也沒有和他在一起。
(丸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