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劍
假如我是《朗讀者》的朗讀嘉賓,我會朗讀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的作品——《堂吉訶德》。
《堂吉訶德》是一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經(jīng)典巨著。其敘述角度宏觀大氣,又不失精致夢幻;其主人公堂吉訶德是一位類似于同時期《唐璜》中的拜倫式英雄人物,他反抗傳統(tǒng),無懼世俗,其“大戰(zhàn)風車”的看似荒唐的行為也被讀者在感動的淚水中銘記,成為點亮內(nèi)心希望之火的火炬。
楊絳先生作為第一批翻譯《堂吉訶德》的譯者,曾言:“堂吉訶德是一位英勇的反叛者?!笔堑?,堂吉訶德出身于貴族之家,卻極端厭惡奢靡的生活,為了追求心中的自由與美好,他背上長劍,跨上駿馬,向心中光明的圣地走去。他是一個英勇的騎士,一路上,雖歷經(jīng)欺騙與歹人的算計,卻從未低下他那高昂的頭顱。
我認為堂吉訶德在現(xiàn)實中是不可能存在的——現(xiàn)實中的人往往為自己的未來精心謀劃!堂吉訶德所追逐的夢想并非具體的事物,而是一種朦朧的、虛無縹緲的東西,但堂吉訶德的英勇果敢,為理想毫不猶豫地放棄一切甚至生命的剛毅精神,著實令人敬佩。他生命的最后一息呼吸,是對未來充滿向往的呼喚,就像是忠誠的信徒在《圣經(jīng)》中呼喊的那樣:給我自由!
堂吉訶德與他所執(zhí)著追求的自由與夢想,只不過是塞萬提斯先生對理想的一種具有高度概括的象征意義的描述罷了。同時這個人物形象又兼具一種精致的完美主義氣息,像極了一個雕刻精致的水晶。堂吉訶德把尋夢做到了極致,他遇到了現(xiàn)實中人們都難以遇到的困難與挫折,但他依然在波濤洶涌的海浪中,朝著心中那座理想的燈塔奮然前進。就像詩人汪國真說的那樣: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總而言之,我所朗讀的《堂吉訶德》節(jié)選段落,使倦怠者重新?lián)P起理想的風帆,使沉迷于眼前生活而茍且活著的人,重新拾起心中的信念,追求詩和遠方。
不管現(xiàn)實對我們?nèi)绾伟侔阏勰ィ垊e忘記,堂吉訶德們依舊在逐夢路上愈挫愈勇。就像歌劇《我,堂吉訶德》中所謳歌的那樣:
追夢,不會成真的夢!
去摘,遙不可及的星!
模擬評分
基礎(chǔ)等級:該作文對堂吉訶德這一人物現(xiàn)象由淺入深地進行分析,有條不紊地道出堂吉訶德的精神實質(zhì)以及對朗讀者的意義,論證有力。該考生的語言功底深厚,全文簡明通暢,長短句式錯落運用,讀來朗朗上口;比喻、引用等修辭手法的運用,提升了作文語言的內(nèi)涵。故本項評38分。
發(fā)展等級:該作文立意深刻,思路清晰??忌鷮λx朗讀篇目《堂吉訶德》體會很深,對堂吉訶德這一人物的認識深刻,剖析透徹。而且該考生還將《堂吉訶德》的相關(guān)內(nèi)容有機地融入對篇目的剖析中,如楊絳、歌劇《我,堂吉訶德》等。一名高三學生能對《堂吉訶德》有如此深刻的認識,足見該生平時之愛讀書、愛思考。故本項評18分。
綜合以上亮點,該作文最后得分:基礎(chǔ)等級38分+發(fā)展等級18分=5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