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勉
臺灣作家三毛曾寫過題為《簡單》的散文,結尾的話是這樣的:“我愛哭的時候便哭,想笑的時候便笑,只要這一切出于自然。我不求深刻,只求簡單?!?/p>
三毛經(jīng)歷豐富,思想獨立,在復雜紛繁的世界上,在其情感起伏的人生里,悟出了簡單的含義,向往著簡單的人生。這是對充斥著爭名奪利物欲橫流世界的一種不屑,也是對煩惱不斷擁擠不堪人生的一種不滿。一個涉世不深的中學生在題為《其實很簡單》的作文中說:“雖未得到人生的句號,但已擁有彌足珍貴的經(jīng)歷。只要努力追求過了,就可以無悔,一切的一切,其實很簡單?!彼刑幦松鸩诫A段,雖有些許經(jīng)歷,畢竟淺顯,有這般想法,要么是稚嫩的歸總,要么是故作的老成。
在這個世界上行走,是不易,是很累。不可知的危機等著你,剪不斷理還亂的無盡紛擾糾纏著你。所以,千百年來,人們一直渴望著簡單,也就不奇怪了。
欲求簡單,簡單生活,簡單做事,愿望是好的。但要做到,并不簡單。
熊培云說:“最簡單的東西我們可能看不見——但它們確實真實存在?!苯ㄖ髱熦愴层懺f:“最美的往往是最簡單的?!焙唵蔚膬?nèi)涵在簡單的話里凝練到了極致。
在身心壓力與日俱增的現(xiàn)實中,很多人覺得活得疲憊。簡單做人,簡單從事,成了內(nèi)心的追求。學生面對堆積如山的作業(yè),希望老師布置的題目最好簡單點;職場男女希望老板不要把亂麻似的工作每天壓到自己身上,盡量簡單點;更頭疼的是繁文縟節(jié)的人際交往、無休無止的應酬,在虛情假意中迎送,在言不由衷中往來,實在是驅不散的麻煩。還有職場和人際中那些搬弄是非、勾心斗角、互相傾軋,甚至是你死我活的明爭暗斗……置身如此人生境地,簡單成了奢望。于是,有人遠離喧囂塵世,躲進深山,刻意營造晨耕暮歸、粗茶淡飯的“返祖”生活。這樣的生活,形式上看來是簡單了,但還沒有還原到真實的簡單,更不用說達到貝聿銘所言的簡單之美了。
快刀斬亂麻式的簡單,只是暫時的逃避。循序漸進,對“此地”的生活刪繁就簡,也許才會抵達簡單的真實彼岸。
一開始就簡單的事情,無所謂簡單。只有經(jīng)歷過復雜后的簡單,過濾了麻煩后的簡單,才是真正的簡單。
簡單不是草率行事,不是隨性亂為。簡單是對復雜的有效調(diào)理,是對麻煩的積極破解。簡單就是要讓頭緒盡量少,可以不復雜就不必復雜。許多年前有個畫展,其中一幅作品,是墻上一大灘濺開的色彩,說是抽象畫。問畫家是怎么創(chuàng)作出來的,他輕松地回答,很簡單啊,把色料揉成一團扔上去就成。這不是簡單,這是亂來。為使詠春拳在實戰(zhàn)中更有效地發(fā)揮作用,一代宗師葉問淡化其他拳種里花拳繡腿的套路,創(chuàng)出了近身快打拳法。看上去比原先簡單了許多,但在實際搏擊中非常實用。到了李小龍,不但繼承了葉問的形,更悟到了他的神。到美國后,他進一步改進原有拳法,自創(chuàng)截拳法。出拳快而準,不少人看了認為太簡單,殊不知在實戰(zhàn)中更有效。
把簡單事情復雜操作,是愚蠢之舉;把復雜事情簡單處理,而且處理得當,才是擁有人生智慧的高明人。
(常朔摘自《解放日報》2017年8月31日 圖/錦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