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澤光 張文娟 張羽 田婧哲 朱斌,張家口學院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普通高??荚囌猩浫C制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文/張澤光 張文娟 張羽 田婧哲 朱斌,張家口學院
“高考”即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普通高校招生考試是我國最具社會影響的選拔性考試之一。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國家和社會各層面對高等人才需求的與日俱增,社會各界對“高考”的日益關注,由此推動了我國普通高??荚囌猩浫C制的在不斷改革和完善。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對目前考試錄取管理機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整理和分析,所獲得的研究結論可以為相關方面完善考試管理提供參考,有助于進一步提高普通高??荚囌猩浫」芾砉ぷ魉?。
高考;管理機制;對策
“高考”即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普通高校招生考試是我國最具社會影響的選拔性考試之一。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國家和社會各層面對高等人才需求的與日俱增,社會各界對“高考”的日益關注,由此推動了我國普通高??荚囌猩浫C制的在不斷改革和完善。特別是在1999年起,高校大規(guī)模擴招開始,考試招生錄取規(guī)模的劇增使考試招生錄取的深層次問題日益顯露出來,普通高校考試招生錄取機制需要進一步的改革與完善。高考擴招使考試管理過程中的報名、命題、考試、評卷及統(tǒng)計分數等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管理細節(jié)都不同程度地發(fā)生新的變化,考試管理機制需要不斷適應這些新的變化。特別是近年來,在高考過程中發(fā)生的一系列具有重大社會影響的事件,為我們敲響了警鐘,使得普通高校招生考試錄取機制的改革變得更加迫切。例如,2016河南高考:5天破4起涉高考舞弊案;2016年山東高考作弊考生22人違紀考生14人;2016年遼寧高考舞弊案5名被告獲刑等;都造成了巨大的負面社會影響。
面對上述問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一直在修改完善中,自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第二十五條規(guī)定:“在法律規(guī)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币虼?016年被稱為“史上最嚴”高考,作弊可判刑7年。但這也不能完全杜絕高考作弊的現象。可見“高考”在我國是何等的重要,不僅關系一個考生而且關系到整個家庭。因此普通高校招生考試錄取機制的改革與完善更關系我國人才培養(yǎng)與選拔的原則、方向與成效,如何解決普通高校招生考試錄取中存在的問題,成為我們政府有關部門亟待研究的課題,也成為全社會高度關注的熱點。
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管理包含多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管理難度大、要求高,社會關注度非常高,任何一個管理環(huán)節(jié)一旦出現問題,極易造成重大的不良社會影響;要有效防范上述管理問題的發(fā)生,必須從完善管理體制機制入手。因此本課題研究從對現行考試管理機制的分析著手,結合考試管理工作實際,系統(tǒng)梳理、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借鑒相關管理學理論與研究方法,提出進一步完善現行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管理機制的對策建議,希望能對有關部門加強高考管理,防范管理風險提供有益參考。
1.2.1 理論意義
本課題圍繞普通高校考試招生錄取機制展開理論分析和實證性研究,有利于豐富現行公共管理學科的研究內容和研究范式。雖然當前的公共管理理論研究的視域已經非常寬廣,深度已得到極大拓展,但圍繞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管理機制的研究成果較少,也正是對某一領域內某一細小問題的研究才逐漸匯聚成了整個公共管理研究理論的大海。對于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的管理機制的研究同樣是匯聚公共管理研究理論海洋的一滴水,能夠進一步細化和豐富公共管理理論的內容。
1.2.2 實踐意義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對目前考試管理機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系統(tǒng)梳理和分析,所獲得的研究結論可以為相關方面完善考試管理提供參考,有助于進一步提高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管理工作水平。
高考事關千萬考生前途和命運,事關政府的公信力。高考是為髙等院校選拔人才的主要途徑,必須體現公平、公正的原則,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的管理機制是實現公平、公正的主要保障。從現實問題出發(fā),研究探討完善現行考試管理機制的有效途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論文以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的管理機制作為研究對象,主要研究目標是想找出當前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管理過程中在管理機制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出現問題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之上提出具有針對性、在實踐中可行的完善方法。
研究內容包括:
(1)目前我國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的管理機制的構成及其運行狀況。
(2)目前我國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的管理機制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成因。
(3)如何完善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的管理機制。
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管理機制是指在考試管理系統(tǒng)內部的組成結構、相互聯系、具體功能及運行原理,這些因素是決定考試管理功效的核心,具有系統(tǒng)性、客觀性、內在性、自動性、可調性等特點。所謂系統(tǒng)性是指考試管理機制是一個完整的有機系統(tǒng),從上到下、從宏觀到微觀、從決策到操作等各方面都具有保證其功能實現的分支結構與控制系統(tǒng)。所謂客觀性是指考試管理中各組成部門的存在是客觀的,不論什么變化,只要考試存在,管理必然存在,而且其內部管理結構、機構功能等必然會產生,同時還需要與之相應的管理機制,這些都不會以某些主觀因素缺失。所謂內在性是指考試管理系統(tǒng)的自身結構與機構之間的相互關聯,其形成與作用是完全由自身發(fā)展決定的,如同植物的生長發(fā)芽一樣是一種在外部環(huán)境下的內運動過程。所謂自動性是指考試管理機制一經形成,只要考試發(fā)生,管理系統(tǒng)中各組成部分就會按一定的規(guī)律、秩序發(fā)生作用,為考試服務。所謂可調性是指考試管理機制在作用于基本組成單元的同時,也受到反作用力,只要調整或控制基本組成單元,就會影響管理機制對考試管理的作用效果。
目前我國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的管理機制的構成要素的主體是各級教育類招生考試管理機構,客體是考試管理機構管理的對象,包括考生、參與考試管理的工作人員及其他人員。因當前考試管理需要更多政府部門參與,協(xié)助管理的部門有時充當協(xié)調者的角色。各構成要素之間相互作用,構成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的管理系統(tǒng)。目前我國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的管理機制中存在的問題,具體在考試管理過程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有涉及資質審查、部門協(xié)同、保障資金、工作監(jiān)督和人才使用等管理工作,在實踐中,這些方面也容易出現問題。因此經過歸納,研究高考的管理機制,主要為資質審查機制、協(xié)同機制、資金保障機制、監(jiān)督機制、人才保障機制等幾個層面,問題集中表現為資質審查不嚴格、協(xié)同不力、資金保障不足、監(jiān)督不嚴、人才緊缺等。形成這些問題的原因各不相同,例如資質審查不嚴格是因為對違規(guī)現象的懲處力度不夠,政策有漏洞;協(xié)同不力是因為部門之間溝通不夠導致部門關系不順暢;資金保障不足主要是因為政府財政支付使用范圍狹窄,在財政支付范圍外的管理資金保障能力出現不足;監(jiān)督管理方面,因為缺乏有效的監(jiān)督工作方式及約束,監(jiān)督工作難以落實,監(jiān)督效果差;在人才保障方面,因為當前人事政策原因,人才引進、使用、培養(yǎng)和發(fā)展缺乏系統(tǒng)規(guī)劃,不能與當前考試管理發(fā)展對人才的需求相適應,造成人才緊缺的現象。
如何完善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的管理機制,根據上述問題及原因,本論文針對性的提出具有實際操作性的建議,如加大違法違規(guī)懲處力度,減少管理政策中的漏洞;加強溝通與交流,理順部門關系,增強協(xié)同管理的實效;擴大財政支付使用范圍,彌補資金缺口;建立量化的監(jiān)督工作方式,加強對監(jiān)督工作的約束以提高監(jiān)督實效;創(chuàng)新人才管理方式等建議,希望能對政府部門完善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的管理機制提供參考。
本項目的研究思路按照一般研究問題的方法進行,通過一些案例去發(fā)現問題,然后分析問題,最終解決問題。
要研究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的管理機制,先要清楚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的管理機制的構成。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的管理機制構成是以滿足考試管理需要的客觀規(guī)律為依據,以考試管理組織的結構為基礎,由若干子機制有機組合而成的。我國目前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管理的系統(tǒng)結構還主要依附在各級行政機構上,具有借助行政力量管理考試業(yè)務的特點。在國家層面上主要是依托教育部考試管理中心,在地方主要是省級教育考試主管部門。其組織的基本構成主要圍繞考試業(yè)務需要展開,各類業(yè)務組織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統(tǒng)轄之下,成為考試管理的主體,協(xié)同相關部門管理考試事物,組織結構隨外部環(huán)境變化而變化,也可以隨著考試發(fā)展需要進行調整。
分析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的管理機制中存在的問題,需要分析其組成部分的內在聯系、各部門功能及系統(tǒng)運行原理,通過分析這幾部分在當前考試管理中的運行狀況來確定出現問題的原因。
最后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在這一思路指引下,釆取了如下的研究方法:
文獻分析法:文獻分析法的重要價值在于通過文獻可以發(fā)現大量的、各種視角的同類問題研究成果,為相關內容的后繼研究提供資源。本人通過網絡和圖書館獲取了課題研究相關的圖書資料、學術研究成果資料、電子資源、以及互聯網信息,進行了分類整理,整合出有用的參考文獻及其觀點,給予本文以有力支持。
比較研究法:比較不同國家、不同地區(qū)關于高考考試管理的體制設置、政策法規(guī)以及具體管理辦法,比較不同行業(yè)管理機制的特征,以便為目前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管理機制存在的問題尋找原因并提供某些可供參考的建議。
現場調查法:利用參與考試組織工作的機會,在考點現場向考生、家長以及考試工作人員了解他們對現在考試管理工作的看法和意見。
通過上述方法,本論文闡述了目前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的管理機制的現狀,系統(tǒng)地總結出存在的問題,通過表面現象詳實地分析出原因,對應到管理機制中的不同層面,將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管理中現實存在的問題與管理機制聯系起來,借助管理機制中主體與客體的相互作用關系來分析目前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的管理機制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具有實際操作意義的措施。
[1]姜傳松.高考制度的合法性、現實困境與出路[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8,(07):17-30
[2]劉海峰.高考改革的回顧與展望[J].教育研究,2007,(11):21-26
2016年度河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招生考試專項)《普通高校考試招生錄取機制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項目編號:KSZX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