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文輝
摘要:自2012年生鮮電商元年至今,生鮮電商的發(fā)展勢頭有增無減。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支持電商、物流、商貿、金融等企業(yè)參與涉農電子商務平臺建設。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發(fā)展前景廣闊,發(fā)展?jié)摿薮?。但是電商企業(yè)在取得較高經濟效益的同時,也面臨著物流保鮮的巨大挑戰(zhàn)。為了提高生鮮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增強核心競爭實力,電商企業(yè)物流模式創(chuàng)新成為了發(fā)展的必由之路。
關鍵詞:電子商務;生鮮農產品;物流配送模式
生鮮農產品是指未經過加工或只進行清洗、切割、包裝等初級加工的水果、蔬菜、肉、蛋、奶、水產品及花卉等商品。生鮮農產品的冷鏈物流運輸活動對儲運、保鮮技術與運輸設備等具有較高的要求,而當下生鮮農產品的物流配送存在基礎設施不完善、物流成本偏高、運輸過程中的損耗較高等問題,嚴重阻礙著生鮮電商行業(yè)的發(fā)展。因此,優(yōu)化生鮮農產品電商的物流活動,對農產品生產者、生鮮電商企業(yè)以及消費者來說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農產品電商物流配送模式存在的一些問題:
1、物流配送規(guī)模較小,成本較高
很多中小企業(yè)農產品電商發(fā)展狀況欠佳,相應的業(yè)務量也就較低,農產品電商物流配送規(guī)模小,便沒有一定的規(guī)模優(yōu)勢,從而存在比較嚴重的浪費現象,也增加了物流成本。
2、物流網絡落后
我國農村較多的地區(qū)運輸通道仍然存在供需矛盾的現象,沒有對物流網點進行統一的分布,一些物流企業(yè)的分布并不集中。技術不斷革新的時代下,物流設備的革新較為落后。所以,信息網絡現如今的發(fā)展并不是特別令人滿意。
3、物流配送效率較低
能夠獨自做到提供綜合性的物流服務的物流企業(yè)還是少數,物流保鮮的裝備設施也比較落后,大多數企業(yè)都無法完成這一任務。
4、缺少強大的配送體系
對于大多數正在開展電商的傳統企業(yè)而言,還是缺少完整的、系統的、專業(yè)的貨物配送企業(yè),導致商品運輸時間的過長、成本過高。
5、物流配送缺乏標準體系
農產品電商雖然發(fā)展前景十分廣闊,但在物流配送過程中,對鮮活產品的全程冷鏈、對溫度的控制以及技術問題卻缺乏一個標準的體系,需要企業(yè)自己去摸索,去解決問題,這一因素制約了企業(yè)農產品電商的發(fā)展。
二、電商生鮮農產品物流配送運作模式的特點
1、生鮮農產品的易腐性
生鮮農產品在配送過程中易腐壞、變質以及易受外界污染等特點會造成食品安全問題,而隨著人們食品安全意識的提高,消費者對食品的質量要求更加嚴格。國家肉類食品質量監(jiān)督中心的抽檢結果顯示,春、夏季節(jié)食物中毒發(fā)生的概率最高,其中有 90%以上的食物中毒都是因為細菌數量超標導致的,因此保證生鮮農產品的質量是十分重要的。
2、生鮮農產品配送的時效性
生鮮農產品的新鮮程度與配送的時間成反比,即配送的時間越長,新鮮程度就越低。因此生鮮農產品在配送過程中更應注重時效性,才能保持較高的產品新鮮度。
3、生鮮農產品配送的多樣化
在電子商務背景下的消費者,他們對生鮮農產品的需求完全根據個人的需求而定,通常具有個性化,消費者希望在同一次的配送服務中,得到不同種類的產品;或者希望同一次訂購的產品能夠送到不同的地點等。
三、對電子商務背景下生鮮農產品物流配送模式淺探
1、改善基礎條件,加強農產品物流載體的建設
根據我國目前的基本情況,加強農產品批發(fā)市場的建設,是現階段提高我國物流管理水平的一個突破口。建立以農產品批發(fā)市場為核心的適合我國國情的物流體系,進一步加大批發(fā)市場的監(jiān)管力度,完善市場的各項法律法規(guī),在流通市場內部建立符合國際標準的檢疫監(jiān)測中心,為農產品貿易發(fā)展服務。
2、加強冷鏈物流的基礎設施,加強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建設
冷鏈物流是生鮮農產品電商運營的基礎,加強冷鏈物流建設要做到:一是加強冷鏈物流的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增加冷鏈物流覆蓋程度。企業(yè)自營物流與第三方物流協作運輸,降低物流成本。二是提高協同作業(yè)能力。無論是生鮮農產品電商之間、第三方物流公司之間還是二者之間,都應該注重協同作業(yè),充分利用運輸工具的載重能力,節(jié)約時間、成本,在終端與超市、便利店協同作業(yè),可以加快配送速度,提高消費者的滿意程度。三是在物流終端加裝具備冷藏功能自提柜,消費者可以憑借手機收到的驗證碼或二維碼等進行驗證取貨。
3、加強電子商務平臺建設,發(fā)揮信息技術的作用
電子商務平臺是改進的物流模式中的重要一環(huán)。一是加強冷鏈物流信息技術的使用,生鮮農產品從備貨到配送到簽收都應實時追蹤,實時記錄冷鏈物流狀況,將信息及時上傳到云端,方便商家和用戶的查詢,便于過錯追因,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二是在PC端、移動客戶端及時發(fā)布生鮮農產品信息,例如,當前農產品價格、農產品的價格走勢、優(yōu)惠活動信息等,為交易雙方提供一個相對透明的交易平臺。
4、規(guī)范生鮮農產品流通體系,健全質量追溯體系
一是對不同種類生鮮農產品規(guī)定合適的加工、運輸冷藏溫度;規(guī)范商品的包裝規(guī)格;確定不同種類生鮮農產品的質量檢驗標準,保障農產品的質量。二是對于生鮮農產品價值不同的問題,可以對產品進行"性價比"分類,主打高附加值易于做電子商務的產品如進口牛奶、水果等,對于較為廉價的蔬菜水果則可以采用贈送或搭配銷售的方法進行處理。三是生鮮農產品電商要關注生鮮產品物流操作規(guī)范和技術標準,建立完善的全程質量控制體系,推動質量安全認證和市場準入制度,以確保生鮮產品質量和物流效率。
5、推行農產品物流標準化,提高流通效率
物流標準化有利于降低流通損耗。因此,在做好物流用語、計量標準、技術標準、數據傳輸標準、物流作業(yè)和服務標準等方面基礎工作的同時,要加強標準化的組織協調工作。推行和國際接軌的物流設施、物流工具標準,以實現物流活動的標準化、合理化,適應國內和國際市場的競爭。
6、加強農產品的包裝技術的開發(fā)
包裝是物流重要要素之一,在儲存、運輸、銷售過程中具有保護功能、標識功能、美化功能;包裝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護農產品的使用價值,以防污染或腐爛變質,也有利于提高農產品自身的檔次。應根據不同產品特性,不斷改進包裝,發(fā)展農產品包裝的標準化、禮品化、系列化。
參考文獻:
[1]鐘燕.電子商務環(huán)境下農產品物流配送模式的對比分析[J].中國市場,2014(49)
[2]魏國辰.電商企業(yè)生鮮產品物流模式創(chuàng)新[J].中國流通經濟,2015(1)
[3]李夢蝶.生鮮農產品移動電商發(fā)展模式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4(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