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彥
【摘 要】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之中和數(shù)字化以及信息化時代之中,微課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能夠促進教學水平的提升,真正地實現(xiàn)教學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以及利用。因此本文以初中地理課堂為立足點,分析微課設計和制作內容的實際情況,以期為我國地理課堂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提升做出應有的貢獻。
【關鍵詞】初中地理;講授型;微課設計;制作內容;思考研究;地形地勢
一、微課的制作
(一)確定微課選題
作為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微課教學以現(xiàn)有的教學理論知識為基礎和核心,結合知識點來進行有效的課堂創(chuàng)作和設計。對于初中地理老師來說,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對教學大綱進行深入的解讀和分析,了解教學大綱中的重點和難點,其次還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分析學生的實際需求,掌握學生現(xiàn)有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習能力,立足于學生的興趣點進行課堂設計。微課選題的確定對提高整個課堂效率重大,因此初中地理老師需要站在宏觀的角度保證選題確定的合理性,比如我國八年級地理在第二章第一節(jié)之中主要講授地理和地勢這些知識,其中核心內容是我國的地勢和地貌分布情況,其中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是該章節(jié)之中的核心內容,因此老師在微課選題設計時必須要以該知識點為基礎。
(二)微課教案設計
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比,微課教學模式更加注重教案設計的合理性以及科學性,其中老師需要對現(xiàn)有的課程內容以及教案進行精心的構思,保證教學設計既符合實際的教學大綱要求,還能夠真正的愛站在學生的角度,實現(xiàn)學生的全方位發(fā)展。如果老師已經(jīng)確定了微課的選題,那么就需要以知識點為插入點,在課程設計的過程之中融入核心知識點,通過選題的設置來切入這個主題,保證學生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之下了解教案設計的實際要求。其次,老師需要采取分層次的形式進行地形圖的設置,直接展示我國的地勢和地貌。再次,老師需要進行知識點的強調,保證學生能夠掌握我國地勢的實際分布圖,利用各種多媒體教學資源來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感覺,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最后,老師需要將學生的自我檢測與教案設計相結合,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有效的總結,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改進,比如在學習我國的地勢這一章節(jié)時,老師需要以不同的環(huán)節(jié)為切入點,通過知識點的融入,主題的切入以及再次強調和多媒體的應用來提高教案設計的質量。
(三)微視頻的錄制
作為微課制作中的核心和關鍵,微視頻對提高課堂效率、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意義重大,在微視頻錄制的過程之中,老師需要利用不同的多媒體教學資源,通過視頻拍攝以及動畫剪輯的形式來錄制語音課程內容和知識點相關的視頻。首先老師可以直接啟動微課程制作系統(tǒng),然后單擊開始并打開相應的多媒體教學資源,然后直接啟動制作程序進行視頻錄制,在錄制結束之后可以直接生成視頻,然后選擇合適的儲存位置。另外不同的課堂模式以啟用數(shù)據(jù)為基礎,因此老師需要針對實際的教學點來進行細節(jié)的修改,為了提高整個視頻錄制的質量,老師還可以配上學生批判的背景音樂,最后合成相應的視頻。
(四)微課程的應用
老師在完成微視頻的錄制之后,需要將微課程與實際的教學相結合,充分地發(fā)揮課程的作用和價值。比如老師可以直接設置一個文檔,將所有的地理練習題放入其中,然后與微視頻以及相應的課件設計進行打包,放在班級的微信群或者是QQ群上,要求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進行練習和思考。學生在返校上課時,老師可以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積極地接受學生的具體反饋,分析學生在課外學習過程之中所遇到的難題,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將課堂學習與課外學習相結合。
二、方法與經(jīng)驗
(一)遵循微課的特點
微課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以及教學活動開展的實際重點和難點,因此老師在運用的過程之中,除了需要利用各種不同的教學經(jīng)驗之外,還需要了解微課教學的實際特點,其中容量小、內容少、時間短是微課的重要特點,因此老師需要注重時間的有效掌握,積極控制微視頻的錄制時間,保障視頻內容的合理性以及實用性。從另一個層面來看,微課之中的相關教學資源比較完整,因此教師可以充分的運用微練習、微課件以及有效教案和微反思來充分地發(fā)揮不同配套資源的作用和價值。
(二)注重經(jīng)驗的分享和交流
微課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因此與素質教育的內在要求相符合。其中老師需要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和點撥,幫助學生意識到地理學習中的精髓和奧秘,為學生提供更多互動和交流的機會,嚴格按照微課制作的相關要求保障技術達標。其次,在錄制微視頻的過程之中要注重聲音以及整個視頻的清晰度。
在信息化時代之中,微課獲得了學術界以及教育界的廣泛好評,在教學實踐之中取得的效果較為良好。因此,對微課進行應用的過程之中,除了需要充分地發(fā)揮該教學模式的作用和價值之外,還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既需要避免盲目跟風,也不能夠完全排斥,而是需要站在宏觀發(fā)展的角度,通過對自身教學模式教學情境的實際分析來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以此來真正地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三、結語
為了有效地落實素質教育,初中地理老師在課程設計的過程之中需要立足于學生的真實需求,結合素質教育的相關要求,以“以人為本”為核心,為學生提供更多動手實踐操作的機會,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學習和探究式的學習,在主動學習和合作學習的過程之中,提高個人的思維能力以及學習能力。微課教學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能夠有效地實現(xiàn)教學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以及利用,對提高課堂效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重大。因此,對于我國的初中地理教學以及其他學科教學來說可以充分地發(fā)揮這種教學模式的作用和價值,站在學生的角度實現(xiàn)微課設計的合理性,積極地利用各種多媒體資源,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和點撥,只有這樣才能夠為我國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