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萍
作文教學占據著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著實讓教師困惑。學生提筆就抓耳撓腮,苦于沒有可寫的內容;教師上寫作課僅僅局限于結論式教學,給學生布置一個作文題目就萬事大吉,缺乏寫作過程的指導,即使有一定的寫作指導也只是如何審題、如何選材、如何立意等程序性知識,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寫作素養(yǎng)。如何解決學生寫作無話說的問題?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說:“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潑地晝夜不息?!笨梢娚钍菍懽鞯脑慈?。
積累生活中的寫作素材,寫日記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但僅僅是一篇篇內容零散的日記,對寫作水平的提高微乎其微。怎樣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日記在寫作中的作用,讓這小小的日記來一個華麗的轉身呢?海南省??谑形逶春訉W校方沫老師執(zhí)教的寫作教學課《日記勤積累,妙手剪華章》給了我們很多有益的啟示。
一、傳達寫作真諦,消除畏難心理
上課伊始,方老師列舉了蘇軾、魯迅、朱自清等名家堅持寫日記,成就非凡業(yè)績的事例,這樣的導課方式既拉近了教師與學生的距離,又讓學生明確了日記對寫作的重要作用。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離不開生活?!钡菍W生大多不留心觀察生活,不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真、善、美,這樣就形成了作文與生活聯(lián)系不緊密的現(xiàn)象。日記是生活的原生態(tài)積累,激發(fā)學生寫日記的興趣,幫助學生養(yǎng)成認真、堅持不懈寫日記的習慣顯得尤為重要。為了將日記素材與真實生活有效鏈接,方老師請學生概括素材卡片的內容,并談談喜歡某張素材卡片的理由。這一獨具匠心的設計既訓練了學生的概述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又讓學生明白了“生活即寫作”(錢穆語)的寫作教學真諦,從而解決了學生寫作無話可說的問題,消除了學生對寫作的畏難情緒。
二、分類素材卡片,實現(xiàn)華麗轉身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腦中無寫作意識,手中無寫作素材,要寫好作文是空談。一篇篇日記好像是一塊塊美麗的布料,設計師只有根據一定的設計理念和風格才能將這些布料完美地縫合在一起,裁剪成一套美艷絕倫的時裝。方老師請學生們研讀手中的素材卡片,精選三張左右的卡片進行歸類,并為它們進行詩意化的命名。她引用作家娜妲莉·高柏《心靈寫作》中的名言,告訴學生只要運用好有聯(lián)系的日記素材就能寫出好文章的道理,教學板塊逐層推進,教學內容逐層深入。方老師巧妙地搭建起了日記素材與寫作之間的橋梁,小小的日記華麗轉身為一篇篇美文佳作。
三、巧用寫作食材,烹制饕餮大餐
基于上一教學環(huán)節(jié)“研讀素材卡片,學習分門別類”,方老師又將學生運用日記素材寫出完美作品的教學向前推進了一步。學生僅僅會運用素材寫作文還不是最終目的,怎樣把話說好才是本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要旨所在。學生在寫作文時怎樣活用素材卡片,巧妙地謀篇布局呢?方老師從“作文命名有內涵”“素材安排有詳略”“修改補充有目的”“提綱書寫有思路(線索)”四個方面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這就啟示學生要從內容、結構、詳略安排等方面把那些有聯(lián)系的日記素材裁剪成華美的文章。就像巧婦有了顏色各異、用途不同的食材,運用高超的技藝才能烹飪出令食客垂涎欲滴的饕餮大餐。
生活是寫作的不竭源泉,日記是生活的真實記錄。縱觀本次寫作教學課,采用逐層推進的板塊式結構,注重學生寫作過程的指導,教學內容由淺入深,直至達到令觀課教師叫絕的課堂高潮。方老師既讓學生明白“生活即寫作”的寫作真諦,又啟示學生要把有生活聯(lián)系的日記素材進行分類,進而巧妙布局成就美文?!叭沼浨诜e累,妙手剪華章”的課例很好地體現(xiàn)了《語文課程標準》中“注重寫作過程中搜集素材、構思立意、列綱起草、修改加工等環(huán)節(jié),提高獨立寫作的能力”的要求。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樣的日記積累一定能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素養(yǎng),記錄他們成長的精彩點滴,書寫花季少年人生的美好篇章。
(山西省運城市絳縣衛(wèi)莊初中;0436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