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進
【摘要】 目的:觀察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中實施利培酮方案、阿立哌唑方案的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5月-2016年8月筆者所在醫(yī)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癥患者48例進行隨機分組研究,對照組24例,選擇利培酮方案治療,治療組24例,選擇阿立哌唑方案,統(tǒng)計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ANSS評分,比較兩組療效。結(jié)果:治療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70.83%,明顯低于治療組的95.83%;且對照組的各項PANSS評分均高于治療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并發(fā)癥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對于患有精神分裂癥對患者,選擇阿立哌唑方案療效突出,在對患者臨床療效不斷提升的基礎上,改善其一般病理癥狀、陰性癥狀及陽性癥狀評分,從而改善預后,可推廣。
【關(guān)鍵詞】 PANSS評分; 精神分裂癥; 利培酮方案; 阿立哌唑方案; 有效率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2.08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32-0165-02
精神分裂癥是臨床精神科常見疾病,該病在青壯年人群中較為多見,藥物是臨床治療該病的首選,所選藥物有利培酮及阿立哌唑等[1]。為評價利培酮方案、阿立哌唑方案應用于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價值,本研究選取2014年5月-2016年8月筆者所在醫(yī)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癥患者48例,觀察比較兩種方案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5月-2016年8月筆者所在醫(yī)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癥患者48例進行隨機分組研究。對照組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齡27~50歲,平均(36.6±1.11)歲。治療組24例,男16例,女8例;年齡25~47歲,平均(37.2±2.00)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對照組選擇利培酮方案:給予患者服用利培酮(齊魯制藥有限公司,H20070319),初始劑量為1.0 mg/d,用藥10 d后,逐漸增加藥量,以4.0~6.0 mg/d為標準進行治療。(2)治療組選擇阿立哌唑方案:給予患者服用阿立哌唑(成都康弘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H20060521),初始劑量為5.0 mg/d,根據(jù)患者病情逐漸增加藥物劑量,用藥10 d后,以15.0~20.0 mg/d為標準進行治療,最大劑量不超過30.0 mg/d。兩組均治療60 d。
1.3 療效評定標準
采用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PANSS)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臨床癥狀進行評定[2],包括一般病理癥狀評分、陰性癥狀評分及陽性癥狀評分等,評分越高,表明其癥狀越嚴重。以治療后PANSS量表臨床評分的降低情況為標準,對患者療效進行評定,PANSS評分的降低幅度超過60.0%為顯效,降低幅度40.0%~60.0%為有效,降低幅度不足40.0%為無效[3]。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收集的所有資料都予以建立數(shù)據(jù)庫,選擇SPSS 19.0軟件對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的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治療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70.83%,明顯低于治療組的95.83%,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ANSS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陰性癥狀、陽性癥狀及一般病理癥狀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的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陰性癥狀、陽性癥狀及一般病理癥狀評分明顯下降,且治療組的各項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治療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治療后,對照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33.33%,治療組為8.33%,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劉建君等[4]發(fā)現(xiàn),精神分裂癥患者多伴有嚴重的認知功能障礙,利培酮以及阿立哌唑均為其常見治療藥物,其中利培酮能對患者體內(nèi)5-HT2A受體、多巴胺D2受體產(chǎn)生阻斷作用,從而達到改善病情的效果。盡管利培酮方案應用效果突出,但是在改善PANSS評分方面效果有限,同時還可能會有嘔吐、體重增加、肌強直以及震顫等并發(fā)癥出現(xiàn),所以該方案應用效果存在爭議[5-6]。
阿立哌唑作為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能夠有效控制患者癥狀,促進患者社會、心理等功能的恢復,進而改善患者生活的質(zhì)量[7-8]。不僅如此,阿立哌唑還能對5-HT2A受體還能產(chǎn)生拮抗作用,通過對多巴胺的基本功能進行調(diào)節(jié),在防止其亢進癥狀初選的基礎上,有效激活5-HT1A受體以及D2受體等,可防止嘔吐、體重增加、肌強直以及震顫等并發(fā)癥出現(xiàn)[9-10]。此外,當患者接受阿立哌唑方案后,藥物會對其多巴胺D2受體產(chǎn)生阻斷作用,在對其陰性癥狀及陽性癥狀有效改善的基礎上,進一步改善其一般病理癥狀從而有效降低患者PANSS評分[11]。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70.83%,明顯低于治療組的95.83%(P>0.05);兩組并發(fā)癥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組各項PANS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這與陳方斌等[12]的研究結(jié)果相符。
綜上所述,對于患有精神分裂癥對患者,選擇阿立哌唑方案療效突出,在對患者臨床療效不斷提升的基礎上,改善其一般病理癥狀、陰性癥狀以及陽性癥狀評分,從而改善預后,可推廣。
參考文獻
[1]趙晶媛,李文強,楊淑珍,等.可變劑量阿立哌唑、喹硫平與利培酮治療青少年首發(fā)精神分裂癥近期療效與安全性比較[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6,24(1):8-13.endprint
[2]梁英,蘇允愛,黃繼忠,等.喹硫平和氟哌啶醇治療精神分裂癥急性期興奮激越的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3,27(4):262-267.
[3]李軼琛,馬筠,徐漢明,等.阿立哌唑聯(lián)合治療對奧氮平治療后體重增加的精神分裂癥患者脂聯(lián)素和瘦素水平影響[J].中國神經(jīng)精神疾病雜志,2016,42(7):410-414.
[4]劉建君,孫菊水,沈鑫華,等.利培酮和奎硫平治療對女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殖激素和骨密度及體質(zhì)量的影響[J].中華精神科雜志,2014,47(5):288-292.
[5]侯云躍,范林鈺,劉茂航,等.利培酮、喹硫平單用和分別聯(lián)合鹽酸舍曲林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臨床對比研究[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6,33(6):985-988.
[6]李江嬋,朱政仁,袁水蓮,等.焦點解決短期取向團體治療對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響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6,19(31):3874-3877.
[7]周芳珍,阮曉晶,黃尚崗,等.齊拉西酮聯(lián)合小劑量喹硫平治療青少年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及對心電圖QT間期的影響[J].廣東醫(yī)學,2013,34(9):1434-1436.
[8]張艷,康傳媛,元靜,等.COMT基因多態(tài)性與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臨床療效及認知功能的關(guān)聯(lián)性分析[J].中華行為醫(y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7,26(1):32-36.
[9]鄧小娟,楊彥春,王強,等.帕利哌酮緩釋片與利培酮片治療女性首發(fā)精神分裂癥療效和安全性對照研究[J].中國神經(jīng)精神疾病雜志,2013,39(6):355-358.
[10]岳玲,李冠軍,王繼軍,等.低頻重復經(jīng)顱磁刺激治療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頑固性幻聽的療效及安全性研究[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33(2):177-180.
[11]唐偉,楊馥銀,溫娜,等.棕櫚酸帕利哌酮長效針劑與利培酮治療首次發(fā)病精神分裂癥患者的隨機對照研究[J].中華精神科雜志,2016,49(2):76-80.
[12]陳方斌,孫劍,閻同軍,等.奧氮平、阿立哌唑治療精神分裂癥后肝臟脂肪含量變化及其與胰島素抵抗的關(guān)系[J].中國神經(jīng)精神疾病雜志,2015,41(11):646-650.
(收稿日期:2017-07-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