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丫丫媽 圖/沫 沫
發(fā)現寶寶的好
文/丫丫媽 圖/沫 沫
過慣了二人世界的我,總覺得孩子是一個大麻煩,照顧他吃、喝、玩、樂不說,還得照顧他的情緒??墒莾扇龤q的孩子,脾氣說變就變,最煩人的就是哭,困了哭,餓了哭,不順心意了也哭,哭起來沒完沒了,大人各種哄常常也是無濟于事。
丫丫一直是一個身強力壯的寶寶,除了半歲時發(fā)過小兒急疹,基本上不生病。偶爾發(fā)燒感冒,不用用藥,兩三天準好。大家都說,上幼兒園孩子最愛生病了。去年丫丫上寶寶班,成為唯一一個學年全勤寶寶,讓我自豪了好一陣子。沒想到,今年正式入園沒幾天,高燒,咳嗽,一直不見好,急得我半夜給丫丫掛了急診。驗血、拍過胸片后,醫(yī)生果斷判定是肺炎,需要住院治療。
急匆匆地辦完手續(xù),孩子住進了兒科病房。抽靜脈血,做皮試,做彩超,做CT……每一樣都是孩子沒見過,沒經歷過的,她都充滿了恐懼。于是,每次檢查前,我都會給她講彩超是怎么回事,CT怎么做,也不知道她能否聽得懂,只希望她不再對自己不了解的事物那么害怕。
小手被埋了針,一天輸兩次液,喝三回苦苦的中藥,早中晚三遍做霧化,還得做兩次排痰、一次激光治療……孩子漸漸習慣了每天的日程,配合得很好,極少哭鬧。早中晚餐都是自己舉著勺子大口吃得倍兒香,就連煮雞蛋都是她自己剝殼。和醫(yī)生、護士有說有笑,還能自己去護士站取藥、送藥(父或母跟在身后)。怕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擔心,我們沒把孩子生病的事情告訴他們,夫妻倆輪流請假在醫(yī)院護理,雖然辛苦一些,但是孩子在我們的照顧下,病情很快好轉。
三人間的兒科病房里,其中一個也是三歲的男孩,比丫丫小兩個月,被家人寵得不得了,病床前天天圍著一群人,除了爸爸媽媽,還有聞訊趕來的老人們。男孩一會兒說想喝粥,奶奶趕緊在家熬好了粥送到醫(yī)院,然后追著孩子一口一口地喂;孩子一會兒說想吃葡萄,姥姥洗干凈了葡萄,一顆一顆剝好了皮,還用勺子將籽剔出來,才塞進孩子嘴里;西瓜也是如此,用勺子切成小丁,西瓜籽也一粒一粒地擇干凈……在家人如此精心呵護下,男孩還是經??摁[不停。
另一個是6歲的女孩,長得個子高高的,除了睡覺,就像黏在爺爺身上一樣,吃飯得抱著,做治療得抱著,輸液得抱著,還必須爺爺站著抱,一旦坐下就鬧個不停。沒事兒的時候,爺爺抱著她在樓道里遛來遛去,成為病區(qū)里一道特別的風景線。從這些磨人的孩子身上,我越來越發(fā)現丫丫的懂事和乖巧,也越發(fā)自信地放手讓孩子自己鍛煉、成長。
編輯 邱瑞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