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靈芝
我國教育學者王紅宇認為:“所謂合作學習,就是在課堂教學以小組學習為主要組織形式,根據(jù)一定的合作型程序和方法促進學生在異質(zhì)小組中共同學習,從而利用合作進行人際交往,促使學生認知、情感的教學策略體系?!痹谟⒄Z課堂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小組成員間相互交流,提高學習效率。給學生自主合作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團體合作和競爭意識。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是小學英語課堂學習的核心學習方式。
但在日常的聽課、教學中發(fā)現(xiàn),小組合作學習仍停留在機械操練上。小組活動時,小組成員湊在一起嘰喳一陣完事,很難有思維的碰撞。后進生不敢表達自己的觀點。小組活動后只請幾名學生代表匯報成果,或請一兩個小組展示活動,無法體現(xiàn)人人參與,互幫互學的合作精神。
那怎樣的小組合作才體現(xiàn)它的有效性呢?
一、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團體精神
一般的小組模式都是四人小組。在構(gòu)建小組時盡量保證每個小組有一個優(yōu)等生,兩個中等生,一個后進生。要合理分配小組成員,讓每個成員明確自己職責。一號當組長,負責組織討論、合作與主持大局;二號當紀律員;三號當記錄員;四號當匯報員,每個學生各司其職。各小組成員的分工不是不變的,一段時間后,要調(diào)換他們的任務,讓學生對小組中的四個角色都有所了解、都會做,并且明白四項工作同樣重要,缺一不可。在小組合作活動中強調(diào)“組榮我榮”的集體榮譽觀,評價不僅關(guān)注個人成績,更關(guān)注小組集體的成績。小組成員間必須互幫互助,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才能取得好的成績。
二、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和樹立學習信心
小組合作要有實效性,一定要形成“組內(nèi)合作,組間競爭”的格局。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我經(jīng)常把小組合作學習設(shè)計到競賽、游戲、短劇比賽,將個人間的競爭變?yōu)樾〗M間的競爭。(粵教版)《英語》五年級,每個UNIT的Vocabulary ,都提前布置學生學習單詞,上課時進行小組單詞競賽。小組間自行選擇PK的小組,兩個PK小組選擇一人做裁判,其他成員大聲讀出這個單元的新單詞,正確的加分,對方裁判發(fā)現(xiàn)有錯并糾正的,對方加分。如果有學生沒有準備好,小組就會失分,他們小組就會在這場PK中輸?shù)?。在競賽中學生領(lǐng)略到比賽的激烈和小組成員共同努力的重要性。勝出的滿足感也會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刺激學生的更強的競爭意識。
學生學習能力是有差異的,每個學生之間的特性也有不同。小組活動中開放、寬容的氛圍有助于幫助后進生建立學習的自信心,使他們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例如話劇表演,表演除了英語語言的表述外還要有表演的技巧。通常學習不好的學生在“演”這方面都會比學習好的學生強,表演時后進生就可以發(fā)揮自己的特長為小組出力,設(shè)計一些搞笑的、夸張的動作表情,讓本組的表演更出色。(粵教版)五年級上冊, 在創(chuàng)編Unit6 Shopping for a school party 時,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表演do magic 時,在變出 “chicken”時“咯、咯、咯”叫,用兩手比作的雞翅膀;變出 “l(fā)ion” 時“哇、哇、哇”吼;變出“flowers”作花狀,引來同學一陣陣笑聲!他們從同學的認可中樹立學習的信心。
三、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達到相互促進共同進步
英語教學中大量的小組合作學習,促進學生間互相彌補、互相幫助、互相監(jiān)督。朗讀是英語學習的第一關(guān),也是語言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一個人同時組織學生的課內(nèi)外朗讀是很吃力的,借助小組的力量就輕松多了。朗讀時由成績第二名的同學檢查第三名,第三名的同學督促后進生,后進生去檢查學習最好的。經(jīng)過實踐,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讓后進生從最好學生的朗讀中學習英語的讀音、語調(diào)。后進生去檢查最好的同學朗讀激發(fā)他的上進心與積極性。而學習最好的學生讓他們起到模范帶頭作用,替代老師去組織或督促同學們的朗讀作業(yè)。這樣可以讓小組成員間起到一個相互學習,相互激勵的作用。為了有效地防止小組成員間出現(xiàn)各顧各的現(xiàn)象,可以把小組成員按優(yōu)良中差分為A、B、C、D,每次的小組匯報由不同類的組員進行。對于一些基礎(chǔ)性的問題,必須由C或D類的組員代表小組匯報,否則小組不得分。這樣的抽查模式讓每個學生明白,為了小組的榮譽就必須互相促進共同進步!
小組合作學習一定注意開發(fā)組織資源,根據(jù)英語課堂的需要和各組員的能力、愛好承擔不同的工作,卻又相互學習合作。這不僅保證了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得到發(fā)揮,而且使每一位學生都獲得了品德與知識的雙贏。我班有一個孩子,三、四年級的英語學習都很差,之前的英語老師說他有學習困難癥。我接手后,運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讓他擔讀書組長去檢查組內(nèi)成績最好的女孩子。而這個女孩也很有愛心地輔導他,表演時讓他負責設(shè)計動作。雖然每次他的臺詞都不多,但他學習的積極性越來越高。加上組員對他的肯定和幫助,他的英語成績有了很大的進步,在期末的全市統(tǒng)考中考出80多分,這就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四、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形成高效課堂
無論是那種教學模式,它的好壞決定于課堂效果。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必須體現(xiàn)其高效。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老師一個人教幾十位學生,但小組合作學習是一個教一個,甚至幾個教一個,如果能利用好,提高課堂效果是必然的。短文教學,很多老師反映教短文好累,一個人講到滿頭大汗,下面的學生一臉茫然,小組合作學習卻使問題簡單化。(粵教版)《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6 More reading and writing--The Tree Planting Day。首先,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根據(jù)問題,When is the Tree Planting Day in China? When in the US? Who started it?討論學習,同時把小組無法理解的內(nèi)容圈出來。接著,小組間相互學習,兩兩小組間派出組員到對方小組指導他們學習不懂的(就是他們?nèi)Τ鰜淼膬?nèi)容)。最后,都弄不懂的由老師解決。結(jié)果整篇短文我只教讀了J. Sterling. Morton,一篇短文就這么簡單的解決了,還有時間做其它的課外閱讀。
小組合作學習真是一種非常實用的學習模式,教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相信每一個學生,調(diào)動好每一小組。以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高參與、高興趣、高成就感為小組活動的目標,有效地設(shè)計教學活動。當然,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教學形式還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地摸索、嘗試、積累,爭取日趨完善,熟練運用,讓更多學生獲益,使小組合作學習更有實效性。
參考文獻
[1]王坦.《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施》中國人事出版社,2003[3].
[2]盧小玲《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以生為本”》《人民教育--生本專輯》,2009年第15-16期p28-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