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風
第一百零五回 救命藥物不可缺 監(jiān)守自盜現原形
□碧海風
7歲的佳佳(化名)是濟南的一名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兒,經過先期治療,目前已經進入平穩(wěn)期,需要持續(xù)服藥,而巰嘌呤片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但是從今年年初開始,佳佳的媽媽發(fā)現,這種“救命藥”竟然很難買到,即使一些大醫(yī)院也開不出來,無奈的她只能求助網絡購藥或者讓朋友在其他城市代買。而國內僅有的近十家生產巰嘌呤片的企業(y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們的巰嘌呤片生產線目前基本上處于停產狀態(tài),其原因是原料漲價、利潤太低等因素。(2017年11月17日《北京青年報》)
巰嘌呤片,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是個很陌生的詞匯。有媒體曾列出短缺“救命藥”名單,其中包括注射用放線菌素D、氯解磷定注射液、注射用促皮質素、地高辛口服溶液等10余種。如今,巰嘌呤片也加入了這個“大家庭”。
不僅僅是廉價的“救命藥”缺貨,很多廉價的普通藥也常常買不到。紅霉素眼膏、復方甘草片等等,曾經是很多家庭的必備良藥,幾毛錢的價格也給很多人留下美好回憶。然而,這些家庭常用藥也開始漲價了,有的藥品甚至在短短一年內價格漲了20倍。令人不解的是,雖說價格上漲,有些廉價藥還是鬧起了藥荒。有媒體報道,一位多年從事臨床工作的醫(yī)生說,現在科室里能見到的廉價藥品越來越少了,例如0.8元1支的氯霉素眼藥水,8元100片的牙周靈片,4.5元一瓶的甲巰咪唑片等便宜又好用的小藥已經愈來愈少。
由于藥物奇缺,國產巰嘌呤片以前僅40元一瓶,如今被炒到148元還很難買到。無奈的病人家屬只能四處求藥,情況好一點的,是在正規(guī)地方買不到,但在黑市還有,只不過價格高出了十幾倍、幾十倍甚至幾百倍;情況惡劣的,就是根本沒有,哪兒也沒有。有的只能無奈以1400元一瓶的價格選擇境外代購進口藥,可真?zhèn)魏童熜Ь鶡o法保證。
孩子不幸患上了白血病,對于任何一個家庭來講都是一個沉重的打擊?;疾〖彝ゲ粌H僅要承受高額的治療費,同時孩子還要承受一般人不能忍受的痛苦,即使是這樣,孩子的生命隨時都有可能朝夕不保。
李克強總理近日對媒體有關“白血病患兒遭遇廉價國產藥短缺,進口藥一瓶超千元”的報道作出批示:“白血病患兒缺藥將使這些家庭雪上加霜,要將心比心,高度重視所反映問題,抓緊采取有效措施,特事特辦,切實加大國產廉價藥生產供應保障力度,切實緩解患兒家庭的‘用藥之痛’?!薄皩⑿谋刃摹薄疤厥绿剞k”,總理的批示猶如一劑良藥,疏解了患者焦慮,正如一名白血病患兒的媽媽所稱,“看到報道,病友們都很開心,溫暖在心”。
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隨即會同食藥監(jiān)總局等部門對巰嘌呤的短缺情況開展了相關信息核查。目前,國內有巰嘌呤原料藥批準文號生產企業(yè)3家,但是僅1家實際在產;制劑生產企業(yè)6家,但僅2家企業(yè)近兩年實際在產。2016年下半年,在產的1家企業(yè)因原料藥價格上漲過快、采購困難停產;2017年上半年,在產的另一家企業(yè)因GMP認證停產,導致巰嘌呤出現供應較大程度短缺。經衛(wèi)生計生委、食藥監(jiān)總局兩部門與有關企業(yè)多次會商協(xié)調,加快GMP認證審批程序,近日,浙江江北藥業(yè)恢復巰嘌呤生產供應。
根治廉價救命藥反復斷供的頑疾不能靠“救火”,曝出一個解決一個不是長久之計,完全依賴市場也不是辦法。畢竟救命藥對患者屬于“剛需”,但各市場環(huán)節(jié)往往有多種考慮。為此,必須統(tǒng)籌安排,既要快速應對燃眉之急,更應著力建立長效生產、供給機制,彌補市場手段的不足。解決救命藥問題,從政策制定到生產銷售,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每個參與者都應該將心比心,時刻懷揣四個字——“人命關天”。
此正是:
民生無小事,
枝葉總關情。
今年6月初,云南省德宏州紀委發(fā)現隴川縣民政局存在干部職工及親屬違規(guī)享受低保問題,隨后德宏州和隴川縣紀檢部門迅速介入調查。11月15日,德宏州紀委印發(fā)《關于隴川縣民政局“靠山吃山”塌方式違紀違法案件的通報》。通報指出,隴川縣民政局長期以來對申請享受低保人員抽查、核實、公示把關不嚴、監(jiān)管缺失,70%以上干部職工親屬違規(guī)享受低保,把服務群眾的權力當作親屬獲利的“工具”。德宏州委、州紀委和隴川縣委、縣紀委嚴肅查處了相關人員,隴川縣民政局5名班子成員、4名股所級干部受到黨政紀處分,40名領導、干部職工及配偶親屬違規(guī)享受城鄉(xiāng)低保被責令清理、清退。
從媒體介紹來看,隴川縣民政局共有干部職工56名,有40名領導、干部職工親屬享受城鄉(xiāng)低保102人,不符合享受城鄉(xiāng)低保的達82人,其中4名領導干部、23名干部職工及配偶直系親屬違規(guī)享受城鄉(xiāng)低保44人,違規(guī)享受低保資金40.5萬余元,其他旁系親屬違規(guī)享受低保38人。
低保的本義是保障低收入、困難群眾的正常生活。民政局是負責審核低保的,是為低保把關的。一個縣民政局,竟然有七成干部職工家屬違規(guī)吃低保,簡直是把國家的低保福利變成了單位內部的職工福利。這種“靠山吃山”的“坦然”著實讓人大跌眼鏡。
在接受央視采訪時,民政局原局長楊恩增聲稱自己也“大吃一驚”,并如此為自己辯解:“我們也是按照30%的比例去抽查,但是‘燈下黑’,對老百姓那邊去抽查了,干部職工家屬沒有抽查。”
“選擇性抽查”,這算什么抽查?倘若都是這樣“選擇性抽查”,那審核也不過是場形式主義的“秀”。楊恩增認為民政局出現“燈下黑”,跟沒有抽查干部職工家屬有關,但問題恐怕沒有那么簡單。作為民政局工作人員,對領取社保的規(guī)定肯定心知肚明。他們的親屬違規(guī)領取社保,一定經過了其默許、暗示甚至慫恿。如此大面積的違規(guī),想必在該局內部成了一種你知我知、心照不宣的“潛規(guī)則”。就算存在走形式作抽查,抽查者和違規(guī)者本就形成了合謀,能查出什么來?
毋庸置疑,最低生活保障金是困難群眾的“救命錢”。但是,低保金雖然不算多,卻總有些人惦記著這塊“唐僧肉”,削尖腦袋琢磨著怎么能美美吃上一口。低保的發(fā)放,必須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務必精準識別,以防出現挪用擠占、錯保漏保,包括某些心懷詭計的人揩油抽成。隴川縣民政局“靠山吃山”塌方式違紀違法案件的曝光警示我們:當權力的行使全然游離于規(guī)則和制度之外,有權能不任性?能不“燈下黑”?
須知,“公款姓公,一分一厘不能亂花;公權為民,一絲一毫不能私用”。要杜絕低保領域的“靠山吃山”現象,一方面,要加強對于權力運行的監(jiān)督,著力從外部發(fā)掘監(jiān)督力量,通過民政系統(tǒng)自上而下的監(jiān)督、紀檢監(jiān)察部門的監(jiān)督,以及來自人民群眾的社會監(jiān)督,建立起全方位的監(jiān)督體系,讓監(jiān)督不留死角,讓低保評定全程“曬”在陽光下。另一方面,一旦發(fā)現問題,要及時啟動問責程序,讓以權謀私者付出沉重的代價。
正所謂:
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
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
黎 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