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慶
(泰州市中醫(yī)院急診科,江蘇 泰州 225300)
·基礎研究·
降鈣素原、C反應蛋白在感染性疾病診斷中的應用
袁 慶
(泰州市中醫(yī)院急診科,江蘇 泰州 225300)
目的 分析降鈣素原、C反應蛋白在感染性疾病診斷中具體效果。方法 選取了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到本院就診的50例,患者按照細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將患者分為細菌感染組和病毒感染組,分別測定不同感染情況下患者降鈣素原及C反應蛋白的變化情況,進行對比觀察。結果 病毒感染組血清降鈣素原陽性比率為12.9%,細菌陽性比率為88.8%,病毒感染組C反應蛋白陽性比率為8.6%,細菌感染組陽性比例為40%,降鈣素原的敏感程度要顯著地高于C反應蛋白。結論 感染性疾病患者患病早期血清中的降鈣素原的敏感程度要顯著地高于C反應蛋白,將兩者的測量結果相結合,對早期診斷感染性疾病有較強的指導意義,可以大大提高疾病的檢出率。
降鈣素原;C反應蛋白;感染性疾??;臨床診斷
患者在接受病癥治療的期間,身體的免疫力嚴重降低,致使各種感染性疾病的患病率顯著提高,如因手術切口處理不當而引起的切口感染,在外科臨床手術中就很常見。傳統(tǒng)檢驗指標在患者有病灶炎癥時判斷比較準確,在特異性方面則表現(xiàn)較差,難以為診斷提高可靠依據(jù)。而降鈣素原的敏感程度要顯著地高于C反應蛋白,兩者的測量結果相結合,對早期診斷感染性疾病有較強的指導意義,可以大大提高疾病的檢出率。本文研究分析降鈣素原及C反應蛋白在診斷感染性疾病中的應用效果,具體研究內容如下。
本次研究選取了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到本院就診的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被診斷為細菌性感染的患者有27例,包含了細菌性痢疾8例,細菌性肺炎12例,敗血癥患者4例,結核性腦膜炎患者3例[1]。另外有診斷為病毒性感染的患者23例,其中包含了乙型肝炎患者10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7例,帶狀孢疹病毒3例,單純孢疹病毒患者3例。按照細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將患者分為細菌感染組和病毒感染組,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體質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在對患者進行臨床觀察之后,根據(jù)感染性質的不同分為細菌感染組和病毒感染組,,分別測定不同感染情況下患者降鈣素原及C反應蛋白的變化情況,進行對比觀察。其中,使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測定法測量降鈣素原,在不同的感染情況下,觀察降鈣素原是否會發(fā)生變化,并進行詳細的的記錄。而測定對于C反應蛋白則需要使用免疫擴散試驗,對C反應蛋白的測量情況也要進行詳細的記錄,最后和降鈣素原的測定結果進行對比分析。[2]。
所有資料均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9.0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分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如果患者血清中的降鈣素原含量≥0.5 μg/L,則診斷結果判定為陽性,如果患者血清中的C反應蛋白含量≥10 mg/L,則診斷結果判定為陽性。按照上述測定方法進行測定,并對測量結果進行統(tǒng)計后發(fā)現(xiàn),病毒感染組中有3例降鈣素原患者測量結果顯示為陽性,陽性比率為12.9%;細菌感染組中有24例患者降鈣素原測量結果為陽性,陽性比率為88.8%。病毒感染組患者中有2例患者C反應蛋白檢測結果為陽性,陽性比率為8.6%;細菌感染組有17例患者C反映蛋白檢測結果為陽性,陽性比例為40%。兩組患者具體的檢測結果如表1。
表1 降鈣素原及C反應蛋白的檢查結果的具體 [n(%)]
目前,臨床上對于感染性疾病的診斷方法主要靠測量患者體溫,檢測患者白細胞情況,檢測C反應蛋白情況,以及相關病理依據(jù)進行判定,但這些指標在患者有病灶炎癥時判斷比較準確,在特異性方面則表現(xiàn)較差。而依靠細菌學檢測來進行診斷,則受到患者體質、時間、環(huán)境、抗生素使用情況等多種不確定因素的干擾,每一種因素的變化,都有可能影響到最終的檢測結果,使得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診斷受到重重限制。而使用血清降鈣素原進行檢測,可以在早期診斷中就進行確診。
醫(yī)學研究表明,感染性疾病患者患病早期血清中的降鈣素原的敏感程度要顯著地高于C反應蛋白,兩者的測量結果相結合,對早期診斷感染性疾病有較強的指導意義,可以大大提高疾病的檢出率,另外,以此來指導抗生素的使用可以有效避免抗生素使用不當所引起的不良反應。而且,在本次研究過程發(fā)現(xiàn),患者血清中的降鈣素原數(shù)值的大小與患者被感染的程度及預后情況呈正相關關系,在臨床治療上,可以將降鈣素原指數(shù)作為參考依據(jù)[5]。
綜上所述,降鈣素原結合C反應蛋白在早期診斷感染性疾病方面的效果良好,非常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1] 安紅偉,盧昌均.降鈣素原、白細胞介素6和超敏C反應蛋白對急性危重腦血管病患者早期發(fā)熱的診斷價值[C].中華醫(yī)學峰會暨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病學分會全國中青年神經(jīng)病學學術會議,2015.
[2] 吳杰敏,程利恒,張國強.聯(lián)合SAA、CRP和PCT檢測方法對早期小兒消化道感染診斷的應用價值分析[C].中華預防醫(yī)學與臨床醫(yī)學論文匯編,2015,
R446.6
B
ISSN.2095-6681.2017.28.104.02
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