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多了一排公用自行車,清新如綠,快要與身后的草叢融為一體,是勃發(fā)的生機,向生活貼近。
【素材運用亮點1】鏡頭聚焦路邊的公用自行車,三言兩語,大筆勾勒,散發(fā)清新自然氣息,切入快且準,起筆新穎!
多年來,國人一直打著“趕超英美”的旗幟,加緊步伐,生怕落于人后。鋼筋水泥筑就的城市森林般拔地而起,蜿蜒曲折的高架橋穿越重疊,地鐵為厚實的土壤穿孔,飛馳的轎車在路上“吞云吐霧”。我們的城市借著路面上各類汽車的咆哮宣告著城市現(xiàn)代化的到來,卻掩蓋不了生活的呻吟:我們的藍天消失不見,霧霾早已迷住了雙眼;一方寧靜被汽車嘶吼刺破,城市風景成為車窗外匆匆掠過的陰影。
【素材運用亮點2】描繪城市現(xiàn)代化繁榮背后灰暗的“城市風景”,與開篇形成鮮明對比,引出下文的觀點。
因此,我愛這簡簡單單的自行車,聽它清脆的響鈴聲,看它不急不慢地前行,它用它滾動的雙輪丈量這地面,如此貼近真實的生活。
母親載著嬰孩,細細地為他介紹路邊的風景;男孩載著女孩,仿佛回到那白裙飄飄的年代;兩個老頭沿著路邊緩緩地騎著,腰上別著的收音機里傳來悠長婉轉(zhuǎn)的唱詞。人間百態(tài),那飛馳的轎車,擁擠的車道,都抵不過這自行車載起的寧靜時光,這才是生活在靜水流深中顯現(xiàn)出的真實,亦是現(xiàn)代人苦苦追尋的精神彼岸。
【素材運用亮點3】一組自行車上的生活鏡頭,展示慢生活的寧靜溫馨。
廖偉棠在《來生書》中寫道:“落葉沙沙,和我們說話,這就是遠方春鳥鳴叫,就是水流過世界上的家宅,人走過舊夢和廢詩、落日和斷橋?!?/p>
【素材運用亮點4】借引用展示現(xiàn)代人理想的生活,引用的目的是將文章再推進一層。
他道盡了我們現(xiàn)代人最理想的生活,就是在這寧靜悠長的時光里,看云卷云舒,花開花落,求得一方心田安靜沉穩(wěn)。
當人被動地被推進商品浪潮中,當一切都被物質(zhì)化進行性價比比較,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病灶。我們跪在這用金錢、速度鋪就的道路上面向無盡的虛無。
恐怖嗎?可怕嗎?是時候回歸我們最真實、最簡單的生活中了。
王維仕途頗為順利,卻羨慕那“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的生活,他是從飛馳著追求物質(zhì)的汽車上下來的,踏著自行車緩緩歸入了田間。我們也行。
自行車雖小,卻載得動我們的生活。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素材運用亮點5】從王維羨慕田園生活引出文章的主題,“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引用恰到好處,且一語雙關(guān)。
【閱卷總評】
這是一篇議論性散文,在素材的運用上,具有以下特點:
1.正反對比。全文寓道理于鏡頭中,又長于情景描述,展開簡約的議論。第二段描述了伴隨著地鐵、轎車為代表的城市現(xiàn)代化所帶來的環(huán)境問題鏡頭,第四段描述了一組自行車帶來的美好生活鏡頭,通過正反對比突出了以自行車為代表的慢生活的美好。
2.引用拓展。引用廖偉棠《來生書》中詩句,描述現(xiàn)代人理想的生活,把文章推進一層;用王維的例子,引用王維的詩句,為現(xiàn)實中的人們提供榜樣,引出回歸簡單生活的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