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美文化的缺失,會對大學生二語習得(ESL)造成不利的負面影響,影響大學生對英語詞匯的含義理解、文本閱讀分析能力的提升、成為欣賞英美文學的阻礙、以及無法正常處理母國文化與英美文化之間的關系,導致文化沖突,造成跨文化用語失誤。因此,大學生二語習得(ESL)中亟需彌補英美文化的缺位,為大學生提供科學、系統(tǒng)的教育。
【關鍵詞】英美文化缺失 大學生 二語習得(ESL) 負面影響
語言是文化的表達形式,也是文化的載體,一個國家語言的形成和流通,浸潤了國家的發(fā)展歷史和文化內涵,是一個國家民族精神的彰顯,語言也成為反映一個國家民風、民俗、展現(xiàn)民族文化的重要視角。人們通過對語言的學習,能對一個國家的行為模式、文化禮儀、思維方式等內容有深入的了解。語言和文化是相互作用的,學習一個國家的語言也是了解一個國家文化的過程。因此,英語學習也離不開英美文化的熏陶。
一、英美文化缺失影響大學生正常理解英語詞匯
在大學生二語習得(ESL)過程中,英語文化學習環(huán)境對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提升有著重要的影響。在脫離英語環(huán)境下,學生的學習方向會嚴重偏離。首先就是在大學生對英語詞匯的理解上,詞語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容,承載了不同方面的信息內涵。在學習英語時,如果不能有效的對文化內涵進行理解,那么就很難掌握詞匯和運用詞匯,造成對詞匯的曲解和不恰當使用。
例如,在英美國家中dog是人類忠實的朋友,人類與dog是朋友的關系,用狗來形容人是褒義的,而且英語中也有許多關于dog的成語或諺語,如lucky dog、love me,love my dog等。但是在中國的用于環(huán)境中,用狗進行形容時多呈貶義。所以,在文化背景不同的國家,同一個詞語的內涵也是不同的,如果在語言學習過程中不加入語言文化內容,很容易讓學生曲解英語詞匯的含義。
二、英語文化缺失影響大學生分析英語閱讀文本能力的提升
大學生在英美文化缺失的條件下,進行英語閱讀文本分析,很容易因文化差異以及缺乏相關背景知識,阻礙英語閱讀分析能力的提升。英語是英美地區(qū)思維方式和表達模式的體現(xiàn),學生在不了解英語文化的情況下,很難理解英語文章表達的深刻內涵和傳達的重要信息。例如,在I was not Pygmalion;I was Frankenstein這句話中,只有對Pygmalion和Frankenstein做出正確的理解才能理解句子的含義。通過解析Pygmalion是古希臘塞浦路斯國王,但在句子的表達中Pygmalion一詞取得是Mary Shelley 小說中醫(yī)科學生的身份,所以在不了解小說內容的情況下,文章通篇的角色定位都存在誤差,這樣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都會產(chǎn)生錯誤。導致類似問題發(fā)生的原因不是英語知識不足,而是由于文化知識的匱乏。
三、英美文化缺失阻礙大學生欣賞英美文學
英美國家中有著豐富的文學著作,學生在進行英美文學賞析時,如果缺乏英美文化知識,那么將會很難理解著作中禮儀、民俗等內容,也無法體會著作所要傳遞的情感、文化、哲學知識。所以,英美文化匱乏會嚴重阻礙大學生賞析英美文學。例如,在莎士比亞詩集作品中,有詩句這樣表達: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如果學生對英國的天氣氣候沒有足夠的了解,那么學生也無法體會作者心中那個如夏天一般的人到底有多可愛、多溫和,也無法感受詩人心中的溫馨和美好。還有許多時代性較強的作品中,如果不對寫作背景文化有深入的了解,那么將無法領略書中主人公內心惶惶不安和支離破碎的感受。由此也可以看出,英美文化對大學生賞析英美文學作品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四、英美文化缺失容易因文化差異引發(fā)文化沖突
在對英美文化不了解的情況下與英美人進行交流,大學生很難準確的理解中國文化與英美文化之間的差異,從而因文化差異引發(fā)較大的文化沖突。這種文化沖突主要體現(xiàn)在兩國友人的實際交往過程中。英美國家是資本主義國家,注重人權和個人權利,強調對個人生活的尊重和保護,不允許其他人對個人隱私進行窺探和干擾。尊重這種文化傳統(tǒng)是與英美人相處的基本交際原則,但這與中國的交往方式有著本質上的不同,中國人習慣了解對方的年齡、收入、家庭背景、婚姻狀況,并且不覺得這是一種不尊重。如果在不了解兩國文化的差異情況下,極易因為言語交流造成文化沖突,有時會因此而引發(fā)肢體上的沖突,破壞雙方形象,不利于我國對外形象的樹立。
五、英美文化缺失影響大學生跨語言文化表達
在使用語言進行跨國文化交流中,由于英美文化的缺乏,大學生無法正確的區(qū)分中國文化與外國文化之間的語言差異,從而造成跨文化用語失誤。例如,中外在贊美雙方上很大的差異,中國人謙虛、內斂,在接受贊揚時總是回絕;但外國人則是大方的接受,并對自己的作為大加贊賞。這都是由于文化價值觀念導致的,如果在二語習得(ESL)英美文化缺位,那么對大學生英語文化的表達和學習會帶來諸多的不利影響。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語言和文化是相互發(fā)揮作用的,要想透徹的學習一門語言,就必須了解語言的文化內涵。大學生在學習英語時,應全面的了解英美文化知識,避免因英美文化缺失造成的不利影響,進而提高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張俊強,高迎春.理工院校大學生英語文化知識狀況的調查與研究——以兩所院校為例[J].吉林建筑大學學報,2013,30(5): 107-109.
[2]鄭麗偉.探究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英語課堂中重鑄式反饋的有效性[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28(7):68-70.
作者簡介:何楠(1986.4-),女,漢族,山東濱州人,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二語習得,認知語言學,應用語言學,從事大學英語教學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