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小讀者:
我們的肚子和腦子都需要吃東西??墒?,我發(fā)現(xiàn)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大多數(shù)人喂肚子的時候,喜歡抓大的吃,比如,大個兒的“巨無霸”,大個兒的烤雞翅;喂腦子的時候,喜歡抓小的“吃”,比如,薄薄的小冊子,短短的小文章,最好只是一個小笑話,一則小寓言。難道是肚子喜歡吃大的,腦子喜歡吃小的嗎?根本不是,而是懶惰心理在作怪。這樣吃下去,你將撐出一個肥肚皮,餓出一個癟腦子。
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一個長途跋涉者聽到一個神秘的聲音在耳畔響起:“請撿一些石頭裝在背包里?!卑仙嬲邲]有理睬?!叭绻F(xiàn)在撿了石頭,明天太陽升起的時候,你就會既高興又后悔。”這句話讓跋涉者停住了腳步,好奇心驅使他彎腰撿起兩塊石頭。第二天,太陽升起來了,他背囊里放出耀眼的光芒——兩塊石頭竟然變成了價值連城的鉆石。他驚喜得一躍而起,但是立刻,他懊悔地長嘆一聲:“如果昨天多撿幾塊石頭,該多好啊!”
如果你讀完了這則寓言,只是嘆一口氣:“唉,這個傻子,多撿點兒石頭該多好。”然后,就把書翻到了下一頁,那你就成了寓言里的“傻子”了。你想想,難道寓言里講的只是一個傻子跟兩塊石頭的故事嗎?跋涉者怕累,只撿了兩塊石頭,這與我們往大腦里裝知識是否很相似呢?如果你怕累,只裝一點兒知識,將來是不是要后悔呢?今天,多幾塊“知識石”裝進背囊,明天,飛翔的翅膀就增添一份力量。由此,你可以繼續(xù)展開聯(lián)想,想到“知識就是力量”,想到成功者的故事,想到貧困山區(qū)的小伙伴對知識的渴望,想到自己在學習的道路上是勤奮還是懶惰……這樣一來,一則小寓言就變成了一個大話題,夠你思考半天的了,也夠你寫好幾篇文章的了。就這樣,一邊閱讀,一邊聯(lián)想,你會把小文章讀成大文章,把薄書讀成厚書。
如果讓你讀一本像磚頭一樣厚的書,你害怕嗎? 面對厚書,我們的絕招就是把它變成薄書。課堂上學過的概括主要內容、歸納主題思想,都是把厚書讀薄的好方法。但是,課外閱讀中,還有一種有趣又有效的好方法——捕捉閃光點。比如,我讀過一篇很長很長的小說,許多內容我都忘了,可是有一個小情節(jié)卻終生不忘:那個磨坊主很有錢,他的母親卻在農(nóng)村過著貧困的生活。有一天,母親向他要錢,他隨手從口袋里掏出一大把金幣和銀幣,遞了過去。突然,他的手又縮回了口袋上方,手指慢慢松開,錢幣順著指縫“嘩嘩啦啦”地落回口袋。最后,他把手里剩下的兩枚銀幣遞給了母親。這就是我捕捉到的小說里的閃光點。透過這一個動作,我看出磨坊主平時花錢是多么大手大腳,也看出他對母親是多么不孝,他自私的性格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最后,那整本小說,幾百頁,在我的腦海里濃縮成這一個閃著金光的情節(jié)——厚書被我讀薄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我們每讀一本厚書,都能捕捉到一個或幾個閃光點,把它們收集在腦海里,總有一天,你的大腦會因為它們的照耀放射出奇異的光彩,你的筆下會因為它們的活力展現(xiàn)出迷人的魅力??墒?,有些同學讀厚書總像賽跑一樣,追著趕著要看后面的情節(jié),一本厚厚的書,他一兩天甚至幾個小時就讀完了,結果只抓住了故事情節(jié)的空架子,豐富、鮮活的閃光點都從空架子里漏掉了。唉,真可惜,那些閃光點才是精神大餐里的高蛋白呢!
當你再捧起書的時候,試著用用我告訴你的閱讀絕招。
你們的大朋友:馬三棗
火雞年仲冬月蕭蕭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