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蕾
旅行家
Wechat:sun6050469
當我發(fā)現我可以創(chuàng)造自己想要的生活
有人說,最理想的生活是,在大城市工作,在田園中生活。
從小就對田園生活有種本能的偏愛,總覺得大自然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在吸引著我。依著這份偏執(zhí)和向往,我一直在旅行的路上尋找那些貼近大自然的生活。
我去過很多地方,喜歡光著腳走在大地上,跟當地人一起吃飯、干活。
一種偏見是,農耕勞作被認為是只有“鄉(xiāng)下人”才能干的事,有能力的人是不能與“泥巴”為伍的,是天生就該出入于各種燈紅酒綠、高端商務會議、大型寫字樓等等場所的人士??擅看翁稍谛∧疚堇铮高^窗戶看星星的時候,在晴朗天氣躺在草地上曬太陽的時候,我總是在大自然賦予的場景里,感受到一種平靜而難言的快樂。
對我來說,過田園生活,并不是要隱居,更不是當“野人”,而是追求一種有情調,高質量的生活。
曾經看過一部電影叫《哪啊哪啊神去村》,當時就在心里冒出一個想法:我也要到山里去守林。于是整裝待發(fā),我去了若丁山放牛。
那是一座不為大眾熟知且與世隔絕的小山,原叫“野豬凼”,是農村特有的接地氣的地名。阿布給它取了個美麗的名字:若丁山?!叭簟笔羌僭O也是期待。
陪著阿布看日出、日落、曬太陽的是一只叫“希拉”的狗,跟“若丁山”一樣,被阿布賦予了美麗的名字。不過它偶爾也會任性,比如去追趕阿布的牛群,比如經常弄丟阿布的鞋子。
山里或許沒有住著神仙,但住著一群顏值爆表的牛。它們映襯著藍天白云,懶洋洋地在草地上啃食著青草。我們早上去采蘑菇,希拉會突然沖下山坡,跑過去看,原來是牛群來吃草了。一排排整整齊齊地走上來,偶爾會集體配合著扭頭——嘿,看這兒!
我們住的小木屋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致,春天看杜鵑,夏天采蘑菇,秋天摘野果,冬天雪堆在上面像蘑菇房。阿布當初搭建這些房子的時候,從修路、找水源、運輸材料,到有可以刷牙洗臉的水,有非常干凈的廁所,有遍布山頭的wifi,還有開滿鮮花的院子,前后花了整整十年的時間。
若丁山還有一個魚塘,我們管它叫“天空之城”。阿布說,如今我把魚塘弄得很美,很多人都在問你照片上的湖泊在哪,我只能干巴巴地給他們指向那片“大?!薄N衣牭竭@句話的時候差點笑出眼淚。
當初阿布跟大哥去山下找水源的時候,斷水,水管爆裂,幾經失敗。當他接到電話,聽到大哥說,水好像可以流到上面了的時候,只用20分鐘就跑到了山頂。聽見管子里的水流聲,阿布開心得眼淚都出來了,因為以后再也不用半夜下山拉水了,還可以種花、挖魚塘、養(yǎng)鴨子……然后就有了那藍天下的“天空之城”。
其實城市也好,鄉(xiāng)下也好,真的不需要分得那么清楚,不過是各自選擇生活的地方。有一種極好的狀態(tài)是:心里住著天堂,便處處都是天堂。你心里的世界不是你眼里的世界,而是你所感受到的世界。所以這不只是一個魚塘,而是我們的“天空之城”。
在若丁山度過的日子,真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體驗。這種生活不是電影,而是一種比電影鏡頭更加質樸、美麗、接地氣的存在。這種生活,不是什么憑空出現的烏托邦,而是我們用汗水、雙手去交換得來的。當我發(fā)現,原來我可以去創(chuàng)造自己想要的生活時,我覺得自己終于變得強大。
Qamp;A
Q=《OC18》
A= 譚蕾
Q:怎么才能找到像“若丁山”這樣比較偏小眾的地方呢?
A:因為我以前是戶外領隊,所以喜歡去發(fā)現和尋找一些小眾又美好的地方。對這些事物也比較敏感,總是會不經意地遇見。
Q:你最喜歡的小角落在哪?
A:三亞的后海,是一個海邊小漁村,那里有著理想的海邊生活,可以跟當地人一起玩,每天在海里潛水、沖浪。
Q:如果條件允許,你真的愿意像農夫一樣生活在鄉(xiāng)村嗎?
A:這是未來的計劃。未來,我希望擁有屬于自己的小木屋和小院子,種滿鮮花,每天看書曬太陽。要是在海邊就更好啦!想要的生活一定會有的,只要你足夠熱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