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語文教學中,根據課文內容的需要適當運用多媒體技術的確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因為多媒體可以將無聲的語言和有聲的口頭語言及文字、圖片、聲音、動畫、視頻等有機統(tǒng)一起來,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將教學內容中涉及的事物、現象或過程生動地再現于課堂,并將教學中無法展現出來的東西呈現在學生面前,把學生的各個感官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從而撥動學生的心弦,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語文學習!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語文課堂;運用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技術迅速興起,近年來課堂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已經成為一種大趨勢,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教學輔助手段,能夠幫助師生更好地實現語文學科教與學的目標。近年來,本人在初中語文的實際教學中較多的運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在此談談自己的一點不成熟看法。
一、 語文教學要做信息時代的緊隨者
在社會信息量急劇增加的今天,作為信息主要載體的語文,它的教學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以教師講解為主和粉筆加黑板的單一形式,從而適應今天的信息化社會,否則就會失去它在基礎教育中的應有地位。所以,語文學科必須與信息技術緊密結合,采用信息技術來解決以往語文教學中難以解決的問題,優(yōu)化語文教學,推進課程改革,這是時代發(fā)展對語文學科的必然要求。所以,我們必須熟練掌握這項技術。
二、 使用多媒體教學,優(yōu)點突出
1. 存儲信息量大,提供大量閱讀材料。多媒體計算機具有儲存大量教學信息的能力,可儲存大量的閱讀材料,多媒體計算機儲存的教學信息具有生動、形象、直觀、感染力強等特點,符合中學階段學生的認知特點。
2. 多媒體教學給學生提供一個輕松,豐富的學習氛圍。因為多媒體教學是綜合多種教學手段的,所以它所傳遞的內容就不是單一的,除了它所反映的教學內容,還有其他的方面,比如音樂的欣賞,色彩的視覺效果等方面,都能傳遞信息,給學生一個美的享受,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朱自清先生的《春》,以詩一般的語言描繪了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象,在教學時播放了有關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的錄像,讓學生面對著絢麗多彩、聲色并茂的畫面進行朗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 多媒體技術有利于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過程是一種認識、實踐過程,又是信息處理、心理變化的過程,更是探究、情境創(chuàng)設和人格形成的過程。多媒體輔助教學時情景不受時空限制,集畫面、聲音于一體,動態(tài)演示與靜態(tài)畫面相結合,再現于學生眼前,能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形象直觀的內容,符合學生從直觀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特點,學生由“奇”而生“趣”,由“趣”而生“感”,心生疑惑,從而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教朱自清的寫景散文《春》時導入:首先讓學生說出描寫春天的古詩句,幫助學生回憶獲得春天時的美好感受;接著老師使用多媒體展示古人對春天的吟詠和稱贊的詩句并齊讀這些詩句,吸引了同學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興趣。這樣為課文教學做情感的鋪墊,同時輕松自然地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最后老師使用多媒體展示讓學生欣賞“春天”的幾幅畫面,屏幕上這一幅幅畫面,使我們陶醉,使我們被這熱情洋溢的詩情所感染。最后教師出示課題,將學生引進文本之中。這樣,創(chuàng)設教學需要的情景(在導入情境的渲染下),加強誘導,激發(fā)學生思維,起到了較好效果。
四、 利用多媒體課件的圖文并茂化解課文的教學難點
多媒體課件具有圖、文、聲、像并茂的特點,課件中優(yōu)美的音樂,抑揚頓挫的語言環(huán)境,加上動靜結合的圖畫,直觀生動形象地展示出知識的變化與形成過程。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多媒體課件這一優(yōu)勢,能有效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讓學生通過事物的聲、形、色去獲取知識。多媒體課件還能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具體事物半抽象化,加上教師恰到好處的點撥講解,使學生更易于理解和把握,從而突破學習的重難點。比如,在學習《北京喜獲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時,為了讓學生體會申奧成功后中國人無比激動、興奮、喜悅的心情。教師利用遠程教育中的課件,讓學生觀看那一刻的視頻錄像。影片展示的圖像、聲響效果,使學生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激發(fā)了他們的愛國熱情,感受到了作為中國人無比自豪心情。可見,多媒體的運用既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又啟發(fā)了學生情感的投入,達到了求知和愉情的雙豐收,優(yōu)化了課堂效果。
五、 多媒體技術有利于深化課堂練習,鞏固所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在練習中,利用多媒體可以調節(jié)學生大腦興奮度,減少疲勞,讓學生利用自己的無意注意愉快的接受知識,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保持其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達到擴散思維,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
例如,在進行語文版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總結復習時候,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知識練習:知道一點常識:①《背影》的作者是 ,是現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zhàn)士,他的散文以 、著稱。②《永久的悔》的作者是 ,是當代 家。③《鐵騎兵》的作者是 ,他是中國現代 家、 家。④《蘇珊安東尼》的作者是 ,他是 國作家。⑤本單元是散文,讀這個單元的散文,首先要抓住文章的敘事線索,然后體會作者在敘事中所蘊涵的情感。(2分鐘學生口頭作答)
總之,信息技術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助于陶冶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學得興趣盎然,老師教得生動活潑,最終達到激情引趣,以情促思,寓教于樂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胡文生.研究性學習與網絡教育資源的開發(fā).2002.11.
作者簡介:
毛碧琴,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桂林市,廣西省桂林市靈川縣第四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