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軍
【摘要】 核心素養(yǎng)自出現以來便受到教育界的廣泛的關注,成為現代教育的新的指導思想和教學理論依據。高中數學核心素養(yǎng)包含了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象、數據分析等六個方面內容,要發(fā)展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除了教師的引導作用之外,更強調學生自主、積極主動地學習過程,即突出學生主體性地位。數學自身學科的特點尤其要求高中生具有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 高中數學 核心素養(yǎng) 自主學習 主動學習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7)11-035-01
0
一、高中數學核心素養(yǎng)解讀
數學核心素養(yǎng)是指數學學習者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數學品格和數學關鍵能力,是學生學習數學所應達成的有特定意義的一種綜合性能力,包含數學知識、方法的積累、掌握、運用與內化,發(fā)展以數學知識與技能為基礎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即所體現的知識、技能、經驗的學習輸入和運用輸出。
數學核心素養(yǎng)具有綜合性、階段性和持久性的特征。綜合性即核心素養(yǎng)是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tài)度、思考與運用的綜合體現;階段性即對于同一個數學問題,對于學生個體會基于已有的知識水平、思維模式,方法技能,在不同學段,做出不同的解決方案;在學生間,不同學習層次和水平,學生也會表現出不同的解決方案。
持久性即隨著學生學習的深入,甚至步入社會后的各個人生階段,形成的數學思維、數學技能和數學知識能夠被有意識地運用,解決實際中不論是數學問題還是非數學問題,學生能夠發(fā)散性、創(chuàng)造性、靈活地運用,即一種終身學習,終身運用的形態(tài)。
二、 高中數學核心素養(yǎng)與學生自主學習的關系
自主學習突出的特點是學習者不需要外界的刺激或不會過度依賴外界因素,自發(fā)地積極主動地對學習過程做出調節(jié)和控制,強調積極主動性,比外界的督促和指引下的學習更具有高效率、針對性強、記憶深刻、感悟良多等特點。由此可見自主學習與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具有內在的聯系。
1.核心素養(yǎng)綜合知識與能力的獲得要求自主學習
高中數學具有抽象性、復雜性,需要良好的基礎與學習習慣才能透徹地學習。雖然隨著教育的發(fā)展,教師的引導作用能夠很好地使學生獲得知識與能力,但受實際教學時間和教學任務的限制,高中生具有獨立性和個體性,教師的教學只能面向全體學生,具體學生對于哪些知識沒有掌握,哪些技能需要加強,更需要學生積極自主地探究、尋求幫助、總結歸納。
2.知識的運用能力要求自主學習
具體的生活實際情況復雜多變,會遇到什么問題也沒有定數,或同一個問題其實可以用同一種知識和原理進行解決。核心素養(yǎng)強調提升知識與技能運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很簡單地如在職業(yè)生活中就不會有教師的指導,因此,學生自主探究知識與技能運用尤其必要。這需要學生多進行對問題分析與辨析,做出具體的判斷,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反復多次積累經驗的過程,發(fā)自內心的積極主動性。
3.核心素養(yǎng)的持續(xù)性要求自主學習
對應核心素養(yǎng)的特點,其會隨著人的發(fā)展而發(fā)展,而這種發(fā)展是需要不斷地補充知識與技能,運用知識技能而形成的,即人的終身學習能力。自主學習也是人依據實際情況,實際需要針對性、特地地獲得某些知識與技能,以達到實際生活的某種目的的過程。經由自主學習獲得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具有獨特性,他人不可復制性,如此使自身達到某種階段性提升。在持續(xù)的過程中實現終身學習,不斷為自身發(fā)展所需的核心素養(yǎng)書寫新的篇章。
三、 核心素養(yǎng)下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理念,應從創(chuàng)設環(huán)境,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促進互動交流,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能力等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1.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現階段的教育模式是依據學生的整體情況做出教學計劃的過程,但對于高中生而言,其具有一定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理念,具有個體的獨特性,基于其思維習慣、理解方式,對同一知識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對數學的熱情程度和積極性也會不同。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要求教師教學需要有側重點,以盡可能照顧到更多學生為原則,能夠針對同一個問題變換角度,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引導。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基于教師的引導,學生能在對應的角度與方法有意識地進行思考,獲得知識與技能。
2.倡導交流互動
高中數學具有復雜性、抽象性,需要充分運用邏輯思維、推理思維、創(chuàng)造性思維等綜合思維充分調動已有的知識和技能進行分析、變換、交錯整合進行解決問題。高中生數學思維快速發(fā)展,但高中數學知識與技能仍處于積累階段,自主學習中會經常碰到各種問題,思維與知識技能的結合還需要一個過程。師生互動交流,教師可以及時給學生引導,啟發(fā)教學,使學生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增強自信心,獲得成功的喜悅,不斷地探索。生生互動交流,可以相互取長補短,幫助他人是知識運用的一種形式,以此鍛煉對問題點的準確描述能力,鍛煉對解答進行條理性、清晰、清楚明白的闡述技能,同時在相互討論中獲得更多的對數學知識的感悟。
3.重視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
能夠發(fā)現問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是知識的轉化、鞏固與深化過程。是獨立思考,具有強烈求知欲的具體體現,是知識的綜合運用的過程,也最能體現自主學習的狀態(tài)。在此過程中學生趨向于積極解決問題,充分運用多種途徑實現問題的解決。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引導學生用所學知識去講述一些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或引用生活中隱含著高中數學知識的案例讓學生分析其中的數學原理,構建問題框架,描述成具體的數學問題,進而進行解決問題,當中形成的技能、方法,獲得的經驗有助于終身學習。
綜上,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實現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目標的途徑,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是教師引導作用下,突出學生學習主體地位教學模式下得到提升的。
[ 參 考 文 獻 ]
[1]錢麗燕.高中數學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對策探討[J]數理化學習(教育理論版) 2016(11).
[2]鄒海萍.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培養(yǎng)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思考[J]廣西教育(義務教育) 2017(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