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桂香 劉志強 汪惠才,2
(新疆醫(yī)科大學第六附屬醫(yī)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冠心病患者血清VEGF與Hp感染的關系
趙桂香 劉志強1汪惠才1,2
(新疆醫(yī)科大學第六附屬醫(yī)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目的探討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VEGF)和幽門螺桿菌(Hp)感染的關系。方法選取CHD患者60例為觀察組,抽取體檢健康者60例為對照組檢測VEGF和Hp-IgG,統(tǒng)計組間結果。結果觀察組Hp-IgG感染陽性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lt;0.05),Hp感染陰性組纖維蛋白原(Fbg)、血超敏C反應蛋白(hs-CRP)及白細胞計數(shù)(Plt;0.05)。觀察組Hp-IgG陽性血清VEGF及Hp-IgG感染血清VEGF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lt;0.05)。結論CHD患者血清VEGF水平與Hp感染聯(lián)系密切,且用于VEGF及Hp-IgG的檢測也具有重要的價值,同時還可應用于CHD病情評估、診斷及其臨床預后評估。
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幽門螺桿菌
冠心病(CHD)患者血清中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VEGF)具有促進新生血管細胞生成的作用對CHD的靶向治療具有重要作用〔1〕。本研究超敏C反應蛋白旨是探究CHD患者血清中水平與幽門螺桿菌(Hp)感染的關系。
1.1一般資料 選取新疆醫(yī)科大學第六附屬醫(yī)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就診的CHD患者60例為觀察組,抽取同期體檢健康者60例為對照組,觀察組男38例,女22例,年齡42~78〔平均(59.12±3.15)〕歲;對照組男32例,女28例,年齡39~81〔平均(58.92±1.65)〕歲,均已經排除高血壓及腫瘤和糖尿病等相關疾病。兩組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gt;0.05)。
1.2方法 對照組在住院后第2天,晨起后空腹狀態(tài)下采集靜脈血液標本4 ml,37℃水浴20 min,3 000 r/min離心15 min,分離血清保存在20℃環(huán)境保存后,進行檢測。CHD患者血清VEGF與HP檢測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ELISA)方法完成〔2〕。
1.3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軟件進行χ2、t檢驗。
2.1兩組Hp-IgG感染陽性率比較 觀察組Hp-IgG感染陽性率(38例)高于對照組(8例,χ2=14.33,Plt;0.05)。
2.2Hp感染對人指標的影響 Hp感染陰性組Fbg、hs-CRP、白細胞計數(shù)顯著低于陽性組(Plt;0.05)。見表1。
表1 Hp感染對hs-CRP、Fbg、白細胞計數(shù)的影響
2.3兩組VEGF水平比較 觀察組Hp-IgG陽性血清VEGF和Hp-IgG感染陰性血清VEGF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lt;0.05)。見表2。
表2 兩組VEGF和Hp-IgG測定結果比較
血脂異常是CHD最重要、最危險的誘因之一。若想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緩解病情,應致力于血脂的控制〔3〕。臨床顯示,將患者血脂水平降至正常值范圍內是治療的最佳標準,同時也是控制CHD及預防疾病相一級、二級重癥疾病發(fā)展尤為重要的手段〔4〕。
VEGF是CHD患者血液中富含的多肽物質,主要來源牛垂體星狀細胞,可一定程度促進血管細胞的生成〔5〕。研究發(fā)現(xiàn)健康人血液中含有的VEGF水平極低,但當機體發(fā)生炎癥反應及出現(xiàn)腫瘤疾病時,水平將明顯升高〔6〕。隨著臨床不斷深入研究,發(fā)現(xiàn)導致VEGF增高的誘因有缺血、缺氧等。研究顯示當患者心肌發(fā)生嚴重缺血缺氧時,機體血清VEGF含量顯著上升〔7〕。而CHD患者冠狀動脈嚴重狹窄,所以極易出現(xiàn)心肌缺血,繼而造成CHD患者長時間處于低氧狀態(tài),所以血液中VEGF水平明顯升高〔8〕。
研究發(fā)現(xiàn)VEGF可以促進血管生成和增殖,進而又需要合成血管活性物質,已被廣泛應用于CHD相關疾病的研究治療〔9〕。本研究結果表明,CHD患者血清VEGF水平與Hp感染有密切聯(lián)系,且用于VEGF及Hp-IgG檢測價值也較高,同還可應用于CHD病情評估、診斷及其臨床預后。
1雷鎮(zhèn)海,麻樂樂,蘭衛(wèi)明,等.幽門螺桿菌感染對冠心病患者頸動脈斑塊影響的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8):1712-4.
2Izzard AS,Rizzoni D,Agabiti-Rosei E,etal.Small artery structure and hypertension:adaptive changes and target organ damage〔J〕.J Hypertens,2011;23(2):247-50.
3Nicolls MR,Haskins K,F(xiàn)lores SC.Oxidant stress,immune dysregulation,and vascular function in type I diabetes〔J〕.Antioxid Redox Signal,2012;9(7):879-89.
4陳 雷,張 旗,祝黎東,等.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水平與幽門螺桿菌抗體相關性研究〔J〕.中國微生態(tài)學雜志,2016;28(1):54-5,60.
5梁美麗,周新輝.幽門螺桿菌感染對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癥因子的影響及其預防〔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5):1018-20.
6Harred JF,Knight AR,McIntyre JS.Dow chemical campany,assignee expoxidation process〔P〕.US,3.654;317.1927.
7段卉娣,宋艷琴.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狹窄及血脂代謝與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相關性〔J〕.西部醫(yī)學,2015;27(3):363-5.
8Foley RN,Parfrey PS,Sarnak MJ.Epidemiology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chronic renal disease〔J〕.J Am Soc Nephrol,2013;9(12Suppl):S16-23.
9劉明瑜.幽門螺桿菌感染與冠心病關系的探討〔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8):1599-601.
〔2017-03-11修回〕
(編輯 袁左鳴/滕欣航)
R54
A
1005-9202(2017)22-5605-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7.22.053
新疆醫(yī)科大學校級課題(No.HADR201602)
1 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2 新疆醫(yī)科大學衛(wèi)生事業(yè)發(fā)展改革研究所
汪惠才(1976-),女,博士,副教授,主任醫(yī)師,主要從事慢性病健康研究。
趙桂香(1975-),女,副主任醫(yī)師,主要從事心血管疾病治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