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
摘要:民間游戲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資源,既是一種體育游戲,也是一種獨特的社會文化形式。因此,以幼兒園為載體,開發(fā)和傳承民間游戲是具有較大意義的。文章簡要分析了民間游戲的價值,進而指出幼兒園民間游戲的開發(fā)和傳承策略。
關鍵詞:幼兒園;民間游戲;傳承與開發(fā)
民間游戲是在民間流傳著被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具有濃厚生活氣息的一種娛樂活動。對于幼兒園教育來講,民間游戲的趣味性與娛樂性十分符合幼兒教育工作,因此通過幼兒園教學來開展民間游戲的開發(fā)與傳承是一個互利互惠的工作。下文先對幼兒園教育中民間游戲的價值進行探討,再討論幼兒園民間游戲的開發(fā)與傳承的策略。
一、 幼兒園教育中民間游戲的價值
(一) 鍛煉幼兒的表達能力
幼兒園是幼兒語言能力形成與發(fā)展的重要時期,而多種多樣的民間游戲給幼兒提供了一個較好地的語言鍛煉的環(huán)境與機會,尤其是小班的幼兒,民間游戲對其的培養(yǎng)作用更加明顯。幼兒在參與民間游戲時,不可避免地會與其他人進行交流與互動,并且幼兒在活動中處于放松的狀態(tài),在這種狀態(tài)下,更會毫無顧忌地、主動地與他人進行交流。也正是民間游戲的多樣性特征,給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活動背景,幼兒嘗試著進行不同的語言表達。比如,在民間游戲中會涉及很多童謠,這些童謠一般節(jié)奏感較強,語言也朗朗上口,是十分有助于提高幼兒能力的。并且在民間游戲活動中,學生的注意力也被吸引,能主動地、自由地進行語言表達,最終實現(xiàn)語言能力的提高。
(二) 提升幼兒的認知能力
很多民間游戲中會有一些朗朗上口的童謠,有的童謠可能包含著自然與社會的知識,幼兒參與民間游戲時,會學習童謠,這時幼兒就會掌握一些相關的知識,進而豐富了幼兒的知識面,提升了幼兒的認知能力。比如,“小青蛙,叫呱呱,捉害蟲,保莊稼?!蓖ㄟ^這個童謠的學習,可以讓幼兒明白青蛙是益蟲,可以保住莊稼,因此要保護它們。還有很多童謠都具備提升幼兒認知能力的作用。
(三) 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
民間游戲的類型較多,開展的形式也比較豐富,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有重要的作用,比如民間游戲中有跳皮筋、打沙包等游戲,幼兒在參與這類活動時,其肢體協(xié)調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并且能讓學生心、肺等身體機能得到鍛煉,促進幼兒身體素質的提高。而且幼兒在參與民間游戲時,心理狀態(tài)也會得到較大地的改善,最終達到了民間游戲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的作用。
二、 幼兒園民間游戲的開發(fā)與傳承的策略
民間游戲是一種獨特的社會文化,十分具有傳承的價值與意義。幼兒園民間游戲的開發(fā)與傳承工作是同時進行的、密不可分的,下文融合幼兒園民間游戲的傳承與開發(fā)提出一定的策略。
(一) 對現(xiàn)有民間游戲的改良
通常情況下,民間游戲被廣泛流傳于農村、鄉(xiāng)鎮(zhèn)等,這些地域的人們的文化程度可能偏低,而有的童謠、兒歌可能有些粗俗;有的民間游戲在思想上有較大的局限性,局限于陳舊的文化與事件;還有的民間游戲展現(xiàn)出來的生活背景、內容等于現(xiàn)實生活存在較大的偏離,現(xiàn)實教育意義不強;還有的民間游戲玩法缺乏想象力,對幼兒的身心發(fā)展沒有太大的作用,像這些民間游戲都是急需要改良的,以此來保證民間游戲的教育價值。
現(xiàn)有民間游戲的改良方法可以分為幾個方面,一是從游戲的內容上入手進行改良,對于一些內容與時代精神不符、趣味性不強、匹配的童謠略粗俗的民間游戲,需要幼兒教師對其進行改良,使民間游戲的內容能與兒童的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充分發(fā)揮民間游戲的教育價值。二是從游戲的玩法入手進行改良,民間游戲的玩法是人為創(chuàng)造的,玩法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具有較大的隨意性。幼兒園教師與幼兒都可以充分發(fā)揮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對民間游戲的玩法進行改良,甚至可以將幾種游戲融合到一起,提高民間游戲的趣味性,以此激發(fā)幼兒的興趣,也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三是從游戲的價值入手進行改良,可以將傳統(tǒng)的民謠、現(xiàn)代的兒歌融入到民間游戲中,豐富民間游戲的內涵,使民間游戲更加具備教育作用。而且也可以將民間游藝活動、藝術活動與民間游戲進行融合,豐富民間游戲的文化內涵,通過這樣改良的民間游戲就更加適用于幼兒園的教育活動,讓幼兒園在嬉戲與玩耍中獲得一些常識或者知識,而且也能鍛煉兒童的肢體協(xié)調能力與身體反應的靈敏度。
(二) 開發(fā)針對性的民間游戲
幼兒的年齡、性別的差異使得幼兒的興趣愛好方面也有明顯的不同,不同階段的幼兒適用不同的民間游戲。像小班的幼兒喜歡模仿,中班的幼兒則初具合作意識,大班的幼兒則偏向于競賽類的游戲;或者是女孩喜歡精細動作類游戲,而男孩則傾向于肌肉動作類游戲。就目前情況來看,體育類民間游戲的種類不全,更缺乏針對性,使得游戲無法滿足全體幼兒的需求,有些幼兒也無法體驗到游戲的樂趣,也有的幼兒可能會出現(xiàn)厭煩無奈的情緒,這些情況會影響到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幼兒教師要開發(fā)針對性的民間游戲,這樣才能給幼兒園中的每個幼兒帶來樂趣。首先,教師要充分了解幼兒的年齡、性別與幼兒喜好之間的關系,為幼兒打造出有針對性的游戲。比如,教師可以將男孩與女孩分開,進行不同的游戲,組織男孩進行肌肉動作類的游戲,女孩進行精細動作類游戲,男孩可以進行踩高蹺、推小車等游戲,女孩可以進行吹羽毛、挑花線等游戲,幼兒教師可以在這些游戲的基礎上進行適當?shù)財U展,讓幼兒充分感受到游戲的樂趣。其次,教師可以開發(fā)一些針對班級的集體游戲,培養(yǎng)幼兒的團隊意識與合作精神。比如切西瓜、扔沙包、紅燈停綠燈行等游戲,這些游戲可以以班級為單位組織幼兒進行集體活動,這樣可以鍛煉幼兒的團隊意識,增進幼兒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最后,幼兒教師可以結合地方特色創(chuàng)編一些民間游戲,再配上一些具有時代意義的童謠,增加民間游戲的傳承意義。幼兒教師可以在游戲的內容、形式等方面進行拓展與開發(fā),甚至可以調動幼兒的主動性進行幼兒的創(chuàng)編工作,這樣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精神,也能豐富幼兒的教育資源。endprint
(三) 課程體系納入民間游戲
幼兒園想要利用民間游戲這個教育資源,就要將民間游戲融入到幼兒園的課程體系中,使民間游戲成為課程文化中的一部分,這樣才能最大限度上發(fā)揮民間游戲的重要作用。有的幼兒園可能沒有將民間游戲納入到課程體系中,沒有幼兒園體制上的督促,有的幼兒教師會忽視組織民間游戲;也有的幼兒園課程體系中納入了民間游戲,但是缺乏評價與管理機制,有些幼兒教師盲目利用傳統(tǒng)民間游戲,使得民間游戲的教育效果不大,而幼兒逐漸失去了對民間游戲的興趣。因此,幼兒園要將民間游戲納入到課程體系中,并要制定相應的評價管理機制,對民間游戲活動的開展提供一個制度保障。
幼兒園課程體系中納入民間游戲,可以保障民間游戲的傳承與開發(fā)。首先,幼兒教師要積極響應幼兒園的機制要求,提高對民間游戲的重視。幼兒教師應當明白民間游戲的重要價值,才能積極主動地投身于民間游戲的傳承與開發(fā)工作中。幼兒園要制定相應的評價與管理機制,讓教師之間互評,幼兒家長評價等督促幼兒教師的教學。另外,幼兒園可以建立獎懲體制,鼓勵幼兒教師進行民間游戲的開發(fā)與傳承工作,促進民間游戲的價值實現(xiàn),提高幼兒園的整體教學水平與質量。其次,幼兒教師可以收集與整理各種民間游戲的資料,再進行分類整理,然后挑選一些比較具有教育意義的民間游戲,將其編制成教學畫冊,在具體教學和實踐中,就可以利用畫冊向幼兒傳遞民間游戲的精髓與文化內涵。通過這樣的方式,民間游戲不僅得到了傳承,而且也得到了更好的開發(fā)和利用。最后,教師可以結合幼兒實際情況制定出相應的民間游戲實踐課程,結合民間游戲的特點和幼兒自身的學習特征制作一些玩具,也可以組織幼兒一起制作。通過制作或提供玩具,不僅可以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也能增加民間游戲的趣味性,豐富民間游戲的內容與形式。比如,組織大班的幼兒進行踢毽子游戲,教師可以提供一些毽子,將幼兒進行分組踢毽子比賽??紤]到幼兒只學習了五或者十以內的加減法,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接著前一位幼兒的次數(shù)繼續(xù)數(shù)下去,這樣就能鍛煉幼兒一百內數(shù)數(shù)的能力。如果幼兒教師能科學地、合理地利用民間游戲這個教育資源,發(fā)揮民間游戲的最大價值,那么幼兒就能更好地在快樂中學習到很多的知識,且身心都得到健康的發(fā)展。因此,幼兒教師要重視民間游戲的作用,將民間游戲融入到幼兒園課程中,發(fā)揮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價值。
三、 總結
幼兒園民間游戲的開發(fā)與傳承工作是漫無止境的,需要幼兒教育工作者的不斷努力和探索。幼兒園教育工作者要有創(chuàng)新意識與傳承意識,利用專業(yè)知識對民間游戲進行改良和開發(fā),保證民間游戲鮮活的生命力,這樣才能發(fā)揮民間游戲這個獨特教育資源在幼兒園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畢中情.民間游戲在農村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05:97-98.
[2]林靜.幼兒園民間體育游戲項目開發(fā)實踐與啟示[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6,03:107-1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