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俊強,偶爾用范范、一米陽光,80后。侍弄文字十余載,在字里行間“刨食”,不時運動,美其名曰“勞逸結合”。
年輕的時候,把儀式感看得很重,重要到暫時放棄堅持了許久的習慣,可以無視別人的冷嘲熱諷,不計后果地完成一時的執(zhí)念。比如,這次去日照,看海,看日出。
三天的時間,無論怎么走近、觀摩、深入,認知都是有限的、粗略的。我承認,對于這座依山傍海、日出東方而先照的城市,自己連一知半解都做不到,但這并不妨礙它的美,并不妨礙它給我留下一段美好的甚至有些流連忘返的印記。
一夜兼程,一路煎熬
不過是說走就走奔赴遠方
從晚上九點到次日早上七點,一列綠皮火車像一雙有力的大手,在走走又停停,疾疾又徐徐的節(jié)奏中,在雨來雨去的夜景里,把我從鄭州搬到日照。硬座坐了一夜,從始至終,冷氣吹了一路,身心在舒服與痛苦之間來回切換,以至于下車時,困乏到生無可戀——除了一片海的誘惑。
出了并不擁擠的日照站,雨后初霽,太陽缺席,空氣中彌漫著潮濕的氣息,飄著馥郁的海桐花香,深深地呼吸,舒爽,清朗——比起車廂里的冷氣,要切膚得多,舒展得多。耳畔清亮的蟬鳴,一陣接著一陣,大有鳴笛奏樂歡迎遠方來客的意趣。
穿過人群,躲過前來攬生意的漁家掮客,我和同伴一起坐了38路公交車,至王家皂,又轉36路到目的地任家臺。已是十點多,在路邊一個簡單的早餐店,“對付”了一頓價格不菲、名不副實的早餐。之后,來到預訂好的漁家,交錢登記之后,一覺猛睡,解了舟車勞頓之困乏。
下午兩點,漁家主人為我們四人提供了家常的午飯:一份花蛤、一份空心菜、一份海鮮、一份雞蛋湯、六個饅頭,很家常,也很對胃口——因為真餓!一陣風卷殘云之后,肚皮溜圓,盤底朝天。
新來乍到,人生地不熟的,便依了主人之見,我和同伴穿過任家臺東面的影視基地公園,沿著海岸線,時走時停,來到北面的吳家臺海灘浴場。
軟軟的沙灘上,淺海處,大人小孩,男男女女,隨著一次次潮來潮去而驚叫,而歡呼。一時之間,這海,便成了名副其實的歡樂的海洋,讓每一個近觀其美、深入其中的人,都忘了生活煩憂,找回了遠離日常之外最本真的自己。
一撥接一撥的人,從遠方來看海;一波接一波的海浪,也在風的推動下,遠遠地趕來,來配合遠方客人的訴求和期待。驚濤拍岸,浪花擊石,飛濺四散。每一次因緣際會成就的驚艷和贊嘆,都是默默無聞地準備多時的結果。
在沙灘上,看海,看日落,近處海面上波光粼粼,猶如鍍了一層光彩奪目的碎金。順著夕照觀海,遠處,海天一色,蒼茫一片,讓人琢磨不透,是海沿著天際登上高空,還是天色沉重,墜入了大海?
夕陽西下,風力漸長,海浪來得似乎更猛烈,成片的游人像遇熱的糖塊,漸漸松動、稀釋。我們意猶未盡,但也心情甜甜地走出海水的懷抱,踩過溫暖的沙灘,心滿意足地回到居住的漁家。
漁家主人在嫻熟地準備晚餐,見我們回來,饒有興趣地問道:感覺如何?
我笑笑,回答:不錯,游泳很過癮,不過就是人多。
她說:人多,才熱鬧!
翹首以待,日出東方
不過是一束燈光踩著云霧與海水走過來
在與主人的閑聊中,我問到了看日出的時間——四點半到六點。
于是,在第二天的早上,四點半的鬧鐘一響,我一骨碌爬起來,簡單穿戴、洗漱,就帶著相機,滿懷期待地出發(fā)了。
我選的看日出的地方,在影視基地公園,離住處也就二百米遠。出了門,頂著灰蒙蒙的天空,在這短短的一段路上,我遇見了勤勞的店家在有條不紊地給員工分配任務、布置待客的細節(jié),遇見了晨跑著、和我一樣去看日出的年輕父親,遇見了天邊依舊明亮的弦月,聽到蟾蜍低一聲高一聲的呱呱叫聲,聽到躲在草叢里唧唧復唧唧、唱了一宿仍無休無止的蟲鳴,沐浴了帶著腥味與濃重潮氣的海風……走近了,是一排排從天邊遠遠地趕來的波濤,一次次爬上礁石,幾欲上岸,卻又一次次地無功而返。那陣勢、那性情,讓我想起元代詞人張養(yǎng)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里的一個詞:波濤如怒。
四點五十分,天空的東北和西南兩部分特點迥異,中間是模糊一片的灰藍色。
東北低處是海天一色,被云霧涂滿青黛色。45度角的天空,有一條狹長的、斷斷續(xù)續(xù)的云霞,如溪,如帶,在悄無聲息地漸變。云帶的頭部真的“帶頭”變化,先是灰色,隨后粉紅、橙紅、血紅、深紅,如火炬燃燒。與之相連的帶中,也在漸變。帶尾呢,在北部,一直是深黛色,安分守己,如一個站在主人身后的侍從,一點也不奪“帶頭”的光彩。西南處,也有變化。月亮暗了下去,漸漸遁了身影,以云為被悄然睡去了,也把天空讓給了新生的太陽。
在眾人望穿秋水的目光里,太陽如浴海而生的嬰兒,在一片蒼茫的霧靄中慢慢地爬出襁褓,潤目的紅,如盤的圓,不疾不徐地往上爬。
在岸邊,在陡峭的礁石上,男女老少,像約好了參加一場重大儀式一樣,陸陸續(xù)續(xù)地趕來?!伴L槍短炮”整齊劃一地把鏡頭對向東方,對準旭日,聚焦心中的那一份期待和希望。咔嚓咔嚓的響聲,與海水的嘩嘩聲以及浪頭沖擊巖石的刷刷聲,時而此起彼伏,時而交織在一起,在心有靈犀地演繹一曲迎日的樂章。
太陽漸升漸高,光線越來越強,它沒有讓每一個旁觀者失望,沖破靄靄的海霧,踩著涌動的海水的節(jié)拍,像探照燈一樣,沿著一條粼粼泛光、越近越寬的路,款款而來。
有不少年輕人,喜歡拍錯位的照片,手托旭日,親吻朝陽,意趣盎然。拍完照,有不少年輕的父母,和孩子一起在海水退后的巖石縫隙里,尋找螃蟹、小魚。抓到多少,能否抓到,并不一定,可以肯定的是,親子的過程很有趣,一個個彎腰探身,目光如炬,手腳并用,一旦有所發(fā)現、有所收獲,必是大呼小叫,驚得一圈觀眾好奇圍觀。
你若問我:在海上看日出,與在別處有什么不同?
我只能把自己有限的閱歷和粗淺的感受,和盤托出:在村頭看日出,朝陽是從草根出發(fā),一直爬上草頭,又沿著樹干攀上枝頭的;在城市,日出是模糊的,只記得朝陽是從林立的高樓一層接一層地爬上房頂的。無論在村頭還是在城市,都是一樣的——比不了這海邊的日出,一目了然,更不及日出東方而先照的壯觀優(yōu)美。
微物足以移情。
朝陽溫照之下,大海的深邃和遼闊,往往都交給層層疊疊的、前赴后繼的一朵朵細小的浪花去呈現,去詮釋,去表達。它們的形成、延伸和消失,都是倉促的,沒有細致、持久而深入的準備。就像我與日出之見,沒有那么多程序要走,沒有那么多功課要做,遇見了,就是天時地利的安排。
食與宿,人與海
不過是去嘗鮮一下別人早已麻木的日常
在海邊的一家早餐店,要了一根油條,一份胡辣湯。早餐店的店主是本地人,隨和而不乏自信,但做的胡辣湯真是不敢恭維——湯里,飄著幾根寸長的海帶絲、粉條,兩截半寸長的腐竹和手指粗的面筋。喝湯之前,感覺被忽悠了,喝完之后,則坐實了上當的感覺。聽到我對湯略有不滿的看法,店主輕描淡寫地說:“一道菜,一份湯,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做法?!蔽倚χc頭,也是,也真是如此。
攤位上,有位做油條的師傅,四十多歲,東北人,很健談。見我拍照,便和我聊起來,他問:“和你們那邊做法一樣嗎?”我概述了不同之處,他說:“都是和面、醒面,切條,拉扯,過油,過程大同小異。”我隨聲附和,不必苛求所謂的標準。因為每個人都是根據自己的經歷和認知的經驗來判斷,不存在純粹的客觀。
飯后,坐上36路公交車,滿心歡喜——因為一個站名:桃花島村。
我在心里默念一聲:桃花島。沒有桃花,也不見千米之外的小島,只是一個名字,便讓我迅速腦補了一幅田園愿景:藍天在上,碧水環(huán)島,島上亭榭相伴,曲徑通幽,桃花片片,鳥語陣陣,不是仙境,勝似仙境,以至于游人不輟,風來不走,雨來了也不走——棲身于花草樹木中。
無獨有偶的是,還有一站叫:碧山臨海。
于是,繼續(xù)腦洞大開:碧山靜立,以觀滄海,它身上的花花草草,樹木蟲鳥,也是大海的觀眾,站一立錐之地,或一枝頭,望海潮,聽海風。而海呢,也想一睹山的全貌,一次次盡力指使海浪爬上山腳,想看看自己不曾抵達的高度,不曾領略的風景,可只是想想,在洶涌澎湃時想想,在風平浪靜時想想。
到了王家皂,我和同伴下車直奔浴場。此時,太陽如蓬勃少年,胸有成竹地在遼闊的大海上布下萬道霞光,熱烈而醒目。海風習習,海灘上,淺水中,游泳的人陸續(xù)登場,不怕烈日曬,不怕猛浪打。
午飯后,與漁家六十多歲的阿姨交談,告訴她我第一次來這里。她說:“來這兒啊,就是看日出啊,去海灘游泳啊,乘船捕魚啊——乘游船捕回來的魚,都是歸游客的。你去吧,捕回來,在這里加工一下,很美味的喲!”她一邊嫻熟地收拾著新到的海鮮,一邊如數家珍地繪聲繪色介紹著。樸實的言語中,對事情的經過和結果,都熟稔于心。
我經不住“誘惑”,按她所描繪的藍圖,迎著海風,坐著顛簸的游船,置身于廣袤的海域,身體力行地實踐了一下。坐在船上看到的深海,與站在岸邊看到的淺海是不同的。淺海的水,裹挾了泥沙,顯渾濁;而波浪,輕盈活潑又多變。深海的水,碧玉一般,綠如樹葉,層層疊疊;波浪呢,一層擁著一層,一波跟著一波,顯得雄厚穩(wěn)健,步履整齊地往前走,像是在接受游客們的檢閱……打魚歸來,收獲頗豐。待到吹著溫潤的海風,吃著主人加工的海鮮,喝著冰啤,這在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日常,讓我竟有樂不思歸的錯覺。
三天時間,轉瞬即逝,好像也沒做什么事。沒有去什么風景區(qū),沒有去什么特別值得紀念的地方,也沒有遇到什么對于人生有意義重大的人與事。假以時日,對別人談起,可能用一句話就輕松帶過:我曾去過那里。
三天雖短,但也曾漫不經心地消磨時光,憶起來也做了不少事。身為一個閑散的過客,卻矯情地深入漁家的日常生活,去海灘,去碼頭,去海鮮市場,乘游輪出海打魚,坐公交車一路接一路地看街景、聽身邊人嘮家長里短,在早餐攤上與陌生人輕松閑聊,在市區(qū)穿梭,邂逅一家“致青春”文藝氣息濃郁的小飯館,與思想跳脫的店老板侃侃而談……
記得,在來時的火車上,坐在對面的小伙子篤定地對我說:“日照沒什么好玩的,跟別的沿海城市也沒法比?!蔽耶敃r不以為意,覺得他是“一家之言”“個人之見”,難免偏頗。
如此走了一遭,我感同身受。日照確實沒什么好玩的,但如果你置身其中,面對藍天碧海金沙灘,在充沛的陽光下與海同樂,吃花樣豐富的海鮮,吹撩人胸襟的海風……總能在一份舒緩和閑適中,找到自己迷失已久的“開心一刻”。
奔赴遠方,路過日常,我曾步履匆匆,也曾偷閑從容;看過日出,暢游大海,悲喜皆嘗,得失都有,字詞揀盡,一言概之的感觸,只有——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