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民
分散、多元有機的比例結構,合理的組織架構,合理的資產(chǎn)配置等,是用資本把握未來最有效的方法。
2000年8月,以“審慎投資,安全至上,控制風險,提高收益”為投資方針的社?;鹪O立,社?;鹗菄疑鐣U蟽浠?,由中央財政預算撥款、國有資本劃轉(zhuǎn)、基金投資收益和國務院批準的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構成,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負責管理運營。
作為儲備性的基金,社?;鸪薪恿藨獙ξ磥碇袊鐣U喜粫r之需的任務,也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一個應對未來的決策和投資。
通過社?;?,今天與未來建立起了關聯(lián)鏈條。不僅于此,全民都參與到項目當中,形成了社會保障中的“社會”概念,通過資金的借用、不同年齡層次的錯配等,整體當中的單個分子都形成了交互結構關系。
社?;鹄硎聲鐡芾磉\營之責,就是要從多維方面思考:如何將今天和未來、將個體與整體層面連接在一起。
作為資產(chǎn)管理市場中典型的資管機構,截至2016年末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社保基金成立以來,權益投資收益額達8227.31億元,基金權益年均投資收益率達8.37%。
目前社保基金有2.5萬億規(guī)模的投資,采取了直接投資與委托投資相結合開展運營,投資范圍覆蓋多種固定收益與風險類資產(chǎn)。社?;疬^去相對較高的回報,來源于固定收益與提前布局在風險投資市場的收益。
社?;鸸芾淼牡谝粋€關鍵因素,是什么樣的委托投資能夠帶來更多的投資回報?回顧歷史發(fā)展過程,社?;鹩?0%的資本量通過一級市場上的委托基金管理人投資管理。社?;鹗冀K通過科學評價體系選擇優(yōu)秀外部管理人共同探討設計產(chǎn)品,提升自身回報率的同時,也促進了市場中資產(chǎn)管理團隊內(nèi)部治理和投資結構的優(yōu)化。
另一個關鍵因素在于,社?;鹜顿Y范圍覆蓋多種固定收益與風險類資產(chǎn),例如社?;鹨矃⑴c了私募股權投資,給社?;饚砹素S厚的投資回報。
根據(jù)2016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全國社?;鹄硎聲顿Y運營全國社?;?,在國務院批準的固定收益、股票和未上市股權等資產(chǎn)種類及其比例幅度內(nèi)合理配置。而社?;鹱鳛榫闷谳^長且并無負債也無流動性壓力的資金,可以配置雖然短期波動較大、風險較高,但長期看有成長空間和利潤空間的投資,如股權投資、私募股權投資、私募債等。
其中,私募股權投資最前端的是風險投資,風險投資最前端的是創(chuàng)投、天使投資。
創(chuàng)投、天使投資都是對未來具有巨大發(fā)展?jié)摿η揖哂懈叱砷L性的技術項目或創(chuàng)業(yè)項目進行早期的、直接的權益資本投資。因此,如果有未來,不管是灰色、黑色,還是透明的,一定有眾多方法去把握它、尋找它,并從中獲利和成長,這就是新經(jīng)濟。
從中也可以發(fā)現(xiàn),資本把握著不確定性的未來,且資本把握一個永遠是灰度的未來。如今,即使在大數(shù)據(jù)、人工智能核心概念廣泛應用的情況下,未來依然是灰色的,因為一旦透明,未來就是今天,會被所有的資本所沖擊,蜂擁而至的沖擊就會帶來泡沫。
由社?;鸬耐顿Y邏輯,我們可以得出資本把握未來的第一個邏輯,即分散化和多元化。
無論是股權投資的分散化,還是天使投資的分散化,只有投資被分散到不同的主體、不同的企業(yè)、不同的維度、不同的技術路線、不同的資本邏輯中去,才可以讓部分的成功覆蓋其它方面的失敗。即使失敗率高達70%,只要有30%的成功,就可以覆蓋失敗部分的成本。
從宏觀角度而言,中國經(jīng)濟體的改革將近40年的歷程,無論是引進外資,還是股權改革,無非是讓企業(yè)的股權結構不斷趨于豐富。只有這個豐富度越大,彼此的多元化才可以形成新的結構,才可以讓彼此在分散的邏輯當中找到最佳的對應結構來分散化風險。
資本把握未來的第二個邏輯是合伙制的運用。在資本的架構當中,有沒有一種架構可以盡可能規(guī)避投資中的系統(tǒng)風險和非系統(tǒng)性的風險?答案很明顯,這樣的架構非“合伙制”莫屬。合伙制的架構可以讓資本對未來可以不怕失敗、不顧一切甚至不顧身家性命。合伙制不僅可以在治理結構當中以資本的比例說話,也可以超越資本的比例,穿透治理。合伙制讓長期投資成為可能,不再追逐短期收益,而是著眼未來。
更重要的是,合伙制可以讓一件事情永恒化,從而獲得長期的利益。社保基金如今在市場當中長處就在于著力于“應對未來”,持有時間可以長達20年,甚至更久。在這么長時間當中,無論市場如何波動,只要有足夠的忍耐,都可以把握未來、收獲未來。
第三個邏輯,如果要用資本把握未來,則一定要輕資產(chǎn)。相反地,如果重資產(chǎn),那么將會被資產(chǎn)背后的生命周期和經(jīng)濟周期所掣肘。一個公司何以能夠走向輕資產(chǎn)?當前市場條件下,重資產(chǎn)可以通過社會契約的經(jīng)濟鏈條和社會新經(jīng)濟互聯(lián)網(wǎng)鏈條、通過一種技術的方式,或通過一個契約的方式上市,讓它實現(xiàn)租賃、實現(xiàn)短期化的契約關系,從而解決所有重資產(chǎn)帶來的問題。
在新經(jīng)濟領域中,競爭來自新思維、新邏輯對市場的替代,因此誰也不敢肯定自己永遠領先。上述分散、多元有機的比例結構、合理的組織架構、合理的資產(chǎn)配置等都是人類制度當中用資本把握未來最有效的方法。在這三條經(jīng)濟和金融邏輯的背后,一個重要原則是,在犯錯誤的第一時間糾錯,否則就是和聲譽、品牌、團隊、資本以及未來過不去,也是對社會資源的最大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