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辰菊,劉敬蓮
(山東省臨沂市婦女兒童醫(yī)院,山東 臨沂 276000)
在兒童保健門診護理工作中實施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趙辰菊,劉敬蓮
(山東省臨沂市婦女兒童醫(yī)院,山東 臨沂 276000)
目的:研究在兒童保健門診護理工作中實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選取近年來在山東省臨沂市婦女兒童醫(yī)院進行健康體檢的208名兒童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將這208例兒童平均分為CG組和JY組。在這兩組兒童進行健康體檢的過程中,對其均進行常規(guī)護理,并在此基礎上對JY組兒童進行健康教育。體檢結束后,對比兩組兒童在進行體檢的過程中配合檢查情況的評分、出現(xiàn)多動情況的評分、出現(xiàn)抑郁情緒的評分、出現(xiàn)攻擊他人情況的評分、出現(xiàn)哭鬧情況的評分和出現(xiàn)害怕檢查情況的評分以及其家長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結果:JY組兒童配合檢查情況的評分高于CG組兒童,其出現(xiàn)多動情況的評分、出現(xiàn)抑郁情緒的評分、出現(xiàn)攻擊他人情況的評分、出現(xiàn)哭鬧情況的評分和出現(xiàn)害怕檢查情況的評分均明顯低于CG組兒童,其家長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高于CG組兒童的家長,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兒童保健門診護理工作中實施健康教育的效果確切,可有效地提高兒童對檢查的配合度,改善其在檢查過程出現(xiàn)的不良情緒和行為,提高其家長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兒童保健門診;健康教育;護理工作
進行健康體檢是維護兒童身體健康、盡早發(fā)現(xiàn)兒童疾病的重要方法。兒童保健門診是醫(yī)院對兒童進行健康體檢的主要科室。不過,由于兒童缺乏配合體檢的思維能力和行為能力,因此容易在接受體檢的過程中出現(xiàn)不配合檢查、哭鬧、攻擊他人等異常行為及抑郁等不良情緒,從而影響體檢的順利進行和其家長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1-2]。為了有效地提高兒童對體檢的配合度,改善其在體檢過程出現(xiàn)的不良情緒和行為,提高其家長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筆者所在醫(yī)院的兒童保健門診在對接受健康體檢的兒童進行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對其實施了健康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近年來在山東省臨沂市婦女兒童醫(yī)院進行健康體檢的208例兒童。這208例兒童的家長均簽署了自愿參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書。將這208例兒童平均分為CG組和JY組。在JY組中,有男57例,女47例;其年齡在5個月~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33±0.46)歲。在CG組中,有男59例,女45例;其年齡在6個月~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36±0.51)歲。兩組兒童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對比。
在這兩組兒童進行健康體檢的過程中,對其均進行常規(guī)護理。進行常規(guī)護理的內容包括:為進行健康體檢的兒童提供休息的場所、告知其家長需要進行檢查的種類、為其家長引路等。在進行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對JY組兒童進行健康教育。進行健康教育的方法是:
1.2.1 對1歲以下兒童的健康教育 由于1歲以下的兒童沒有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因此,護理人員要重點對其父母進行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可先向兒童的家長介紹進行健康體檢的目的、方法和過程,然后重點向其介紹在體檢的過程中家長應如何擺放兒童的體位、如何使兒童保持安靜、如何配合醫(yī)生的操作等。同時,對于正在接受母乳喂養(yǎng)的兒童,護理人員要向其家長介紹在進行哪些檢查前不要給兒童哺乳,以免影響檢查的效果。此外,對于個別檢查項目未達到標準的兒童,護理人員要向其家長講解如何帶兒童進行下一步的檢查和治療[3-4]。
1.2.2 對1~3歲兒童的健康教育 由于1~3歲兒童具有一定的表達能力和接受能力,因此在進行體檢前,護理人員可通過給其玩具等方式來與其建立友誼。在兒童對護理人員產生信任感后,護理人員可使用親切的語言指導其在檢查過程中配合醫(yī)生的操作,并對配合好的兒童提出表揚。同時,護理人員可使用簡單易懂的語言鼓勵兒童說出自己身體存在的不適。對于接受能力差或不能在檢查過程中配合醫(yī)生的兒童,護理人員可按照1.2.1中的方法對其家長進行健康教育,然后請其家長協(xié)助護理人員對兒童進行安撫和教育。
1.2.3 對3歲以上兒童的健康教育 由于3歲以上的兒童已經具有很強的表達能力和接受能力,因此護理人員可將相關的體檢知識和預防傳染性疾病的知識制作成動畫片,并在兒童進行體檢前為其播放。同時,護理人員要向兒童介紹進行健康體檢的目的、重要性和方法,以便使其對進行健康體檢有深刻的認識,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和體檢習慣。
體檢結束后,對比兩組兒童在進行體檢的過程中配合檢查情況的評分、出現(xiàn)多動情況的評分、出現(xiàn)抑郁情緒的評分、出現(xiàn)攻擊他人情況的評分、出現(xiàn)哭鬧情況的評分和出現(xiàn)害怕檢查情況的評分以及其家長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其中,兒童在進行體檢過程中配合檢查情況評分、出現(xiàn)多動情況評分、出現(xiàn)抑郁情緒評分、出現(xiàn)攻擊他人情況評分、出現(xiàn)哭鬧情況評分和出現(xiàn)害怕檢查情況評分的滿分均為10分。兒童配合檢查情況的評分越高,說明其配合檢查的情況越好。兒童出現(xiàn)多動情況的評分、出現(xiàn)抑郁情緒的評分、出現(xiàn)攻擊他人情況的評分、出現(xiàn)哭鬧情況的評分和出現(xiàn)害怕檢查情況的評分越低,說明其出現(xiàn)多動、攻擊他人、哭鬧和害怕檢查的情況少,其抑郁的情緒越輕。在本次研究中,我院使用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調查兒童家長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該調查表的滿分為100分。評分在80分以上為滿意,在60~80分之間為基本滿意,低于60分為不滿意??倽M意率=(滿意例數(shù)+基本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5]。
使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JY組兒童配合檢查情況的評分高于CG組兒童,其出現(xiàn)多動情況的評分、出現(xiàn)抑郁情緒的評分、出現(xiàn)攻擊他人情況的評分、出現(xiàn)哭鬧情況的評分和出現(xiàn)害怕檢查情況的評分均明顯低于CG組兒童,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兒童各項評分的比較(分,±s)
表1 兩組兒童各項評分的比較(分,±s)
項目 JY組(n=104) CG組(n=104)配合檢查情況的評分 8.43±0.59 4.58±0.66出現(xiàn)多動情況的評分 4.44±0.48 7.99±0.78出現(xiàn)抑郁情緒的評分 3.20±0.32 7.74±0.48出現(xiàn)攻擊他人情況的評分 3.56±0.44 7.15±0.23出現(xiàn)哭鬧情況的評分 4.34±0.56 8.13±0.48出現(xiàn)害怕檢查情況的評分 3.89±0.78 8.45±0.22
JY組兒童家長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高于CG組兒童的家長,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兒童家長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的比較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以及醫(yī)療事業(yè)的不斷進步,兒童的健康狀況成為了全社會關注的焦點[6]。兒童保健門診是一個集兒童健康體檢、疾病篩查和疫苗注射等工作為一體的綜合性門診。在該門診中,對兒童進行健康體檢是其工作的重點。兒童由于缺乏配合體檢的思維能力和行為能力,因此容易在接受體檢的過程中出現(xiàn)不配合檢查、哭鬧、攻擊他人等異常行為及抑郁等不良情緒。這對體檢工作的順利開展影響很大。
在本次研究中,筆者所在醫(yī)院的兒童保健門診針對不同年齡段的體檢兒童,進行了不同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次研究的結果說明,在兒童保健門診護理工作中實施健康教育的效果確切,可有效地提高兒童對檢查的配合度,改善其在檢查過程出現(xiàn)的不良情緒和行為,提高其家長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1] 梁園.兒童保健門診實施兒童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哈爾濱醫(yī)藥.2016,36(6):667-668.
[2] 劉娜.健康教育在兒童保健門診護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6,13(28):67-69.
[3] 季冬.健康教育對嬰兒家長參與兒童保健的效果[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6,7(14):213-214.
[4] 陳建平.兒童保健科心理門診中常見兒童心理問題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6,32(31):181-182.
[5] 潘雯瀅.加強健康教育宣導在兒童保健門診中應用的護理效果研究[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7,11(2):278-279.
[6] 夏冰,王琳,魏霖,等.強化健康教育在兒童保健門診中的護理效果[J].醫(yī)學信息.2017,30(4):203-204.
Analysis on the effect of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pediatric outpatient department
ZHAO Chen-ju LIU Jing-lian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pediatric outpatient department. Method: Restrospective study material of 208 children accepted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Linyi Women and Chiledren’s Hospital.Divide 208 children into CG group and JY group.Treat all children with routine nursing,base on it , make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n JY group.After physical examination,compare score of cooperation,hyperaction,depression,attaction,cry and fear.And compare satifaction score of parents. Results: The score of cooperation of JY group is higher than CG group,score of hyperaction,depression,attaction,cry and fear are lower than CG,the satifaction score of parents is higher than CG group(p<0.05). Conclusion: Effect of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pediatric outpatient department is ensured,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an improve cooperation ,emotion and behaviour of children,and improve satifaction of parents.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nursing
R714
B
2095-7629-(2017)14-002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