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洋
“中國夢”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思考
宋 洋
本文就“中國夢”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思考闡述了“中國夢”的內涵、“中國夢”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產(chǎn)生的意義與作用、在“中國夢”過程中大學生存在的問題以及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來的建議。
“中國夢” 內涵 意義與作用 問題 建議
“中國夢”,是中國共產(chǎn)黨召開第十八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出的重要指導思想和重要執(zhí)政理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習總書記把“中國夢”定義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夢想”,并且表示這個夢“一定能實現(xiàn)”。
“中國夢”的內涵就是中國為了實現(xiàn)民族偉大復興而做出得努力,就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富強民主得偉大愿望,我們要銘記這個“中國夢”,并為之不斷努力。
(一)“中國夢”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指導“中國夢”思想
“中國夢”的提出,讓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有了自己的思想覺悟,有了對國家的熱愛,讓他們更加努力的學習?!爸袊鴫簟笔紫葹榇髮W生提供了指導思想,讓他們培養(yǎng)了一顆愛國之心。讓他們?yōu)榱俗鎳奈磥聿粩嗯Α?/p>
(二)“中國夢”為大學生成長成才提供價值導向
大學生一定要有指導思想,以前,學校可能更關注于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是“中國夢”的提出,為大學生提供了更有效的導向。
(三)“中國夢”為大學生實現(xiàn)個人奮斗目標提供“中國夢”精神動力
國家的目標很大,但是每個人都可以制定一個小的目標,如果大的目標很難實現(xiàn),他可以先實現(xiàn)自己的小目標,再實現(xiàn)自己的大目標。
(一)容易受到腐朽思想的影響
我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有了五千年的歷史,在這五千年中,中國的思想文化一定會有進步的地方,也會有落后的地方,因此,“中國夢”實現(xiàn)的過程中,容易受到不好的思想政治的影響,對大學生的思想產(chǎn)生了不利的影響,讓他們不能專心致志的學習,也不能為了中國的偉大夢想而努力。
(二)學校不重視
“中國夢”雖然是國家領導人提出來的偉大復興中國的思想,但是有的學校認為這樣會失去很多的學習時間,學生還是要以學習為主,因此,就不會支持他們舉辦一些活動,學生沒有了這種覺悟,也就不再為了“中國夢”而去奮斗了。
(三)受到國外思想的影響
國外有很多的不正確的思想教育,但是中國學生有的會遵循他們的教育理論,把自己看成外國人,這樣,他們也不再信奉“中國夢”,對于實現(xiàn)“中國夢”的偉大思想失去了興趣,讓學生學習更多的外國文化,不利于中國的發(fā)展和進步。
(一)堅守主渠道主陣地,“中國夢”增強大學生對“中國夢”的理論認知
要實現(xiàn)“中國夢”的偉大復興之路,還是要看當代青年的認知,因此,在大學生還沒有一個具體的思想政治的時候,給他們灌輸更多的理論知識,讓他們對“中國夢”產(chǎn)生興趣,要引導大學生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領會“中國夢”的必然性和先進性。
(二)利用黨團陣地開展主旋律教育,增強大學生對中國夢的價值認同
“中國夢”下的大學生有了更多的學習機會,“中國夢”的價值是他們一生要去學習的內容。因此,學??梢岳命h團陣地開展主旋律教育,讓大學生對中國夢的價值產(chǎn)生認同,讓他們可以自覺地去學習思想政治,讓他們不斷地激發(fā)自己愛國潛能。
(三)深入開展社會實踐,堅定大學生對實現(xiàn)“中國夢”的信心信念
實踐是最好的老師,一定要多多開展實踐教育,讓學生融入到社會中去,讓他們在社會中不斷地發(fā)現(xiàn)自己,了解自己,增強自己身上存在的優(yōu)點,彌補自己身上的不足指出,從自身找缺點,不斷地完善自己,不斷的努力提高自己。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培養(yǎng)大學生“中國夢”實現(xiàn)所需要的能力素質
活動的舉辦是對學生自身的負責,是對學生素質的培養(yǎng)的負責,學生一定要經(jīng)常的參加一些活動,前提是,學校要經(jīng)常地舉辦一些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都產(chǎn)生了積極性的作用,學生能力素質的培養(yǎng)也一樣需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
(五)緬懷先烈
學生學習的根本是學習革命先烈的精神,讓革命先烈的精神深入人心,讓他們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素質,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能力 老師要在課堂上不斷地讓學生緬懷先烈,了解他們的事跡,了解他們維護的“中國夢”,才會讓學生的素質得到提高。
“中國夢”的不斷進步,不斷發(fā)展,讓學生更加地了解中國,了解中國的偉大復興之路,為了中國不斷地努力和奮斗。
[1]周宇.中國夢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思考[J].教育觀察月刊,2016,5(1).
[2]狄超.試論中國夢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思考[J].中外交流,2016(30).
(作者單位:長春理工大學光電信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