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簡 易
當“雞湯”撞見“反雞湯”
★文/簡 易
“你若安好,那還了得?你若盛開,蒼蠅自來。”
“蓋茨休學創(chuàng)業(yè)成了世界富翁,但人家休的是哈佛大學?!?/p>
“這段日子迷惘又黑暗,撐過去了會有下一個黑暗等著你?!?/p>
“其實有些事情,你不試試,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絕望?!?/p>
“你覺得自己又丑又窮、一無是處。不要絕望,因為至少你的判斷還是對的?!?/p>
“毒舌”說出了人心里有但不敢說出的話,暗合了內心潛伏的那個“小邪惡”,釋放了曾被壓抑的心理能量,幫人在心里完成了那個抽刀落地的行為,豈有不快之理!榮格心理學認為,人人都有“陰影”的部分,即自己不愿接受、不允許的部分。
對于90后來說,有些話從小就被老師和家長咀嚼過千百遍,后來證明并不真實,有的將名人逸事生搬硬套、斷章取義,還有些完全不符合當下的社會情形。于是,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勇氣、知識以及對世界的體驗,拒絕繼續(xù)被一些雞湯文澆灌,并發(fā)起反擊。于是,對應“心靈雞湯”,便有了這樣一些“毒舌”的“反雞湯”。
這一代人自信,能自黑、互黑和自嘲,敢直面人內心的脆弱甚至陰暗,并將其推送到光天化日之下,將藏在內心和外部事件的“負能量”一把扯出來,那股狠勁兒讓人不由得打個冷戰(zhàn)。
他們在完成自我情緒宣泄的同時,也幫大眾說出了人內心無數(shù)次涌動卻沒勇氣說出的話,助人釋放,給人快感。尤其是對60后、70后來說,讀起來耳目一新,邊吸涼氣邊佩服。其實,人人心里都住著一個小魔鬼,嫉妒、絕望、憤怒、憎恨等,就是心理學家所稱的“陰影(shadow)”部分,它們平時被道德規(guī)范等使勁壓著,少有出頭之日,所以一旦遇到“你若安好,那還了得?你若盛開,蒼蠅自來”,那種被共鳴后的釋放和快感,也是相當令人著迷。
那么,“反雞湯”為啥能盛行在這個時期呢?
如今的年輕人更自信,85后、90后大都是獨生子女,生于物質極為豐富、信息全球化的時代,他們眼界開闊、思維發(fā)散,知識面遠超出60后、70后。厚實的滋養(yǎng)奠定了他們心理承受的基礎,敢說敢做、勇氣十足,且具備足夠而非過度的自戀。因此,自嘲反諷、自黑互黑才能在他們中間流行。
一個人能否被開得起玩笑(被黑),取決于他的自尊水平。自尊水平較高的人,不那么在意他人的評價;相反,一個極度缺乏愛和關注的人,哪怕是一丁點兒瞧不起的眼神都極有可能令其憤怒。那么,“心靈砒霜”的破壞究竟會有多大?必須承認,有些“反雞湯”很犀利,就像輪胎
扎了一個洞,令人泄氣。然而,是否真泄氣,是源于自己內心系統(tǒng)的一個決定,如果內心有力量,彼此黑過之后,倒是可以輕松上陣、繼續(xù)努力了。
沒有動力固然不行,然而,不顧客觀條件,高喊著口號教人往前沖的“成功學”,不應算在心靈雞湯之內,因為那是非資源取向的蠱惑,就像鍋里沒水卻在底下猛燒火,那是干燒,終究會令人有枯竭感??傊瑫r代已準備好更加寬容的姿態(tài)。有句話說得好:人很難被段子鼓勵,也不可能被段子摧毀!
(摘自《齊魯晚報》)
編輯/王文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