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芯竹
懂事之后,我最常被人問到的問題就是,長大以后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我想這就是所謂理想。
很小的時候,我就喜歡讀書,然后把在書上看到的語句抄寫在本子上,后來我開始接觸大量的課外讀物,形形色色,適合我這個年紀讀的書,我大多都看了一遍,直到有一天,我自己也想要寫一些東西,表達一些情感。
讀書的時候,我羨慕那些能將寫作發(fā)揮到淋漓盡致的人,他們情感豐富,技巧得到,偷著書本就能感受到寫作者的滿滿誠意。名著讓我驚嘆于作者的龐大世界觀和背后將他們支撐起來的感情,優(yōu)美散文帶給我心靈上的慰藉,他們把一花一草,或者身邊小事進行自身獨特的內容堆積,從而形成自己獨樹一格的寫作風格。
后來,我發(fā)現我真的愛上的了閱讀和寫作,擁有了近乎于執(zhí)迷的熱愛。所以我知道,我的人生理想,就是先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作者,然后再朝著作家一步一步努力,因為很久之前父親就告訴我,一個人如果能把一件做到極致優(yōu)秀,才能在后面加一個“家”字,比如作家,鋼琴家,歌唱家,藝術家。我知道現在近乎渺小的我距離這些還很遙遠,但是既然打心里喜歡這一切,就一定會嚴格要求自己,慢慢在這條路上走下去。
理想對于我而言的意義,不是我要向著它而前進努力,而是我要讓子變得更好,讓我終有一天能配得上我的理想。很多人告訴我,寫作這一條路并不好走,它相比于其他興趣會顯得更加枯草乏味,甚至在過程中要體會大量的孤獨,以及經歷許多其他人不用經歷的事情。可是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成功的鑰匙。我們想要將一件事做到最棒,興趣一定是最最基本的理念,有了真心誠意的熱情,方能勇往直前客服一切。如今我除了每天的學習之外,已經把從前看電視和打游戲的時間都給了看書和聯系寫作,每當看到感興趣的篇章時,我就想要自己試試,看看自己能寫成什么樣,會從什么角度出發(fā)。同時也不忘參加課外活動,因為許許多多寫作素材和靈感都是通過生活得來的。
周末時我會自己一個人去附近的公園散步,觀察那些形形色色的人群,他們的動作,表情,由此加深自己對任務描寫的進步,也會時常選擇一個人獨處,聽聽歌看看電影,在寧靜中尋求內心的情緒。長此以往下來,我沒有產生過無趣或者想要放棄的念頭。
我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尋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事兒,我們的一生很有限,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將自己的價值發(fā)揮到最大化。做自己想做的事,并且做到最好。我很開心現在就遇到了我的人生理想,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其中的荊棘坎坷難以想象,但是我們都要勇敢,為了喜歡的一切。
指導教師:王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