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悅誠
摘要: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成功塑造了曹操、劉備、孫權三位君主形象,其中曹操這一形象尤為復雜。本文將結合筆者的閱讀感悟和相關評論,對《三國演義》中的曹操形象進行分析,探討曹操在《三國演義》中的形象定位,從多個角度對曹操人物形象進行解讀。
關鍵詞:《三國演義》;曹操形象;一代奸雄
一、 前言
挾天子以令諸侯,青梅煮酒話英雄,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成功塑造了曹操這樣一位梟雄形象,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筆者在閱讀《三國演義》時對曹操這個人物十分喜歡,但曹操人物形象一直飽受爭議,易中天老師對曹操的評價是“小人嘴臉,英雄氣派”,充分顯示出曹操形象的復雜性。因此,有必要從多個角度對曹操形象進行解讀,正確認識曹操對三國歷史發(fā)展產生的影響。
二、 曹操在《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形象定位
(一) 一代奸雄
曹操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擁有雄才大略,但卻被人稱為“奸雄”而非“梟雄”。這一個“奸”字充分體現了曹操性格中圓滑、善識時務和詭詐的一面?!凹椤弊峙c“忠”對立,曹操奸雄之名的由來,還要從“挾天子以令諸侯”說起,當時漢獻帝只有十六歲,而曹操有雄才大略,漢獻帝斗不過曹操,因此有“大權皆歸曹操”、“朝廷大務,先稟曹操,然后方奏天子”。這也是曹操飽受詬病的原因,但當時漢朝“氣數已盡”,曹操不行此事,還有其他諸侯,而且恐怕比曹操行徑更加過分。曹操最終止步于魏王之名,未行篡位之舉,因此也有人評論,如果沒有曹操,漢朝恐怕還要早結束幾年。
(二) 一名詩人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三國是一個浪漫的時代,涌現出無數英雄豪杰,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留下了他們的故事,被后人爭相歌頌。諸侯爭霸是《三國演義》不變的主題,但也有俠肝義膽和兒女情長。在“一代奸雄”之外,曹操還是一名偉大的詩人,“東臨碣石,以觀滄?!薄ⅰ袄象K伏櫪,志在千里”,在曹操的詩篇里,留下了他的博大胸懷和崇高志向,是解讀曹操這一人物形象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三) 一個利己主義的經典形象
“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這是曹操利己主義的集中體現,在《三國演義》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從客觀上來看,在羅貫中著書之前,“說三分”的故事已經在民間廣為流傳,而且有“聞玄德敗,悲戚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臁?。當時在民間已經形成“尊劉抑曹”的傾向,這一點對《三國演義》的曹操人物形象塑造也有一定影響。但不可否認,曹操因生性多疑,殺呂伯奢一家八口,可見他把自己的性命看得比其他人重要得多。
三、 《三國演義》中復雜的曹操人物形象
(一) 曹操的知難勇進
在三國亂世中,漢朝沒落,群雄皆起。最先“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不是曹操,而是董卓。在董卓之亂中,群臣束手無策,只能對漢朝皇帝的遭遇悲戚痛苦,這時曹操站了出來,喝問群臣:“日哭夜哭,能哭死董卓否?”隨即提出刺殺董卓的計劃,并親自執(zhí)行。刺殺計劃失敗后,曹操借獻刀之名騙過董卓,而后召集義兵,集各路諸侯之力討伐董卓。在曹操掌握漢朝政權后,朝中士卿對曹操誹謗、攻擊者大有人在,曹操也不予理會,更無疑退避鋒芒,正是他的知難勇進,使其在亂世之中建功立業(yè),成為一方霸主。
(二) 曹操的唯才是舉
論禮賢下士,求才若渴,人們第一個想到的總是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相比于劉備的知人善用,曹操則表現得有些剛愎自用。但事實并非如此,當時諸侯對氏族出身十分看重,在“關云長溫酒斬華雄”一回,因關羽當時的職位是劉備的弓手,被袁術呵斥“汝欺吾眾諸侯無大將邪?”而曹操則對重視門第的選官傳統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在用人方面只重視才能,使其身邊聚集了一大批杰出的文人武士,包括郭嘉、荀攸、李典、許褚等,奠定了三國爭雄的基礎。而且曹操十分惜才,對劉、孫陣營下的人才也極力爭取。在劉備敗逃時,曹操收留關羽,并奉為上賓,雖然最終關羽過五關斬六將而去,但在華容道時放了曹操一條生路,否則三國演義在赤壁一役就該終止了。
(三) 曹操的賞罰分明
作為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曹操治下賞罰分明,這也是曹操能統領百萬大軍的根本原因。在封建時期,素有“法不加尊”的說法,但曹操為了嚴肅軍紀,自己嚴守法制。在其領兵行進時,由于戰(zhàn)馬受驚,闖入農家麥田,犯了擾民之罪,按軍法應當斬首。曹操自知制法犯法,難以服眾,因此想出割發(fā)代首的方法,維護了軍法權威。曹操深知“賞功而不罰罪”不是治國的方法,因此在諸將出征時,要“失利者免官爵”。此外,曹操領兵具有民本思想,申明軍紀“下鄉(xiāng)殺人家雞犬者,如殺人罪”。這些都是曹操能在三國亂世中建立偉業(yè)的重要原因。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三國演義》中的曹操是一個經典而又復雜的形象,對其進行解析和評論,要從各個角度出發(fā),才能得到對曹操這一人物形象的正確認識。曹操既有奸雄和利己的一面,也有激流勇進、唯才是舉的一面,對曹操性格復雜性的充分體現,正是《三國演義》曹操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之處。
參考文獻:
[1]紀德君.百年來《三國演義》中曹操形象研究的回顧與思考[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6):5-11.
[2]胡子凡.《三國演義》中曹操人物形象淺析[J].無線互聯科技,2014,(09):224.[2017-09-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