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霞+程倩倩
【摘要】教師課堂禮儀是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應講究的禮儀規(guī)范、行為準則、和尊重學生規(guī)范,是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修養(yǎng)。教師良好的禮儀修養(yǎng),對于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氛圍、達成良好的課堂效果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關鍵詞】課堂 教師 禮儀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5-0196-02
禮儀作為一種行為規(guī)范,在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禮儀使我們的社會更有秩序,使人際關系更為和諧。一個合格的教師,不僅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廣博的知識經驗,現代化的教育能力和健康的身心,還要有良好的禮儀修養(yǎng)。教師課堂禮儀是教師禮儀修養(yǎng)必備的部分。
教師課堂禮儀是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應講究的禮儀規(guī)范、行為準則、和尊重學生規(guī)范,是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修養(yǎng)。教師良好的禮儀修養(yǎng),對于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氛圍、達成良好的課堂效果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一、儀表要端莊
在現代社會中,不同的行業(yè),對于儀表也有著不同的要求,而對教師而言,對儀表更是有獨特的要求的,因為師者,為人師表也。所以儀表是教師課堂禮儀的重要的一環(huán)。
儀表指人的外表,包括人的儀容、服飾、發(fā)型等。教師必須以規(guī)范的儀表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
(一)儀容禮儀。
教師儀容禮儀包括面部清潔、口腔清潔、須發(fā)清潔、手的清潔、身體無異味等。教師要做到發(fā)型簡潔,發(fā)色自然,妝容得體,施淡妝,不化濃妝,飾品搭配協(xié)調,雅致,不佩帶轉移學生注意力的飾物。教師特別要做到口腔清潔??谇挥挟愇?,是很失風范的事情,如果吃過蔥、蒜等帶刺激性氣味的食物,要漱口,或刷牙,必要時,嚼口香糖可減少異味,但在學生面前不能嚼口香糖。手也是儀容的重要部位,保持手的清潔,是最基本的要求,指縫中不能留有污垢。要經常修剪指甲,不能留過長的指甲。
(二)著裝禮儀。
教師的著裝要體現教師職業(yè)特點,做到端莊大方,含蓄穩(wěn)重,簡單整潔,美觀和諧,不穿奇裝異服。如夏天女教師不穿吊帶裙、露背裝、過透服裝,裙子一般要到膝蓋或以下。男教師不穿背心或短褲、不穿拖鞋進校等。教師服飾要做到簡潔,衣貴潔不貴華,干凈、整潔,這是非常重要的。其次要端莊,教師的服飾不能以前衛(wèi)、個性、過分的張揚、過分的時尚而自居。教師服飾要禁忌過臟、過破、過亂、過雜、過露、過透、過短、過緊。
二、語言要得體
語言是教師教學工作的主要工具,良好的語言修養(yǎng)是教師必備的基本素養(yǎng)。
教師的語言要做到準確、鮮明、生動;要做到吐字清晰、語音適度、語調柔和、語速適中。教師應該不斷追求語言的藝術,加強語言修養(yǎng),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語言水平。要注意以下幾忌:
忌粗口:教師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能使用臟話、粗話,任何不文明的語言都有失教師身份。
忌訓斥:教師要禁忌當眾訓斥學生,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所以教師要注意講話的方式。
忌諷刺:教師在講話時不可出口無忌,尖酸刻薄、諷刺挖苦打擊學生。
忌妄語:教師要注意講話的分寸,不能夠信口開河,妄發(fā)議論。
三、舉止要大方
教師在課堂上的形態(tài)更要做到規(guī)范有度。
(一)目光。
目光是最能有效地傳遞信息和表情達意的,教師要把握好目光的禮節(jié)。在與學生交談時要注視對方,在講臺上講話時要用目光環(huán)顧四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敢正視學生,或用不屑一顧的目光注視學生,或者總是抬頭看天花板、低頭看教案,都是沒有禮貌和修養(yǎng)的表現。
(二)表情。
教師上課應面帶微笑,充滿熱情,這是教師最基本的職業(yè)要求。學生都喜歡上課面帶微笑充滿熱情的老師,而不喜歡面無表情,呆板的老師。
(三)站姿。
站姿是教師最基本的舉止。其基本要求是:抬頭、挺胸、收腹,身體立直,下頜微收,雙面平視。男教師雙腿可稍分開,但不超過肩寬,女教師要雙腿并攏,兩腳可呈“V”字型,也可錯開呈“丁”字型。教師站姿要禁忌:忌彎腰弓背,歪頭斜肩、倚桌靠椅,過于放松和隨意。忌雙腿叉開過大;忌雙手插在褲兜里;忌踮腳顫腳,身體亂搖晃。
(四)手勢。
手勢是教師在課堂上經常要用到的一種形態(tài)語言,盡量用整個手掌做手勢,手臂與手掌成一直線,左右擺動幅度不能太大。教師一定要避免用手指對學生指指點點。
教師還要做到舉止檢點,不能在課堂上出現摳鼻子、剔牙、掏耳朵等不雅的行為。
“國尚禮則國昌,家尚禮則加大,身尚禮則身正,心尚禮則心泰。”加強禮儀修養(yǎng)是每個人理應做到的。教師更應該重視禮儀知識的學習,從儀表、語言、形態(tài)等方面,全面提高自身禮儀修養(yǎng),塑造教師應有的形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