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春華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5-0184-02
教學目標:
1.知道鐵、鋁、銅等金屬和合金的重要性質(zhì)和用途。
2.能用金屬活動性順序?qū)τ嘘P的置換反應進行簡單的判斷,并能利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
3.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獲得新知。
重點:
1.鐵、鋁、銅等金屬和合金的重要性質(zhì)和用途。
2.金屬活動性順序。
難點:學生能力的提升
初高中銜接:本節(jié)課的設計理念主要是以夯實雙基,延伸知識,提升學生能力為主要目標。通過對基礎知識的歸納,習題的鞏固拓展,著眼于以發(fā)展的眼光來學習金屬的性質(zhì),培養(yǎng)學生思維發(fā)散的能力和知識的遷移能力;并且與高中一系列相關的知識的學習作好銜接,以伸長教學的觸角。
具體思路:創(chuàng)設情景,引起思考——提出問題,討論與交流,歸納出金屬的一些共同性質(zhì)及其特性;通過情境,提出問題——討論與交流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及其化學性質(zhì);演示實驗——拓展延伸——讓學生學會辯證的看問題。
教學方法:基于問題式教學
教學過程:
【引入】播放“響銅”的視頻。
【導入】從這段視頻中,你知道“響銅”有哪些物理性質(zhì)呢?(創(chuàng)設新的情境,激活思維,由現(xiàn)象推導并回憶性質(zhì),從而引出舊知;起點低,落點高,思維的包容性很強)
【板書課題】金屬的性質(zhì)。
【學生】回答“響銅”的物理性質(zhì)。
【問題一】大多數(shù)金屬一般具有哪些共同的物理性質(zhì)呢?
【學生】回憶舊知并回答。
【教師邊講解邊投影】知識點歸納一:金屬的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質(zhì)。(大多數(shù)金屬常溫下為固體、具有良好的金屬光澤、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等等)。
【教師】大多數(shù)金屬除了具有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質(zhì)之外,也具有自己的特性,如汞在常溫下為液體。你們還知道哪些金屬具有自己的物理特性?
【師生】學生回答,教師補充。
【過渡】學習金屬的性質(zhì)是為了更好的利用它,讓我們看看常見金屬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投影】知識應用習題1、2:
1.世界衛(wèi)生組織把鋁確定為食物污染源之一。鋁的下列用途必須加以控制的是( )
A.用鋁合金制門窗
B.用鋁合金作飛機材料
C.用金屬鋁制裝碳酸飲料的易拉罐
D.用金屬鋁制電線
2.請你運用已有知識,想一想下列金屬的性質(zhì)及用途:
例:鎂:化學性質(zhì)活潑, 能用于煙花和爆竹中。
①鐵:
②銅:
③其它金屬:
【師生】學生評析,教師補充。(讓學生學以致用,起點高,落點低,增強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
【問題二】“響銅”是含錫10%~20%的青銅。你能用哪些方法鑒別“響銅” 與“紫銅”?理由是什么?(通過發(fā)散思維,多種方案的解決具體問題,體現(xiàn)出學生對金屬的性質(zhì)及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等相關知識的運用情況,達到對相關知識的復習及運用的目的)
【學生】學生討論并會從顏色、硬度、響度、熔點、密度等方面回答,也會回答用稀鹽酸、硫酸銅溶液來鑒別。
【過渡】在用化學方法鑒別“響銅” 與“紫銅”時同學們都用到了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什么是金屬活動性順序表?
【投影】部分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并讓學生補充完整。
【教師】邊投影完整的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并講解它為我們提供哪些判斷依據(jù)?
【師生】學生回答,教師投影并突出強調(diào)關鍵詞。
【投影】知識應用習題3:
3.已知三種二價金屬的活動性強弱順序為X>Y>Z,小明設計完成了如下實驗,從理論上分析,實驗肯定不能成功的( )
A.實驗一:X + YSO4→XSO4 + Y
B.實驗二:Z + YSO4→ZSO4 + Y
C.實驗三:X + H2SO4→XSO4 +H2↑
D.實驗四:Z + H2SO4→不反應
【師生】學生評析,教師補充。(由具體到抽象,由個別到一般)
【問題三】常見金屬如:Fe、Al、Cu一般具有哪些化學性質(zhì)呢?
【學生回答】金屬的常見三條性質(zhì)。
【教師】投影金屬的一些化學性質(zhì):
1.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2.金屬與鹽酸、稀硫酸的反應
3.金屬與金屬化合物的溶液反應
【學生】用化學方程式表示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加強基礎知識的訓練,增強學科素養(yǎng))
【實物投影】學生書寫的化學方程式,并請學生評析,通過學生評析進一步鞏固不同的金屬活動性不同。
【投影】知識應用習題4:
4.為探究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張麗同學利用鐵絲、鋅片、銅絲、稀鹽酸、硫酸銅溶液、硝酸銀溶液進行了下面的實驗:
實驗一:將鋅片與銅片分別放入稀鹽酸中,鋅片表面有氣泡產(chǎn)生,銅片無明顯變化;
實驗二:將鐵絲放入硫酸銅溶液中,鐵絲表面有紅色固體沉積;
實驗三:將銅片放入硝酸銀溶液中,銅片表面有黑色物質(zhì)生成,一段時間后逐漸變?yōu)殂y白色。
(1)由實驗可得出的金屬活動性關系是______________;
(2)要確定上述四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應補充________實驗,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生】討論并分析習題。
【設問】由以上分析可知,是否所有的金屬都具有這些常見的化學性質(zhì)?
【師生】得出結(jié)論并投影:并不是所有的金屬都具有這些性質(zhì),只是部分金屬。(通過習題的訓練,讓學生學會科學探究并且學會辯證的看待問題)
【問題四】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屬都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換出來嗎?
【設問】金屬鈉能否置換出硫酸銅溶液中的銅,如果置換會有什么現(xiàn)象?
【演示實驗】金屬鈉與硫酸銅溶液反應
【結(jié)束語】同學們想知道為什么,可以上網(wǎng)查一些資料,也可以查閱高中的化學書,在那里你可能會找到你所需要的答案。(伸長教學的觸角,為學生后續(xù)的學習作好準備,并且進一步培養(yǎng)并保持他們對世界的好奇心)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最大的特色:
首先,在于復習課并不是簡單的知識的再現(xiàn)過程或者是簡單的習題訓練過程,而是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重組教材,將知識的再現(xiàn)及運用,知識的拓展,能力的提升有機的組合在一起,通過四十五分鐘的課堂教學來完成,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其次,本節(jié)課教學思路清晰,結(jié)構(gòu)嚴謹,環(huán)環(huán)相扣,時間分配合理,體現(xiàn)了新課程下的教學理念,營造了和諧、互動、探究的學習情景和氛圍,使學生在課堂上變被動聽講為主動參與、主動探究,積極思考交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得到較大程度的激發(fā)。
第三,本節(jié)課注重教法,關注學法,問題設置科學有效,師生共同構(gòu)建學習的主體過程。
第四,注重從生活走向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解決與化學有關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