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寧 郭文玲馬建林 歷秀云崔 濤
(1.濱州市中心醫(yī)院產(chǎn)科,山東 濱州 256600;2.濱州市中心醫(yī)院急診科,山東 濱州 256600; 3.惠民縣婦幼保健院,山東 惠民 251700)
多參數(shù)評分預測新生兒體重的臨床研究
李 寧1郭文玲1馬建林2歷秀云1崔 濤3
(1.濱州市中心醫(yī)院產(chǎn)科,山東 濱州 256600;2.濱州市中心醫(yī)院急診科,山東 濱州 256600; 3.惠民縣婦幼保健院,山東 惠民 251700)
目的 以孕婦宮高、腹圍、體重指數(shù),胎兒雙頂徑(BPD)、股骨長(FL)、腹圍(AC)等參數(shù)建立綜合評分,預測新生兒體重及巨大兒發(fā)病率。方法 統(tǒng)計孕婦腹圍、宮高、體重指數(shù),胎兒BPD、AC、FL六項參數(shù),建立綜合評分,然后隨機選取154例巨大兒組同149例非巨大兒組在綜合評分方面的差異,分別選取依據(jù)不同評分指標繪制評估巨大兒的ROC曲線,尋求最佳的敏感性和特異性,然后同臨床常用預測新生兒體重方法進行比較。結果 (1)孕婦宮高、腹圍、體重指數(shù)、BPD、AC、FL等指標與新生兒體重有相關性(Plt;0.01);(2)巨大兒組綜合評分14.80±2.316,非巨大兒組綜合評分10.06±2.20,兩組間有明顯差異(Plt;0.01);(3)綜合評分越大發(fā)生巨大兒的可能性越大,繪制ROC曲線預測巨大兒發(fā)生的最佳綜合評分數(shù)值為13分,以13分為界新生兒體重大于4000 g的靈敏度為83.77%,特異度為90.60%,診斷符合率87.13%,Youden index為0.7437,同其他臨床常用方法比較,在預測巨大兒方面更為準確。結論 多參數(shù)評分預測巨大兒準確率優(yōu)于其他方法,簡單高效,有很好的研究價值和臨床應用前景。
宮高;腹圍;體重指數(shù);雙頂徑;股骨長;巨大兒
研究發(fā)現(xiàn),孕婦的宮高腹圍、體重指數(shù)、胎兒的雙頂徑、股骨長、胎兒腹圍等指標同胎兒體重相關性較強[1]。本研究通過臨床數(shù)據(jù)分析,統(tǒng)計孕婦宮高腹圍、體重指數(shù)、胎兒的雙頂徑、股骨長、胎兒腹圍這些相關性強的指標,建立評分模型,通過不同指標達到的數(shù)值進行評分,多項指標評分相加,通過巨大兒和正常新生兒評分進行比較,選擇合適的綜合評分入選標準,以期待建立一種更為簡單高效的評估巨大兒的方法。
1.1研究對象 整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間住院分娩孕婦2315例,在符合納入標準的病例中隨機選取巨大兒158例作為研究組,非巨大兒153例作為對照組,采用Grubbs檢驗法進行新生兒體重異常值檢驗后,去除異常值最終入選研究組154例,對照組149例。巨大兒診斷標準:新生兒出生體重≥4000 g。病例納入標準:①37周≤孕周lt;42周;②單胎活產(chǎn)。
1.2數(shù)據(jù)收集 孕婦臨產(chǎn)或擇期剖宮產(chǎn)入院后,由同一助產(chǎn)士測量孕婦宮高、腹圍、體重、身高,計算體重指數(shù)(BMI);超聲測量胎兒雙頂徑(BPD)、股骨長(FL)和腹圍(AC),均采用目前國內(nèi)外通用的測量方法[2]。每個參數(shù)至少測量2次,取平均值。
1.3巨大兒預測評分標準 統(tǒng)計孕婦腹圍、宮高、BMI、BPD、AC、FL六項指標,選取數(shù)值分布由1倍標準差、2倍標準差為界分為5段,分別對應0~4分,見表1。
表1 巨大兒預測評分標準
2.1研究組與對照組臨床指標比較 研究組孕婦腹圍、宮高、BMI,胎兒BPD、AC、FL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lt;0.01),見表2。
表2 研究組與對照組臨床指標比較
2.2多參數(shù)評分預測巨大兒的價值 研究組綜合評分為14.80±2.316,對照組綜合評分為10.06±2.20,研究組綜合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245,Plt;0.05)。綜合評分越高發(fā)生巨大兒的可能性越大,繪制ROC曲線預測巨大兒發(fā)生的最佳臨界值≥13分,該界值預測巨大兒的靈敏度為83.77%,特異度為90.60%,準確度為87.13%,約登指數(shù)為0.7437。見表2。
2.3多參數(shù)評分法與臨床常用方法比較 計算臨床常用的各種預測方法的敏感度、特異度、準確度和約登指數(shù),結果顯示多參數(shù)評分法在預測準確度方面優(yōu)于其他方法,見表3。
表3 多參數(shù)評分法與臨床常用方法比較
注:a.Y=-4189+81×宮高+66×AC+293×BPD[2]
b.y=-5485.4+13.1×腹圍+41.9×宮高+22.3×BPD+54.3×FL[3]
c.log10y=1.4787-0.003343×AC×FL+O.001837×BPD2+O.0458×AC+0.158×FL[4]
d.y=宮高×腹圍+200[5]
e.y=宮高×100[3]
既往預測新生兒體重方法多為建立在單因素或多因素回歸方程或簡易公式的基礎上進行計算,普遍準確率偏低,預測結果易受到體重、胎位、羊水等因素的影響[6]。本研究通過臨床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顯示研究組孕婦宮高、腹圍、體重指數(shù)、胎兒的雙頂徑、股骨長、腹圍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lt;0.01)。統(tǒng)計這些與新生兒體重相關性強的指標,建立評分模型,通過不同指標達到的數(shù)值進行評分,多項指標評分相加,綜合評分來預測新生兒巨大兒的可能,結果顯示多參數(shù)評分法預測巨大兒敏感度為83.77%,特異度為90.60%,準確度為87.13%,表現(xiàn)了良好的均衡性,且均在83%以上,明顯優(yōu)于臨床常用預測方法如聶小毳公式、李艷青法、超聲公式、袁冬生法、卓晶如法,具有良好的臨床診斷價值。
綜上所述,多參數(shù)評分預測巨大兒簡單高效,可以方便的應用于臨床,指導分娩方式、產(chǎn)程觀察、陰道助產(chǎn),對降低分娩期并發(fā)癥,醫(yī)患糾紛方面有巨大臨床意義。
[1] Nahum G,Stanislaw H. A computerized method for accurately predicting fetal macrosomia up to 11 weeks before delivery[J].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2007,133:148-156.
[2] 聶小毳,劉冬梅, 岳微. 預測胎兒體重公式準確性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04,19(15):62.
[3] 李艷青,于小玲,宋文靜,等. 胎兒體重相關因素分析以及多元回歸方程的建立[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2,25(12): 4896-4898.
[4] 余富蔓. 超聲估計胎兒體重多項公式的臨床驗證[J].天津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16(2):309-311.
[5] 謝幸,茍文麗.婦產(chǎn)科學[M].第8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48-49.
[6] Li Zai hong, Tan Min, Dai Chang ping. Value of ultrasonic biological parameters for prediction of birth weight[J]. Journal Of Ultrasound In Clinical Medicine, 2010,12(3):195-196.
R714
B
1004-7115(2017)11-1270-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7.11.024
李寧,主要從事產(chǎn)科工作。
2017-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