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偉
摘要:正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化學課堂教學過程悄然發(fā)生著變化,但是許多教師提問方式與內容仍浮于表面、流于形式,還未能完全轉變教學理念。本文主要圍繞化學課堂提問如何更加有效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有效提問;趣味性;啟發(fā)學生思維;啟發(fā)性;探究性;開放性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0-0203-01
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好的課堂提問能喚起學生的注意,創(chuàng)造積極的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每一根神經,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1.如何加強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
《論語》說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聽課效率高了,學習效果就會跟著好了。化學學科的特點是與生活、生產聯系緊密,實驗多、現象多、顏色多、化學反應奇妙,如果化學老師能夠結合本學科特點進行恰當的引導、有效的提問就會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1 提問應當適時。提問的適時性是指提問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把握學生思維"脈搏",問在"節(jié)骨眼"上,使學生帶著問題趣味昂然地學習。在引入新課之前,對學生提問的要求是有利于引起學生注意和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例如:在蘇教版化學必修1專題2《從海水中提取化學物質》第一課正式講解之前,筆者向學生提出問題:"大家知道海水中含有豐富的化學物質,那么我們除了大家知道的,可以從海水中提取食鹽外,請大家想想,還能提取什么重要的物質呢?"筆者的提問引起了學生對海水中的化學物質及其如何提取等到化學知識的強烈求知欲和興趣。
1.2 提問應當適度。提問的適度性應包括兩大方面:(1)問題難度的適度性:提問難度要巧設在學生"跳一跳,摘到桃"的層次上,從而把學生的注意力、想象思維引入最佳狀態(tài)。例如:氯氣是一種在毒氣體,如果氯氣大量泄漏怎么辦?學生可以利用已學知識討論并得出答案,品嘗學有所用的喜悅。(2)提問對象的適度性:提問時不是根據個人喜好隨意提問,而是應該根據不同問題選擇不同的對象提問。a、激發(fā)興趣問題選擇基礎較弱的學生;b、鞏固知識的問題選擇中等學生;c、起點高、靈活性強的問題選擇中上等學生;d、開放性和創(chuàng)造性問題可選擇優(yōu)等生,也可選擇全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
2.如何通過有效提問以啟發(fā)學生思維
學生有了學習興趣之后就會集中注意力聽課,對于老師提出的問題也會更加深入地思考。這時老師如果能夠提出富有啟發(fā)性、探究性的問題,就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和求知欲,引起學生積極探索,從而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養(yǎng)成在自發(fā)、主動中學習知識的習慣。
2.1 提問應當具有啟發(fā)性和探究性。啟發(fā)性和探究性提問是指那些激發(fā)和維持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積極進行發(fā)散思維的問題。我們都知道,思維的最高層次的活動是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對于學生來說,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就是利用已學的知識和經驗創(chuàng)造性地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如獨特的見解,新穎的解法,規(guī)律的獨到證明和應用等。化學科有很多可以探究的問題,在啟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思維方面有很大的學科優(yōu)勢。例如:設計實驗比較Na2CO3和NaHCO3與酸反應的快慢時,在實驗前,先向學生提問:請問這兩種物質與酸反應,哪種更快?這到底是什么原因?設計實驗鑒別兩種顏色相同、狀態(tài)相同的氣體NO2和溴蒸氣,在實驗之前,跟學生講解兩種物質的性質、特點,隨后向學生提問,如何通過實驗區(qū)分這兩種物質呢。
2.2 提問應當具有開放性。開放性提問是指思路較為廣闊、深刻、答案不惟一的提問。開放性的問題,由于問題本身的不確定性、思維的發(fā)散性、答案的多樣性等因素,更能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思維。同時既可以拓寬學生對基礎知識間的縱橫貫通,有利于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又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例如:在《氫鍵的形成》這一課的末尾,教師提出了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如果水分子間沒有氫鍵,請合理幻想地球的狀況。這完全是一個開放性問題,答案可以五花八門,它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積極思維,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能力等,這個問題是在本人的區(qū)級公課上提出的,當時成了課堂的一大亮點
3.采取有效提問
產生好的教學效果根據筆者近年來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實際,產生了比較好的教學效果。在此作一歸納,以供大家分享或提出批評指正:第一,通過有效提問,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第二,通過有效提問,活躍了整個化學課堂氣氛;第三,通過有效提問,學生提高了對現實生活中的化學現象有了更深入的思考;第四,通過有效提問,提高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思考意識,再配之以化學實驗,提出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使得學生的綜合能力有了大大地提高。
有效課堂提問的技巧是很多的,這就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師必須在了解學生、把握教材的基礎上明確目標,精心設計教案并設計提問;教師在課堂上要能"激疑"也要能"誘導",有駕馭課堂的能力;教師提問的語言要具有趣味性、價值性、層次性,語氣要有親和力,所以筆者還需不斷地加強自身學習,在提高專業(yè)素質的同時加強教師基本功訓練,還要改變思想觀念,不斷吸收先進的教學理念。
參考文獻:
[1] 嚴永金.《名師最激發(fā)潛能的課堂提問藝術》[M]. 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2] 高敬, 畢華林.關于化學課堂提問的思考[J]. 化學教育,2004, 09: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