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艷慧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生物的啟示》。我將從以下七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本課是青島版五四制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第19課。
二、說學情
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知識、自主探究的能力和一定的實驗操作能力,從年齡和心理特征上看,他們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對直觀現(xiàn)象易了解。
三、說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1.了解仿生過程,認識什么是仿生,嘗試仿生設計,了解人們在生物的啟示下進行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
2.搜集整理信息資料;建構蔥葉模型。
3.感受生物啟示的重要意義,培養(yǎng)親近自然、熱愛科學、勇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重點:了解仿生過程。
教學難點:建構蔥葉模型。
教學準備:蔥葉、剪刀、雞蛋殼、白紙、木塊、硬幣、課件。
四、說教法
《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指出:“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小學生所能認識和理解的事物,往往局限于他們自己可以動手操作的具體事物。基于小學生有這樣的認知特點,本課采用了“觀察——猜想——引導——探究”的教學方法。
五、說學法
《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讓他們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比單純的講授訓練更有效。正是基于這點,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通過“觀察——猜想——設計實驗驗證——得出結論”的學習方法,完成本課的學習任務。
六、說教學過程
本次教學過程,我設計了以下教學流程:
1.出示實驗材料的照片圖片。
2.在學生匯報實驗方案時,引導學生,這是一個對比實驗,只能改變需要驗證的條件,其他的所有條件都要保持不變。
師生總結實驗方案:木塊做橋墩,用白紙做成筒形、拱形、平面的紙橋,方便放硬幣,比較承重能力。
3.實驗注意事項:
(1)木塊之間距離統(tǒng)一為15厘米。(設計詳細)
(2)硬幣要輕輕放到紙橋上。(輕拿輕放)
(3)及時進行實驗記錄。(及時記錄)
(4)實驗完畢整理實驗器材。(整理擺放)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研討互動,總結提升七、說板書設計生物的啟示
【設計意圖】這樣板書全面、簡明的概括了人們仿生的全過程,突出本課的重點,也使學生對這一過程一目了然,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
本節(jié)課設計特點:
1.基礎性
學生體驗科學探究過程,初步了解基本科學知識。(科學探究)
2.實踐性
從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出發(fā),親身經歷動手動腦等實踐活動。(科學思維)
3.綜合性
注重學習內容與已有經驗結合,動手動腦結合。(科學觀念)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