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玲
[摘 要]語文是實施素質教育、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最有效的學科之一,因此,語文教師任重而道遠?!熬薄昂枚薄坝杏谩笔钦Z文教學的總原則,而“鉤深致遠”則是遵循這一原則的關鍵。
[關鍵詞]語文;鉤深致遠;精要;好懂;有用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7)30-0015-02
語文是語言、文字的統(tǒng)稱,也就是口頭語和書面語。其主要訓練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以及培養(yǎng)學生正確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1978年張志公先生指出:“語文知識……力求精要、好懂、有用?!?9年過去了,“精要”“好懂”“有用”作為總原則,如今仍然需要遵守,這個原則的依據(jù)是“鉤深致遠”?!吨芤住は缔o上》:“探賾索隱,鉤深致遠?!币馑际翘剿魃願W的,使遠處的到來。但是,我們的對象是學生,因此,所探究的問題必須“精要”“好懂”,更要“有用”。
一、“精要”也需“鉤深”
鄧小平說,教書非最先進的內容不可。這里的“最先進”就有“精要”之意。可是,精簡扼要的東西,往往概括性強、內容少,教師得找準“切入點”,帶領學生由淺入深地挖掘深層次的東西,使學生獲得“精要”的知識。如“借代”這一修辭手法我是這樣教學的:
1.讓學生初步理解“借代”之意。告知學生,可以引入聯(lián)想,使表達收到形象突出、特點鮮明、具體生動的效果。如:
(1)你要是愛細腰粉腿,就有跳舞場。(茅盾《現(xiàn)代化的話》)——“細腰粉腿”指舞女,類似這樣的修辭就叫“借代”
(2)她希望長大后當白衣天使?!浴鞍滓绿焓埂苯璐o士
(3)在剛剛學的劉禹錫《陋室銘》中: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敖z竹”借代音樂
2.事例小結。諸如這些不直接用事物的名稱而是拿別的與之相關或相似的事物名稱來代替的修辭手法就是“借代”。
此時,學生模模糊糊,處于一知半解的狀態(tài),我趕緊趁熱打鐵,繼續(xù)舉例(找有趣的)往深處講:“一個凸顴骨,薄嘴唇,五十歲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兩手搭在髀間,沒有系裙,張著兩腳,正像一個畫圖儀器里細腳伶仃的圓規(guī)……”在這里,作者說楊二嫂是一個“細腳伶仃的圓規(guī)”,我叫學生拿出圓規(guī)并張開兩腳立在桌面上,叫一兩個學生起來描述其看見的圓規(guī)。這樣一來,學生感覺魯迅的比喻太形象太傳神了,從而懂得了借代的用途了。于是,下文很自然地直接稱楊二嫂為“圓規(guī)”便不足為奇了。
二、“鉤深”就會“好懂”
“好懂”,即所傳授的知識淺顯易懂??扇绱艘粊?,學生學到的只是淺薄或偏頗的知識,教師“傳道、授業(yè)、解惑”的目標沒有達到,這時需要鉤到深處,讓學生達到“解惑”的目的,這就是“質”的規(guī)定。如吳敬梓的《范進中舉》一文中,我們可以分析出:范進的末路是悲慘的。而嫌貧愛富的胡屠戶和封建科舉制度是造成范進瘋癲的罪魁禍首,這是小說的精髓,是理解本文的重難點。在賞析課文前可插入胡屠戶與范進對話的視頻,使學生明白“胡屠戶是范進瘋癲的催化劑”,揭示這一悲劇中胡屠戶的角色,這樣便很自然地過渡到“范進的悲劇不是個人悲劇,代表了大多數(shù)舊知識分子的悲劇。范進是當時社會的產物”這一深層主題,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封建社會的病態(tài)和腐朽,啟迪人們尋找真正的“出路”。
在《散步》一文的教學設計中,我抓住以下幾方面對學生進行良好的道德品質教育。
首先,文章開篇關于散步緣由的交代,便有利于對學生開展思想教育。
其次,散步過程中意見有分歧時,關于處理的辦法又是一個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好情節(jié)。母親要走大路,兒子要走小路?!拔摇背鲇诎橥瑑鹤印皶r日還長”的原因,順從母親走大路,年邁的母親卻不認為自己年長理當為尊,而是“摸摸孫兒的小腦瓜,改變了主意”,改走小路??梢?,是母親善于為別人著想的美德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兒子,影響著家人,以致到了難走的地方,“我背起母親,妻背起了兒子……”。
三、“致遠”才能“有用”
所謂的“學以致用”,就是說希望將學到的知識用在生產生活中。因此學習是為了能“用”,不純粹地滿足認知需求。教師要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就要向45分鐘要質量?!吨芤住ば蜇浴分姓f:“訟必有眾起,故受之以師。師者,眾也?!币虼?,教師是教與學雙邊活動中的重要角色,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
幫助學生掃除言語上的障礙以及教書育人,是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北京四中特級教師顧德希主張“語文要教給學生有用的東西”。能學以致用的東西往往不在課堂,而在實際生活中。比如,學生敢與長輩交流了;習作有話可寫了;通過學習《散步》一文感覺到“和諧就是美”的真諦了;對家庭貧困或身體有缺陷的同學有深厚的同情心了……因此,講授有用的東西在于能否“學以致用”。
當今中國的時代主題,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助推中國崛起。漢語是母語,對整個國家而言,它關乎國家安全及國家尊嚴,也代表著國家形象。語文教師要有教育的理想和情懷,要用中華傳統(tǒng)文化哺育具有中國氣質、中國精神、中國思維的新一代頂天立地的中國人。
精要,指向知識內容本身;好懂,關注學生認知的特性;有用,兼顧學生能否學以致用?!熬薄昂枚薄坝杏谩边@六個字,暗合了教育史上的知識本位、兒童本位和社會本位三股教育思想,因此,“精要”“好懂”“有用”作為建構語文教學內容的總體原則,具有非常強大的理論基礎與實踐指導意義,不可小覷。
作為教者,我們既要“授魚”更要“授漁”。語文教學可千萬不要“種了別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endprint